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3.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世人常用这句来形容眼睛之于人美的非凡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窗口,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抓住题目,读懂题目,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在课文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先读题,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体会文章的内涵,既能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又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如静水击石,层层涟漪荡漾开去,品味起文章来韵味无穷.一、多少遐想烟雨中教学杜牧的《江南春》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烟雨做了一番品赏.生1:老师,什么叫烟雨?师: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富有语文的灵性.生2:烟雨就是下雨的时候,还刮来阵阵炊烟.师:雨中飘烟,烟雨合一,很有人间烟火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文眼”     
画龙要点睛,文章要有文眼。这就是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的"凡佳章中必有独得之句"。  相似文献   

6.
张云燕 《考试周刊》2013,(98):28-28
<正>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学生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没有学生的初步阅读,一切语文阅读教学都将是空中楼阁,因而学生初步阅读的质量至关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阅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引导是关键。然而,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总离不开提问:课文的引入  相似文献   

7.
说“文眼”     
中国人对于眼睛的“美学意义”是足够了解的.“巧笑清兮,美目盼兮”,极写美人之妩媚——《诗经》作如是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真假善恶,尽在双眸之中——已是今人的一句口头禅.眼神,似乎是人的内在秘密的破译,是生命之光的流露.  相似文献   

8.
文眼的“眼”,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势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无滋无味,哪来教学效果?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把握住文眼,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文章的点睛之笔,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文章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文眼”袁士迎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词语。“眼”是比喻说法,人有眼睛最能表情、达意、传神,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所以,文眼就是一篇文章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眼的“眼” ,关节。引申为文章的精要处 ,即诗文精要吃紧的文字。教学倘若把握不准文眼 ,势必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而不得要领 ,“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 ,无滋无味 ,哪来教学效果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 ,把握住文眼 ,就掌握了诗文的精神实质。文眼 ,文章的点睛之笔 ,不同文体的文章 ,其文章的精要处、设置的位置不尽相同。一、小说、戏剧的文眼小说、戏剧的文眼一般设置在情节发展的高潮处。例如 :1.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文眼设置在主人公玛蒂尔德舞会上的“陶醉”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陶醉在人…  相似文献   

11.
散文阅读应以捕捉“文眼”和“意境”为切入点。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握散文阅读的方法:从散文的标题、开头、首尾、中间、结尾等位置去寻找文眼;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全文提纲等方面考察文眼。从散文语言、表情达意等方面去把握、探究散文意境。  相似文献   

12.
设置好的“文眼”,不仅能统领全文,还能引领读者的理解思路,使文章脉络清晰。设置好“文眼”,还能造成悬念,引领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应试作文要有意识设置、突出“文眼”来突出文章中心,以便阅卷老师能尽快明了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赵海英 《新作文》2004,(9):29-29
写文章关键是画龙点睛,揭示“文眼”,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起来,才能使主题突出,写文章怎样才能画龙点睛,揭示“文眼”呢?  相似文献   

14.
一在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有“文眼”之说,其实文眼的说法是在其他艺术理论的影响下提出来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时菲常注重点睛,他曾说过:“传种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唐代话本《历代名画记》也记载着这样的传说:梁武帝曾令僧人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绘四条龙而不点睛说:点之则飞去矣。别人以为这是出口妄语,坚持要让他给龙点睛,结果点睛之后。一会儿,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这两个例子都是讲绘画,要求通过描绘眼珠来传达出人或物的神态。有了这点睛之笔,人物便可以神灵活现,龙也可以活脱脱飞腾而去。  相似文献   

15.
谈到散文写作,人们常用“散文贵有眼”这样的话以概括散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文眼”一词,查《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辞典》以及《佩文韵府》等书,均未见收此条目。人们的通说,是以晋人陆机语“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解。  相似文献   

16.
不少同学常常这样发问:怎样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其心情之急切可以理解,但文学修养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修炼的过程,不可能速成。但也并非无路可走,无规律可循。有一条路虽不能说是捷径,却也是较为便捷的,那就是抓文眼,促修养。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散文(狭义的散文)教学中常讲“文眼”。可是如何理解“文眼”呢?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清代的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他的著作《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阖变化,一动万随耶?”  相似文献   

18.
<正>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形象化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以简化的形式来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和功能,容易使人们抓住事实的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它能连接抽象与具体,理论和实践,因而人们可以通过对模型的研究,预测事  相似文献   

19.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形象化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以简化的形式来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和功能,容易使人们抓住事实的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它能连接抽象与具体,理论和实践,因而人们可以通过对模型的研究,预测事物...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尚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