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年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四月中旬在安徽屯溪举行。评选中,评委们看了中央电视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系统推荐的239条新闻、新闻专题、系列报道和评论。评委们认真讨论以后,以投票方式评出了获奖作品187条,其中特别奖1条,即中央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台的连续报道《亚运之光》;特等奖5条,即中央台和西藏台的《亚运圣火火种在西藏采集》、山西台的《两座商厦在治理整顿中呈现出不同景观》、浙江台的《桐乡粪桶畅销留给我们的启示》、中央台的《诱人的广告背后  相似文献   

2.
电视短新闻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各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短新闻始终唱主角。每年电视新闻评奖,要求参评作品中短新闻占较大比例,并且严格规定短新闻的长度不得多于1分30秒。电视短新闻一般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一条新闻一个现场。电视短新闻的“短”,是由于记者选拍到新闻事件中最具动感、最富价值、最为典型、最有冲击力的瞬间镜头,这一动态镜头虽然短,也能使短新闻有较多的含金量和信息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积极有效地利用短新闻的体裁优势,来丰富我们的电视新闻的内容,增强可视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3.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12,(18):44-45
一条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不仅仅在于新闻事实的大与小,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思想意义,在于记者在报道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如何,在于新闻的指导意义和舆论导向作用如何。所以,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发掘出选题的思想意义,是记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深入开掘过程。在依据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主题方面,笔者提出从九个"着眼"发掘主题的思想意义,与新闻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4.
常见病之六:导语与标题、主体重复导语要求写出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一个事实,或者反映出新闻事实中最主要的思想及意义。新闻的标题,也要求突出新闻的主旨。这样,在新闻写作中是容易出现导语与标题相互重复的现象。新华社去年4月22日播发的一条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章钟基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工业过热、农业过冷的局面开始改变。”这条消息的引题是:一季度国民经济整治初见成效。主题是:工业热农业冷开始改变。请看,这条消息的导语与标题用语几乎完全一样。我国汉语词汇丰富,且同义词很多,只要多在  相似文献   

5.
新闻导语要惜墨如金,是编辑记者们的金科玉律。然而,也有人向它提出挑战。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重复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对于新闻导语来说,曾被教科书定为绝对的禁忌。然而真正的上乘之作,却只有在犯禁、破禁中才可以觅得。上面这条导语,包含了四个信息:1、拳王泰森击败了挑战者;2、比赛仅用85秒;3、这是历史上的拳王战中用时最短的比赛;4、此胜为拳王赢得1300万美元巨款。信息量是很大的,而且把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6.
记者同自己报纸的通讯员枪新闻,不是好现象。某地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一个同志正在赶写一篇报道的时候,接待了一位记者。他在向记者介绍情况中,谈了自己正在写的这篇报道的主题和素材,并说此稿将尽快寄给这个记者所在的编辑部,希望能得到记者同志的指导和帮助。这位记者当时没提出任何意见。可是,时隔数日,这个记者却在报上发了同一主题和素材的报道,通讯员那篇稿子被挤到废纸堆去了。事后,这个通讯员从那个县了解到,原来这个记者从新闻科出来后,直奔该县,把这条  相似文献   

7.
从新闻背景中挖掘出了好主题罗纲新闻常常在历史对比中闪现亮点。《春蚕到死丝未尽》这条消息写作的成功,并获得1995年度四川省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正在于记者从历史对比中对新闻背景的巧妙挖掘,才得以在不足600字的篇幅中,突出了消息主题...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纪录片的创作我是1961年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工作的。那时也不知道电视是于嘛的。一去就和另一位记者穆中里到内蒙古草原采访,用的是16毫米摄影机,像拍故事片一样的拍,如今五秒十秒就是一条新闻,那时候最短也得三分钟四分钟一条,而且没有当天新闻。出差一个多月将片子带回来,冲洗出来,播出去了就叫新闻,也没有谁说这不是新闻,那个时候的概念,那就是新闻。现在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说:“各位观众,下面播出我们刚刚收到的新闻…………”大家瞪着眼睛看这条刚收到的新闻,这时如要是晚上7点23分,如果知道事…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能力,这是作为记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新闻写作要循着事物发展规律所提供的信息,揭示主题;新闻要写得生动、鲜活、精彩,需要从新闻素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方面下工夫,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记者新闻写作的能力。一、新闻素材角度选择和主题的确定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形成,总要通过对一定的素材选取、主题的确定以及结构布局来加以表达。素材选择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以达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角度,简单来说,就是报道新闻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亦指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选择新闻事件的某一方面,通过着力表述,从而表达这一新闻的主题思想。新闻角度同一篇新闻的主题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主题是指一篇新闻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和体现的中心思想,它是选择新闻角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好的新闻角度则能够充分、恰当地表现新闻主题,揭示新闻主题。我自己感到:在采写新闻的全过程中,选择新闻角度和确定新闻主题一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好的新闻角度对于表达和体现新闻主题有着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杨娟 《声屏世界》2000,(7):44-46
从数量上来说,除去广告、气象节目时间.“早班车”的有效时间为31分钟,平均每天播出新闻37条.平均每条新闻时间长度为50秒。“早班车”信息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节目较多采用集纳式编排方法,将同一主题和同一题材的新闻编排在一起做集纳式报道,节省了时间,增加了有效信息量。如1999年5月5日关于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报道就由五条不同侧面的报道组成,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资讯发达,新闻作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都会吸引不同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在同题新闻的竞争中,如何做到一枝独秀,既能真实报道事件本身,又能打造出独家新闻呢?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和制作新闻时创新求异,打破常规,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和报道方式,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在有限的版面或时间内给受众提供更多更新的高质量的信息,是各种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生活快节奏和受众对媒体的要求。提倡写或拍短新闻,特别是现场短新闻正是适应了现代生活和受众的这一要求。电视短消息是指片长在1分30秒内的短新闻,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显示了记者的素质和抢抓新闻的水平。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电视消息类新闻呈现出越做越长的趋势,短的在三四分钟,长的甚至七八分钟,时效性差、总结性的经验性报道过…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角度是指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是从事物的某一侧面来揭示主题的突破口,也是记者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在从事新闻工作中,由于记者和通讯员的眼力、阅历不同,即使是同一新闻,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会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新闻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收到不同的宣传效果。人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道理。最佳新闻角度是指最能反映事物本来面貌,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最能唤起人们注意的主题表现形式。笔者认为,选择最佳新闻角度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读者看报纸,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比如哪条是教育新闻,哪条足时政新闻,哪条是社会新闻……而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新闻有着严格的分类,记者也因为跑的战线不同,有着“时政记者”、“产经记者”等各类头衔之称。  相似文献   

16.
刘晓枝 《中国传媒科技》2014,(6):118-118,130
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彰显新闻事实的切入点,表现新闻主题的突破口。一条新闻,同样的主题思想,报道都要求标新立异,独具匠心,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新的角度。选择最佳的角度去表现新闻主题已成为一个记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好记者往往能统观全局,不仅摄制时能熟练使用摄像机,而且要有编辑意识,他拍出的素材应大多可选用,这样即可节省后期制作的工作时间,又能得到较好的新闻质量。本文试就记者在新闻摄像中的编辑意识(这里指传统的快切方式的电子编辑,不包括特技制作)展开探讨:一、要有鲜明的主题意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拍摄时心中要有数,围绕主题去采集有用的素材。我在新闻制作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图像无可挑剔,但用不上,因为它脱离主题,是多余的。有一条这样的新闻,主题是一个下岗女工自强不息,养蝎再创业,而整个素材仅有一个画面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省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总理长水话林改》这条完全由县级台的记者自采、自编、自配的新闻能得到众多评委的一致认可,确是一件很欣慰的事。具体说来,这条长消息主要是在突出的主题、精炼的文字、清晰的现场实况、细腻的场景描写等方面处理得比较到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武汉地区有七大日报,报业竞争已呈现出异常激烈的状态.“报业的竞争就是读者的竞争,谁拥有的读者群多,谁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同行们的共识.而“谁最先抢到新闻,谁就能争取到读者.”(梁衡语),这是一个不争的实事.《楚天都市报》是在市场经济中诞生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锻炼出来了一支思想敏锐、能吃苦耐劳、能拼抢新闻的记者队伍.记者们注意每天在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发生的突发事件,主动出击、四处捕捉、及时上报.有的记者一天发一条新闻是起码的,发三五条也不稀奇.为了采访到新闻,哪里也跑.哪里也钻,仿佛什么也挡不住他,你的速度快,我比你还要快,那种工作起来慢慢腾腾,躲在办公室里踱方步的记者在都市报很难找到.辛勤的耕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新鲜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主攻新闻,是当今报纸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如何加强报纸的新闻性?笔者以为,除了加大新闻容量之外,增加新闻追踪报道,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我们深挖新闻素材,升华报道主题,也有助于转变记者的采访作风和提高记者识别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