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虹(以下简称高):你从小就喜欢语文吗?郭斯旸(以下简称郭):是的,因为受到家人的影响,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书,当然那个时候只是看看画报、小故事什么的。上学后我就经常订阅《萌芽》、《东方少年》、《少年文艺》等刊物。高三学习忙了,但是我还坚持看《读者》。高:但是有些家长觉得看这些刊物会耽误平时的学习时间,你怎么看?看杂志对你语文学习帮助大吗?郭:其实看杂志也是一种学习呀,当然首先你要选择好杂志。我特别留意书中新颖的观点和经典的句子,把它们吸收进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头脑里的素材就丰富了许多,既锻炼了思维,…  相似文献   

2.
回音壁     
敬爱的吹总:您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这本《创新作》太招人喜欢了,就像迷你赛车一样吸引着我。自从我订了《创新作》,我的书桌上那些什么《童话》、《夜曲》、《曹操》都蒙上了一层灰尘。读完《创新作》,我的身体就像流了一股暖流(不好意思,我刚喝完板蓝根)。每当我读《创新作》的时候,我都觉得你们特别刚喝完板蓝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有爱即美好     
<正>A想过做段子手,没想过做演员沈月喜欢摄影,人像和静物都喜欢,相比之下喜欢人像摄影更多一些。平时和朋友在一起时,她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以下简称《小美好》)里的陈小希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沈月更慢热一些。沈月说自己文静,可说着又笑了起来。当她拿起相机的时候就变得异常专注。"摄影让我对镜头变得不陌生,可以说我能成为演员也跟这种'不陌生'有关系吧。"  相似文献   

4.
借书的思考     
自接到省教育厅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研修班的通知后,我就准备开会所带资料。会议要求带一套《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以下简称《品》)课的实验教材,但本单位没有,一时有点犯难。想不到我很顺利地借到了课本.而且是从两个正在使用这套教材的小学生手中借到的。借书时我小心地问他们:“这两本书要用一周的时问可以吗?”  相似文献   

5.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小说,也想写小说。我祖父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熟得不能再熟。我父亲是个中学语文教师.早年也写过小说。这种家庭环境可能对我有些影响。我记得,我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家里就放着《红楼梦》、《东周列国志》、《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我父亲喜欢书法,迄今在豫北一带,有很多人家的门匾、墓地的碑文,还有些桥梁上的铭文.都是我父亲写的。  相似文献   

6.
2004年第8期《内蒙古教育》有两篇文章值得比较一读:一篇是袁洁的《一个都不能少》(以下简称为《少》),一篇是《课堂上,出现两只燕子》(以下简称为《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理解和感悟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5方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8.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实施一年来,初步显示了部门教育规章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大家公认的存在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未区分各种类型的学校和不同地区学校的差异、学校购买保险困难重重等问题以外,还存在以下困惑:  相似文献   

9.
在给《皇帝的新装》一文作情节概括时,苏教版语文《教师备课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是这样叙述的:皇帝爱新装;骗子织布,准备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我认为对故事情节发展部分的概括不够准确.君臣去看的是“布”而并非是“新装”。《皇帝的新装》原文中有这些表述可以证明:“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文中第5段)。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介入和语文与生活关系的密切.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颗枸杞豆》(以下简称《三》)和《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下简称《我》)都是以儿童为主要人物的叙事文。《三》中的“我”既是线索人物,又是主人公;《我》与之相反,采用了成人“我”的叙事视角。两篇课文一正一反地指明了成长的路径,不约而同地呼吁要强健生命精神、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是很好的人生启蒙教材。  相似文献   

12.
女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以下简称《一家》)选入了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文章以独特的视角 ,活泼的叙述 ,让人结识了诗人全家 :可爱的妈妈、同样可爱的爸爸和生活在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氛围中的“我” ;让人看到了一个中国诗人家庭中彼此活泼泼的深情。中学生一定会喜欢这篇文章 ,而学习后 ,对他们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技巧上的。他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个家庭中弥漫的和谐、亲切和以理解为基础的深爱。为帮助老师们教好《一家》 ,我们请诗人为此文写些有关的文字 ,而不久就收到了《临别赠言》(以下简称《赠言》)。这是…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守则》新《规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李征 《教育文汇》2014,(10):12-13
“我努力做一点小事,希望小事正在蔓延,如动画片《冰河世纪》里那枚坚果,砸在貌似坚不可摧的冰崖上。”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最近出了新书“新版课本”《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以下简称《语文书》)前两册。书刚上架网店3天,首印2万册就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15.
忽忽   《中学生电脑》2006,(3):46-47
真正的速度你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树叶什么时候变黄,不知道你的孩子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不知道你会什么时候…… 这是《无极》里鬼狼的一段台词。我想他是在说世界上最无极的速度.叫做时间。 但如果你真地想要寻找无极的速度:恐怕只有一个地方能够满足你。 体育游戏的世界。 当下很流行一个词,如果你喜欢郭敬明,不难发现他的BLOG里面充斥着这样一个英文:GUSO。 在游戏时,GUSO,我们理解它为高手。 GUSO们.让我们一起挑战这无极之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湘石 《初中生》2002,(16):14-15
在2001年,湖南省各大中学生报刊上忽然高频率出现了一个名字——左玉冰。她清纯的文字倾倒了不少同龄人。秋高气爽,我来到中南大学附属中学,有幸见着了她:细挑的个儿,白皙的面肤,谈话时总是洋溢着青春的笑。我开始了对她的采访。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什么时候开始发表作品的?左玉冰(以下简称左):很惭愧,虽然在小学三年级时发过一篇至今自己也记不起的东西,但我认为那不能称为作品,而后来我一直没能发表什么东西。直到2001年,我爸爸的一个朋友将我的一篇随笔,叫《靠窗听音乐》,邮给《初中生》,竟然发表了。我从这时起才意识到,我的文章也是可以发表的。记:你小时候就很喜欢作文吗?你怎么走近文学的呢?左:说实话,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不喜欢写作文,这些文章是在老师和家长的逼迫下完成的,几乎全是大话、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17.
与《理科考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风雨相伴,已有数度春秋.几年来,它伴随我的教学生涯和业余研究,成为我知心的导师和朋友!  相似文献   

18.
布里齐斯 《成长》2007,(7):56-58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小提琴去湖畔的公园散步,然后在夕阳中拉一曲《圣母颂》,或者在迷蒙的暮霭里奏响《冥想曲》,我喜欢在那悠扬婉转的旋律中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小提琴让我忘掉世俗的烦恼,把我带入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恬淡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安徽师范大学读大三的时候,教化学教学论的孙影老师就向我们推荐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这本杂志,从此知道了这本在中学化学教学界的名刊——《中化参》.当时就想,如果我也能在这本期刊上面发表一篇论文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20.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