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技术重绘传媒生态图景,出版业进入全新的实践活动轨道,新的出版生态与出版实践推动出版学理论不断深化,为之提供知识新畴与研究范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正悄然深刻地改变着出版业态:数字化生存与智能化转型表征着当下出版业的蜕变与进阶;智能技术推动出版人角色转型,而“技术”与“主体”的矛盾交合也正在蚕食出版从业者身份的合理性根基,引发认同危机,促使其不断调适自身角色;智能阅读与智能出版的共生与联动共筑阅读与出版生态;人工智能潜藏着传播伦理失范、版权认定与保护困境等问题,催生新的出版生态治理格局。人工智能勾勒了出版业的新景观,既赋能出版,也带来风险。关注人工智能与出版的互动逻辑,探寻二者的融合路径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薇 《出版广角》2021,(16):31-33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版业转型升级逐渐加速,行业细分越来越深入,出版业向多元化、新媒体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对出版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新闻出版业的新格局对出版人才提出新要求,分析出版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可为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3.
刘超  唐学贵 《出版广角》2021,(13):26-28
随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出版业被重构,智能出版成为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出版人应该把握机遇,把"出版+人工智能"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分析传统出版流程不足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印刷、图书营销等出版内部流程进行智能再造,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是21世纪出版业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本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索传统出版人的数字角色转换与数字职业能力提升问题,力图找出一条更加务实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办法。  相似文献   

5.
刘银娣 《出版科学》2018,26(4):89-92
探讨人工智能应用给出版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包括促进出版大数据向大机遇的转化、提高出版生产效率、促进图书发现.梳理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包括读者数据的获取难题、出版规律性的发现和分析难题,以及具备出版经验的智能科学家人才缺乏问题.指出要应对这些挑战,出版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数据驱动而非代替人类决策、训练人机交互,还要提高出版人的专业素养,识别出版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6.
业界动向     
出版现况考验新一代出版人台湾出版业,家族式的企业占有极大部分,第一代出版人经过自己的坚持与热情,再加上天时因素,创造了前期繁荣的出版业。时至今日,第一代出版人已大部分退居幕后,交由第二代打理经营,如今出版业极不景气,与其他产  相似文献   

7.
智能革命给传统生产关系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是出版业从“一维出版”向“多维出版”转型的内容生产业态、传播形态、受众消费模态的创新之路。面向未来,出版业如何顺应趋势、应对挑战,需要出版人不断理清思路、凝聚共识。本文研究的重点,即探究如何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产业体系,找寻出版业态重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强国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创新精神的出版人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推进新时代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在融合发展趋势下取得出版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突破,但也面临出版人才队伍建设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进程较慢、高校出版人才培养出路问题尚未理顺等问题。对此,新时代出版人才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党管出版”“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促进出版人才队伍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复合型和专业化的人才结构,加快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以推动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靠人才。本文从出版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出版人才评审评选和出版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为出版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中华现代出版业百年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现代出版人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出版大国,更是一个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出版强国。为了实现中华出版强国梦,刚刚进入21世纪的中华出版人正在切实付出自己的努力,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把这一梦想变为现实。中华出版人从出版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从  相似文献   

11.
出版人喜欢畅销书,满眼充满爱意,出版人讨厌畅销书,献身换来的却是两手空空。但对于出版业来说,畅销书是拉动出版产业的一种魔力,它加速了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出版人在出版业态的思考与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地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这对矛盾的交织并行,缠绕斗争,是出版业今后的新常态之一。常态不是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出现的任何此消彼长都不足为怪。《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传统出版人曾经将全球化视为一只狼。10年的经历似乎说明,传统出版人没有被此狼吞噬。全球化的结果使传统出版人更加方便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出版信息、出版资源,并迅速转化为国内出版生产要素。比如,传统出版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美国亚马逊出了什么书,国外哪位知名作者正在着手  相似文献   

13.
改变出版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是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将这种需要转化为动力,则是对出版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业在提倡开展公益活动之外,应注意从出版的本原看公益精神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出版人,应当随时铭记公益精神乃是出版业的本原,要从出版的价值实现来思考出版业的公益精神.  相似文献   

15.
唐学贵 《出版广角》2016,(10):54-55
“互联网+”时代,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应如何应对,是摆在我们每个出版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出版业面对“互联网+”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以知识产权出版社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分析出版人应如何进行出版融合。  相似文献   

16.
出版学科共建作为推动出版学科建设和出版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提供了有利契机。然而,由于“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引导协同的政策制度缺位,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存在协同主体缺乏战略意识、各方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文章聚焦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问题,分析学科共建给出版人才协同培养带来的影响,从战略、资源、机制层面提出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路径:一是树立协同培养理念,培养面向时代、理论、行业之需的出版人才;二是整合各方资源,为建强出版业高质量人才队伍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协同主体深度参与出版人才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出版人对图书出版的理性回归,信息化在出版业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出版社改制的深化进行,出版业的库存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当下出版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业面临的许多现实不能不引起出版人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正是出版业的几个热点话题:网络出版、现代物流、事业转企和多元经营、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动人事制度改革 提升出版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是积淀人类文明、展现人类文明、推动人类文明的文化产业。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出版业是高度智力型的产业,决定了出版人是整个出版业生产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改革路线确定之后,人的因素第一。调动出版人的积极性,激发出版人的创造力,是出版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1993年以来,在团中央书记处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紧紧抓住出版人事劳动制度改革这个改革之…  相似文献   

20.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