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培养一流地学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京大学的地学教育发挥学科齐全之优势,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破学科界限,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培养适应"人地和谐发展"需要的交叉学科人才.历经9年的"大地学"教学改革实践,设置了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基础课,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建立野外认知、定点观测与系统分析的实习基地,拓展国际教学实践交流,切实加强了大学生的早期科研训练.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宽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实现南京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蓬勃发展,交叉学科实验室管理方法有待提升。以浙江大学生物纳米工程中心生物与化学交叉学科实验室为例,归纳学科交叉型实验室特点,并结合企业微信管理工具总结学科交叉型实验室在安全、采购核算、仪器方面的管理经验,对交叉学科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板块学说的创立、发展与学科交叉的关系。提出:(1)学科交叉是板块学说建立、发展的前提。(2)学科交叉是地球科学本身发展的必然。(3)板块学说中的学科交叉之所以成为可能,与一大批善于综合思维的学者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作者认为板块学说的建立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是交叉学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叉学科的快速增长,跨领域、跨平台搭建的高校交叉学科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了一些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与学科特点和用户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效率,消除和预防安全隐患,根据研究现状及相关领域专家建议,针对高校交叉学科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流程、方法、设施等内容设计并实施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对回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改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现状,应进一步确立符合交叉学科特点的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流程执行和监管机制,持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地学已进入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点的大学科时代,知识综合化趋势增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把地球科学上升到地球科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全身符地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和系统性上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往此方面研究多是从媒体(传播主体)角度进行,本文从受众(传播客体)角度对我国的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探索,对高校地学教育改革以及国家建设具竞争力的地球科学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是目前学科发展和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对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是高校及研究机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结合我校计算机学院地学和信息类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围绕交叉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创新平台、复合导师、考核评估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土流失中的应用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IS是现代地理科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地学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门分析和应用工具。水土流失是地学与生态学领域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对空间信息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介绍了GIS的概况,就水土流失的学科特点论述了适于GIS应用的若干领域,并对今后GIS在水土流失学科中的可能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土流失中的应用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S是现代地理科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地学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门分析和应用工具,水土流失是地学与生态学领域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对空间信息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介绍了GIS的概况,就水土流失的学科特点论述了适于GIS应用的若干领域,并对今后GIS在水土流失学科中的可能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世纪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s)是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的大科学.地球科学所属的各大分支学科是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面研究地球的,100多年来,已经各自形成了有着自己特色的样式和体系.近年来,科学的进步与交叉综合发展,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给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科交叉模式研究不仅能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有益借鉴,更可以为如何通过学科交叉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并培育普适性的科技创新生态提供有效支撑。文章采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对一所“双一流”综合性大学B校2017—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文本进行了语义分析,探讨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模式样态与可能动因。研究表明:学科交叉已成为普遍趋势,但不同主题、领域、院系的学科交叉强度和均匀度有所差异,优势学科更多以院系内交叉的模式开展,而相对弱势学科更多呈现跨院系交叉的模式。针对这一特征,提出通过加强高校对本校交叉学科模式认识、优化科研评估、促进交叉领域研究、科教融合发展和导入优势资源推动合作等路径强化科研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营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环境,必须搭建适合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加强学科群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本文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探索等四个方面,开展了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探索研究,以冀在产生一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涉水学科分为三大类:其一为"纯水学科",即完全以淡水为研究主题的学科;其二为"涉海学科",即以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为研究主题的学科;其三为"涉水交叉学科",即纯水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涉水研究领域。美国公立大学涉水学科从学位点设置上展现出学科交叉的深度,形成了以涉水交叉学科为主,纯水学科为辅的涉水学科体系。在系所、院部的设置上展现出了其涉水学科交叉的广度,系所层面注重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院部层面则以大综合性院部为主。美国公立大学涉水学科集中分布在资源环境、工程、海洋、农林牧渔等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领域中,而理学类等基础学科领域中分布较少;这些涉水学科大都设置在资源环境类、农林牧渔类和工程及应用类学院中,以培养硕士、博士等较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为主。美国公立大学涉水学科学位点的学科领域与其所在系所、院部的学科领域并不一一对应。其学位点的设置方式也灵活多变,根据需要设置双学位点,采用跨系、跨院甚至跨校联合设置涉水学位点等模式,促进了涉水学科体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交叉学科的定义、学科交叉融合的使命和交叉学科的设置需求,并探讨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建设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该研究对于了解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相关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承担了该领域科研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初步探索了面向地球物理学科的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集学科交叉融合、企业需求导向以及国际化跨越式发展为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以及推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方面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技术发展及创新形态演变,高校交叉学科实验室承载任务日益丰富。为了建设具有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的交叉学科实践基地,进一步促进专业分割向学科耦合方向的产学研活动,结合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OBE),提出交叉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具体通过项目化管理主导、连续化平台建设、多元化人才参与,形成了以需求、平台、人员、成果四个维度相互联动的交叉学科实验室建设体系。实践表明,在面料及服装成型平台、热湿舒适性检测平台、人体工学探究平台三大实验基地支持下,可实现教学、科研、产业成果孵化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促进实验室资源共融共享,交叉成果创新创造。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态势,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交叉学科在推动并促进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借鉴国外交叉学科发展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交叉学科发展的实际,提出建立"以科学问题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平台建设为内涵,以体制与机制为保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和保证体系,通过全面优化交叉学科成长环境,促进交叉学科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生态文明、环境健康、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智能化为基本特征,需要大批具备学科交叉、学术创新、技术引领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紧密聚焦这一重大需求,通过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机制以及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前沿发展工程案例资源库建设,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协同育人;通过打通科研创新全程育人链条,以人与地球自然生态和谐的人文精神为内涵,通过京津冀工农城固废资源跨产业跨区域协同利用和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相关理论、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实现区域经济、产业、资源循环、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加强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新时代特种功能材料产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特种功能材料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育效果,并对“双一流”高校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材料类国家一流专业形成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网络》2012,(12):68-68
本刊讯10月31日,清华大学与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旨在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与高性能计算交叉领域的研究,促进培养国家在地球科学交叉领域的青年人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宫鹏教授、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广文教授和浪潮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科学。地学高等教育从教学对象来看可粗分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大类,而后者应该针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了解并应用地学信息的学生群体,这是我国地学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地学高等专业教育不等同于行业培训,必须坚持教学体系中地学学科的特点并注重学生毕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是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体,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于工科领域的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计算机硬件及软件、人工智能等学科均是最佳的教学研究平台。建设以机器人为主要平台的创新教学实验室,可以让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拓展综合专业知识,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其创新、实践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