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坛忆往(2)     
应当有所不为在大学办《老北风》得手后,我便仅仅依靠原有的三五个人,凭着自己进大学前在旧银行工作时结识的一些青年朋友的支持,募集了大约够出三期的经费,冒冒失失地把一份四开小报型的《大学生活》半月刊投向了社会。但因为人手和经费都先天不足,加上窄狭的生活基础给刊物带来的窄狭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文章记述了编辑《图书馆》杂志期间的一些值得记忆的事和人,如当代图书馆学术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事件,以及在这些事件上发生作用的活生生的人物,叙事只是选取某一角度,不求全面.  相似文献   

3.
文章记述了编辑《图书馆》杂志期间的一些值得记忆的人和事,如当代图书馆学术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事件、文章,以及在这些事件中发生作用的活生生的人物,叙事只是选取某一角度,不求全面.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4.
5.
文章记述了编辑《图书馆》杂志期间的一些值得记忆的人和事,如当代图书馆学术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事件、文章,以及在这些事件中发生作用的活生生的人物,叙事只是选取某一角度,不求全面.  相似文献   

6.
沙市忆往     
荆州沙市是座小城,大街小巷既不喧闹,也不沉寂,恬静舒适,小巧灵秀,处处彰显这座城市独特的美. 沙市便河广场,两只健身舞队重复着每天的动作;地下商城,老人牵着孙子惬意的散步;烈士陵园,打太极的悠闲自得,刷陀螺的汗如雨下.清晨吃第一锅早堂面的,背着单肩包走在冷清的大街上的,银行里排队领退休金的,学校门口接孙子放学的,在家抓...  相似文献   

7.
说新闻忆往     
韩泽 《视听界》2011,(1):88-89
说新闻,如今在广播电视中已经很流行。追溯其由来,一般认为源自1998年凤凰卫视陈鲁豫主持的《凤凰早班车》,其后,由凤凰卫视传至内地电视,又由电视传人广播。  相似文献   

8.
<正>1951年5月的一天,两位来自越南的特殊客人突然造访中共广西省委(1958年3月,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介绍信表明,他们是越南劳动党中央主席胡志明的特使,国家教育部次长秘书黄伟南和教师阮文展。此次来中国,是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临行之前,越南范文同总理特意将两人请到总理府,郑重地请他们将胡志明主席的密函,转交给广西省委书记张云逸和正在广西剿匪的李天佑。随后,广西省委速将密函电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9.
正故居1998年春节,我们姐弟四个,各自带上家人,专程去了一趟溧阳路1156弄10号,探访父母住过的旧居。外墙斑驳,门窗破损,过道的地板,咯吱咯吱的声音提示木质已经朽烂,一派颓败的景象……这是我们父母住过的花园洋房?弟媳惊讶地问,这和想象中的距离也太远啦!确实,半世纪的时间抹去了它昔日的光芒。抗战胜利之后,1945年到1948年,我的舅舅金仲华在上海虹口溧  相似文献   

10.
<正>"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大陆反殖民运动风起云涌,新兴的民族国家相继独立。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民生凋敝,维护国家独立异常艰难。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新中国本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相互之间的深切同情,在自己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非洲民族独立斗争和经济建设倾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李庄 《传媒》1999,(4):15-16
不少知识青年钟情新闻传播业,特别是党报工作。党报确实是锻炼人,造就人的洪炉,很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我的党报工龄不短,仅在《人民日报》就有53年(从1946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起,到成为现《人民日报》一个退役老兵)。 在党报工作,经常受优待(得风气之先,有若干照顾,等等),有时也遇到一些特殊困难。后者在根据地时从未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真是个灵异之地,刘茁松真是个可人儿。 1997年7月底,我接到他的一封信,信上说,他记得我是个写小说的,多年前曾看过我的作品,最近看到他们社出的一本书中收有我一篇《何日看遍长安花》,始知我已经改行做学问了。“然而你的文章,分明却保留着小说家的生动与机智,从中还可看到您的天性中的风趣”。末后说想为我编一本散文集,放在他们社的“小说家散文丛书”里。供职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古典理论室。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你们刊物今年一、二期所载黎信写的《浅说文化帝国主义》一文很精彩,对于搞对外宣传的同志尤其有参考价值。看后推荐给外文出版局的内部刊物《对外大传播》转载(转载后当会致酬给作者)。希望能将作者通信地址告知(如是笔名请告真名),以便他们与作者联系。 顺祝编祺 穆欣 2000年2月24日穆欣老: 黎信先生供职于新华社中国特稿社。1999年本刊第12期的封面人物即为黎信先生。他的一些情况在该期“封面人物”专栏里作了介绍。 ──编者编·读·往·来  相似文献   

14.
文革杂忆我们这一代人,经的事不少。1937年,我是在芦沟桥枪炮声中降生的;记得四五岁时,我在田里挖荠菜,看见日本人的飞机像老鹰一样经常从头顶飞过,原是轰炸西安的。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六十年风雨沧桑,经历了不少世事。《红楼梦》中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我是64年大学毕业,65年在长安县参加劳动和社教一年,1966年开春回到陕西日报,在人民大厦参加了日本七个代表团访问西安的报道后,被分配到编报…  相似文献   

15.
底子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底子的薄厚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底子”,就是肚子里的墨水、学问。传说中的解学土就是一位饱学之土,后来是上把他杀了,脖子里喷出的不是血,全是墨水。当然,这是想像了。找们队伍中的少数同仁,肚子里喝的墨水不多.或者叫“底气不足”,因而要展翅高飞,就困难了。这里我要叙述我青少年时的一段“求学”阅历。现在一些青年人自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厌学,不读书,是家长和老师向他们“求学”。我们那个时代.特别是农村小孩,要想跳“农门”,完全靠拼搏。正如齐雅丽小姐在给我的散文集《月是故乡明》一书写…  相似文献   

16.
题解题为《旧闻新忆》.皆因当年看了徐铸成先生写的“旧闻杂忆”,很有启发。如今.年已花甲.正规退休。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中说:“老年人常思既往也”、“既思既往也.放生留恋心”,便常常想到自己3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的喜、怒、哀、乐、毁、誉、得、失.因而又想到徐铸成先生的《旧闻杂忆》来。记得有一年,徐老先生到西安来,应邀到《陕西日报》为大家作了一次讲座.我才有幸目睹他老人家的尊容。据说,徐先生的价日闻杂化》是在香港撰写的。香港报纸采用连载的方法.每天一篇;后来收集成册出版。徐老先生写了《旧闻杂化》,我…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与冤案“党支部书记×××走上桥去,把手一挥说:同志们,跟我来!”这是一篇新闻报道中完全虚构的一个情节,也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个阅历;因此说,是我第一堂“真实性是新闻生命”的实践课。1964年,按照当时的规定,大学生毕业后要履行一年的下乡下厂的劳动锻炼。我们三人被分配到陕西日报后,又被分派到长安县引镇杨庄公社石佛在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得正是夏天,库峪河发了洪水,群众抗洪救灾,场面十分壮观。长安县通讯员给陕西日报写了篇新闻稿,其中便虚构了党支部书记“挥手”的情节.实际上党支部书记压根就没到抗洪救…  相似文献   

18.
鹰与鸡鹰就是鹰;鸡飞得再高也过不了屋檐顶,哪儿比得上凌空展翅的雄鹰!当记者要像雄鹰一样.展翅于时代风云的高空.用犀利之眼俯视大地.去捕捉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而不要像鸡一样,寻寻觅觅.虽然辛辛苦苦,但尽写了些“拾到篮篮都是菜”。或者就事论事.甚或单纯的表扬稿。这类稿的水平应划归黑板报之类。记者要展翅高飞,就要插上理论的翅膀。现在一些青年人轻视理论学习,理论水平不高,只凭感觉抓新闻,因而往往有限不识泰山.让重大新闻从眼皮底下溜走;或者“马后炮”.拾他人牙慧。理论水平的高低,也能看出一个记者的后劲…  相似文献   

19.
标题·目录·要目一、标题——“一见钟情”与“表里如一”在我们刊物上所有“零件”(如标题、正文、插图等)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标题。正文前面一次,目录上一次,有的在要目上又出现一次,总共有3次。此外,我们还要在报纸上作广告,这就出现4次了。标题好比招牌,文章里讲的是什么,先在标题上交代出来,读  相似文献   

20.
刊物的形象一、刊物要有良好的形象一个人有他的形象,一本刊物也有形象。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关系到一个人的办事效力、信誉,甚至于前途。刊物也如此。一本刊物有了美好的形象,能招来更多的好稿子,能团结更多的作者,能提高编辑部的声望,能吸引更多的订户。形象如何,看起来似乎是主观的东西,是主观的印象,实际上是客观的,是社会行为产生的效果。北欧航空公司一个部门的经理在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时打了一个比喻,说一名青年男子去追求一位小姐,如果他只是对小姐大献殷勤,一个劲地诉说自己如何崇拜她,如何喜欢她,这不是公共关系,这只是“推销”;如果他把精力用在修饰自己的外部仪表和风度方面,在小姐面前举止谈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