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在坚持摆正德育位置,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前提下,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方式,突出教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实效性,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变“封闭式” 为“开放式”教育;变“说教式”为“践行式”教育;变“外显式”为“隐潜式”教育;变“监管式”为“自主式”教育,使德育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大大地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蒋业华 《高教论坛》2014,(8):124-126
传统意义的德育功利追求指的是德育为社会即时服务的工具性功能和德育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这对于德育无疑是有害的。而本文中德育的功利追求则从关注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德育的功利追求,它包括三个方面:注重德育的功用性价值,德育是一种生存性教育,德育的人性化理应关怀人的功利性。德育的功利追求是德育的一种合理性存在,是当代德育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更是当代德育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建设性推动,理应重视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3.
南素珠 《成才之路》2010,(21):17-1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要使德育落在实处,只是单纯地依靠强制监督手段是不行的。长期有效的德育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思考、自我奋进。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德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意志、自我监督、自我训练、自我总结等自我教育意识、习惯及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解决学生自我心理矛盾,变他律为自律。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交织,使这几方面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同时,他又认为:"居于首位的教育是德育。"这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德育渗透,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  相似文献   

5.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说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然而,环视当下的德育,由于人文环境的苍白、功利意识的喧嚣以及教育观念的陈旧,德育的翅膀愈加沉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主要有:传统的"圣人"教育的观念影响下的道德标准高不可攀,脱离一般人的生活实际;中小学德育系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挤压,公民意识教育比较滞后;灌输说教式的高校德育方法未能使学生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真正内化;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公民社会氛围,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改革在深入,教育在振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变灌输型德育为渗透型德育,变传统式的"说教"为春雨润物的无声。真心希望我心灵微弱的阳光能撒播到孩子心中,给他们冬日的温暖,也用他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由于紧密配合社会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使得文学"大众化"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功利和审美纠结、精英和大众的身份矛盾以及文学主体性缺失的困境。这些困境是文学"大众化"不得不面对的现代性境遇。要想突破困境,需要社会为各个文化领域的自治发展提供条件,使文学获得充分的自律,也要依赖大众教育程度的普及和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从精神上享受文学。  相似文献   

9.
因"左"的影响,思想教育被窄化为政治教育,又往往以政治教育代替基础德育,否认思想教育和基础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其实不能将三者对立起来,否认政治教育对思想教育和基础德育的指向和渗透作用.思想教育中排斥非政治属性的内容是一种窄化;排斥政治属性的内容也是一种窄化,两种窄化均应防止.任何社会的价值体系都不存在着绝对的"同一性";任何历史阶段,先进的价值观往往是少数,但其结果都是"理想型"价值观战胜"功利型"价值观.认为目前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应使"理想型"让位于"功利型"的看法是错误的.严格地说,各种价值观都有其理想目标和价值目标,前者与后者分别反映了精神和物质价值.我们的德育目标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主义方向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把读书的功利价值说得十分透彻。而依照这种功利的价值读书,天下的读书人,将难有追求平等、自由的公民情怀。接受教育,成为实现功利价值的途径,而教育也就变为谋求更高社会地位、获取特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青少年儿童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是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了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地扭曲了他们的道德信念。面对如此不道德的环境,德育再好也只能尽绵薄之力,德育的教育能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可见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之健康成长,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高艳玲 《考试周刊》2011,(92):236-237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排首位。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活动。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新世纪人才要求和素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早已深入人心。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而是更加注重于"育人",即如何教学生做"人"。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班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德育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将德育独立化的思想倾向,为此,学校德育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习惯,使其在实践中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法则,以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当前德育方式变革关注的重点是重视课堂、网络以及实践对学生交流的影响,变"训导观"为"指导观",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道德分析与评判。  相似文献   

15.
郑洁珠 《教育导刊》2001,(13):29-30
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光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合力”,从微观上说,校内各种力量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从宏观上说,学校、家庭、社会三股教育力量有机联系,形成方向相同、力量相聚、目标一致的立体式的“合力”,建立“三大网络”系统(即家庭网络、基地网络、保护网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合一致,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整体。我们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方式,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实效性,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增强德育实效,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主要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教育;变“说教式”为“践行式”教育;变“外显式”为“隐潜式”教育;变“临管式”为自主式”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强化德育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德育的育人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需要从树立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全人格教育理念、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建构重视实践认知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德育途径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上的"四位一体"等四大方面入手,进行学校德育的改革,在实现社会合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的基础上,使学校德育真正实现培养健全人格、净化心灵、强化意志力和行动力、陶冶情操、升华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了解儿童的真实需求、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是学校有效地实施品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品德教育应本着"建构"适应全体儿童需求的德育课程为宗旨,关注"儿童文化",探究当代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坚持多样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原则,变说教式的德育课堂为挖掘儿童潜能和展示儿童特长的舞台,有效地将学校课程和社会教育资源相整合,以确保德育课程具有正确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是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社会分层机制影响和决定着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其中社会文化的价值导向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则进一步决定着教育功利追求的深度和广度。教育的过分功利追求也会阻碍良性社会分层机制的形成,因此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教育功利以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良性互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功利,追求能使教育内、外关系协调发展的功利以及社会主义的教育功利最终要体现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及关键点为德育,在立足于学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发校本课程,让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将课堂和学校内外的不同德育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同时,对贴近学生、社会和学校的不同德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研究校园德育工作中的校本课程,将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使德育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最终给社会提供较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能力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狭义德育单指道德品质教育。本文重点探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广义德育,即"是把本学科内蕴涵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就教学德育的本质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