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猩猩,有人叫它们"野人",有人叫它们"怪魔",更有人叫它们"霸王"它们的面孔凶悍,身材巨大,看起来十分吓人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平和的素食者。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森林里闲逛、嚼枝叶或睡觉  相似文献   

2.
<正>它们没有脚和翅膀,但它们不是河里的鱼;它们不会奔走、游动和飞翔,但它们不是海里的海绵;它们压根儿就不是动物,但和动物相比,又没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它们究竟是谁呢?它们就是另类"动物"——植物!与动物"貌离神合"的植物探究植物是不是"动物",首先要承认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差别。如两者最主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芯片     
"爸爸,今天我出去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好奇怪哦。" "乖乖,没什么好奇怪的,它们生来就是没有名字的。" "哦,对了,他说他没有爸爸妈妈。" "它们是没有父母,是爸爸和同事用基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制造出来的。" "真的吗?那他们不是应该和机器人一样被放在仓库里吗?可是……" "它们和机器人不同,它们有自己的思维,我们现在还要给它们发工资呢,哈哈。"  相似文献   

4.
佚名 《高中生》2008,(12):49-49
我们给它们取名、抚养它们,我们用"暴躁""敏感"和"贴心"等形容词来形容它们,但它们并不是人,而是我们的宠物。在动物身上赋予人的性格特征是我们的爱好,尽管这些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骑车在回家的路上,沿途看着路边的小草,想着它们的欢乐或是听着它们的悲歌。之所以欢乐,是因为人类给了它们生长的空间;之所以要悲歌,是因为每当它们长大、长高,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机器将那些生长"过度"的地方剪去。为什么要剪去,只为了那句永远不灭的咒语--"凡事皆有度"。小草长大了就不是"草"了,就成了"杂草",只有矮短的小草才是真正的"草",这,是人类所赋予的,并不是它们真正的意念。多少个夜晚它们在悲歌!多少个早晨它们在奋起!  相似文献   

6.
朱倩 《现代语文》2006,(5):55-55
给古文标点断句,一些文言字词,能够起到一定的标志性作用.最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如见到"夫"、"唯"等,就要考虑它们是不是句首语气词,如果是,就要在它们的前面断句;见到"矣"、"哉"等,就要想到它们是句尾语气词,要考虑在它们的后面断句.其实,许多文言实词也具有这种断句的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不等"与"相等"是一对矛盾,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它们既对立统一,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把"不等"关系转化成"相等",  相似文献   

8.
在中文词汇的庞大帝国,有一个特殊群体藏匿其中。放在平日里,它们是公众场合难以启齿的脏字;放在私底下,它们可能是心照不宣的口头禅;受屈暴怒时,它们是宣泄情绪的利器;到了挑衅斗殴的场合,它们是火上浇油的法宝。如今它们摇身一变,不再满足于活在地下世界,或以谐音或以旧词新意的模样,来了个绝地大反击,开始为自己代言。这帮逆袭成功的难兄难弟包括"尼玛"、"草泥马"、"卧槽"、"属丝"、"马勒戈壁"、"坑爹"等。人类在进化,脏话也在进化。甚至有些脏话在旧瓶装新酒之后,博得众宠,成功上位,完成它们历史性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肖  李靖 《德州学院学报》2012,(Z1):145-146
一提到when,while,as,不少人马上把它们与"时间"的概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其实不然,除了与"时间"有关外,它们还常表示其它意思。  相似文献   

11.
正这天是艺术节,有几个汉字打算去文化宫。它们分别是卜、干、己和召。这几个孩子由于长得小,所以总有其他的汉字欺负它们。它们十分害怕,不敢再去看节目啦。于是,就打算往家走,走着走着,它们遇到了"走"。"走"字向来是个热心肠,当听说了它们的情况后,说道:"朋友们,你们不用怕,让我来帮助你们吧!"于是,这几个汉字就跳到了"走"的身上,"走"就成为了它们的依靠。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谁敢欺负它们啦。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新组成的汉字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12.
"老"和"old"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经常被互译。然而,在它们比较相似的背后却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从它们的概念意义、语用效果;语法特征、句法功能;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成语、习语来对比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Way,表示"方法、做法、手段、路"等意,与它组合的家庭在英语教材中多次登台亮相,相信你不会对它们陌生吧!今天它们相聚在此,以展示各自的风采。你能根据它们的"自我介绍",并结合下面"场景",恰当地安排好它们的出场顺序吗?  相似文献   

14.
麻雀来我家     
有一年冬天,两只"不速之客"--麻雀,在我家旁的一棵大树上搭了窝.它们常常飞到我们家的窗台上,于是我抓住了它们,将它们关在笼子里.我喜欢它们,天天按照书上的方法把它们放在地上,给它们喂食物,它们从此和我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个漆黑的、狂风暴雨的夜晚,大副从驾驶室出来走向船长说:"船长,船长,我们的海道上有灯光,而且他们不愿移开。"他们不愿移开是什么意思?叫他们移开。告诉他们立即右偏。"信号发了出去:"右偏,右偏。"发回来的信号说:"你自己右偏。"我就不信。这是怎么了?让他们知道我是谁。"信号发出去:"这里是密苏里巨轮,请右偏。"信号发了回来:"这里是灯塔。"朋友们,正确的原则犹如灯塔,他们不会移动。它们是自然法则。我们打破不了。我们要么让自己与它们相悖,要么去学习它们、调整它们、利用它们,并感激它们。然后我们自己得以发展,得以解放,得到使…  相似文献   

16.
鸡有翅膀,但它们飞得不高。大头儿子说:"我要让大公鸡和胖母鸡像小鸟一样飞!" 爷爷听了说:"行啊,你要是训练它们,它们就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第一个星期,大头儿子是这样训练大公鸡和胖母鸡的:他把它们抱起来往远处一扔,它们便拍打  相似文献   

17.
副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它们意义空灵,义项复杂,且使用频率很高,对二语习得者来说要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副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对近义副词的甄别和辨析。"又"和"再"是现代汉语中一对常见且使用频繁的近义副词,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试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又"和"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它们的具体用法,也有助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它们的掌握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赣南客家方言的"全""认""一"能表示程度深义,意思是"很""非常""特别""最"。它们能接形容词、非动作动词。"全""一"由它们的全称量化义语法化而来,它们含有复数、加合义。"认"是由"认真"词汇化而来。"全"表深程度具有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初恋的记忆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雌蜘蛛喜欢和长得像它的"初恋情人"的雄蜘蛛交配. 初恋对于蜘蛛来说也是刻骨铭心的:它们在青春期恋爱上一只蜘蛛,到成年以后,它们更愿意与它们记忆中的"梦中情人"交配.  相似文献   

20.
"上下"和"左右"这两个词分别由方位词"上、下"和"左、右"组合而成,在基本意义上两者截然不同.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有时可以通用,存在着意义上的交叉现象.从认知角度看,这是它们表示不同的空间方位概念及各自包含的不同概念隐喻结构造成的.本文从它们基本意义着手,分析它们各自的隐喻意义及其经验基础,从而揭示两者语义上的相同与相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