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将于今秋在全国施行,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到底对我们的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孔凡哲教授认为:新版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把握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从单一思维到复合思维、增加多个核心词"的变化特点;有三点变化要老师们理解与把握,第一,调试数学观,明确新的数学课程观;第二,明确提出"四基""四能"和复合思维的要求;第三,对于能力培养的问题,不仅直接提出能力培养,而且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这些变化,不仅充分延续实验稿对于创新精神关注,而且有了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从"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开展数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到生活中应用知识"四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文化背景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数学教学设计应该体现"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的价值取向;应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四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4.
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国际上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了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之间的联系。同时,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又是新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数学教学要注意"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三重联系",还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四基"与"四能",相比实验稿课标,着重强调了数学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以及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在"三重联系"的观点下,在数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四基"与"四能",主要可以着眼于以下三点: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获得基本思想;探索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获得基本活动经验;探知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培养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伯强  丁云昊 《科教导刊》2023,(13):107-109
大学数学是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增设工科专业数学课程;二是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融合;三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四是强调学生运用软件的能力。文章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途径:一是重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紧跟新工科时代的发展;二是通过各类竞赛提升大学数学教学成效,塑造工科学生的坚毅品质;三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适应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四是创新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实现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训练.本文尝试从初中教学入手,谈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从"符号"到"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并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验,人们对数学教育与数学课程问题,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10个核心概念.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实验教材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内容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对实验教材中初次引入的估算问题进行了完善性处理.例如,对估算教学的处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如,对如何体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为培养“四能”提供合适的素材、清晰的线索和有效的途径等等.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过去数学教学一贯注重"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显然是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从"两能"到"四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缘何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样的改变究竟意味着什么?我  相似文献   

10.
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数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是一种"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文化";在课程观上,凸显"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丰富意义;在课程内容观上,进一步厘清了数学课程内容的内涵、选择和组织;在教学观上,揭示了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评价观上,突出数学学习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发展、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强调运用的合理性和实效性,致力于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