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夫之把他的哲学范畴中的“情”,用在古典诗歌抒情本质的论述中,批判地吸取前人的营养,并且以他哲学思想中的人性论为基础,全面地、辩证地揭示了作为诗之特征的“情”的内蕴,建立以“情”为核心、呈辐式结构的诗论体系,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诗道性情是黄宗羲基本的诗学观念。黄宗羲充分肯定“情”在诗学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形而上的“性”,力求以性统情。黄宗羲的诗学性情论是其学术思想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延伸,与其师承的刘宗周之学有着密切关系。黄宗羲主张“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但“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心感应外物,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欲)。如何看待人的这些情(欲)遂成为经学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孔颖达从关注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汉代易家及魏晋玄学家思想予以扬弃,认为气论基础上的自然而然的特征是宇宙万物的本性,圣人有情(欲),情(欲)受本性的制约,而且圣人的情(欲)与圣人的志向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方飞 《华章》2011,(13)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全诗的"阅"和"读"、创设情境,以及学生亲身参与创作中等这些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和感悟现代诗歌的"情""美""理".  相似文献   

5.
"言志""缘情""绮靡"与魏晋诗歌特性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晋诗歌创作逐渐走向繁盛,并成为独立文学门类,因此在文论中出现对诗歌创作需凸显其特性的自觉.从"诗赋欲丽"到"缘情"绮靡",显示了对诗歌审美特性认识逐渐走向深刻,并渐渐冲破从先秦至汉代"诗言志"的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和"礼"的规范,从而在中国古典诗论史上产生了强调为政教服务和强调自由抒发情感并行的两种诗学主张,对后世影响甚深."缘情"、"绮摩"对诗歌的要求显现出在魏晋时期文人们对诗歌审美特性的自觉提倡.  相似文献   

6.
儒、道之"情"特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论“情”各具特色:先秦儒家提出了善情、恶情、美情,道家则提出了真情说;儒家在对待情感的态度上表现出由节情、禁情到灭情的变化,道家则由无情发展到安情、任情;儒家诸子对性与情范畴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而道家则大多强调性情如一,不可分离;从道情关系的角度,儒家视道出于情而又高于情,表现出其道德形而上学既内在又超越的特点,道家则视道为情,认为情是洞鉴明照人生,拯救苍生出水火的大情、至情。  相似文献   

7.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的一句关键句,很多学者认为刘勰这个结论是当时十分普遍的观点,其实刘勰对这个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是任何一个同时代的理论家都没有采用过的,这种推导过程正是刘勰的创新点所在,体现了他独特的生态文艺观,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先进的.  相似文献   

8.
人们不能依文解意,认为荀子心性思想是性恶,而应回到文本中,具体解析。荀子所谓"性"是就人的生理本然而言,而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欲"。作为生理本然的"欲"不能言之善,也不能言之恶,这就是说,"性"无善无恶。作为人生理本然的"性"有着天然向外流露性,此则为"情"。若顺着人之性向外流淌,则"欲"处于放纵状态,"情"则趋于恶。放情纵欲则为恶,那么在荀子看来,当操存此"心",逆"情"而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文教学中必须从轻“情感熏陶”到“知”“情”统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竞争”为合作,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封闭”走向开放,强化语文同各科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一、以教师的情激学生的情1.民主平等,塑造情感和谐“亲其师、信其道”,首要的便是  相似文献   

10.
汤显祖以"唯情论"为创作理念,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但关于唯情论的研究在国内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文论话语空间不足和文学市场化的背景下,再次反思"唯情论"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仍对传统古代文论思想研究和当前的文学创作有指导意义,并对以美育为发展方向的人文教育给予启发.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幸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与反思精英论坛",收获颇丰。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在上完示范课后,做了精彩的主题讲话。其中有这样一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12.
《性自命出》中的“情”具有两层含义:一指情感义,一指真实义。这两层含义紧密联系:“情感”强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真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情感的真实。《性自命出》之所以如此强调情感表露的真实无伪,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以亲情为代表的“关情”,因“最具道德情愫”,而最易提升为道德情感;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亲之情作为人们相互沟通的桥梁,作为教化的根据,也成为道德体系的“理性依据与合理的价值本源”;三、以亲情为代表的“美情”,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课堂"异类"现象,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非预期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教师对课堂"异类"现象的处理方式,我们须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逻辑、为完成既定任务的现实需要、学生思维方向之于课堂生成的意义、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理解和把握等视角加以全面审视.  相似文献   

14.
萧统在<文选>中首次设置情类赋,其中选入了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和曹植的<洛神赋>由于四篇赋有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因而有必要探究这四篇赋的情感指向、分析设置情类赋的原因及选文标准,并简述情类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从《红楼梦》以"情"为主旨的角度入手,谈了宝黛之情、祖孙之情、主仆之情、朋友之情、博爱之情等,得出"情本思想"贯穿《红楼梦》全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王船山哲学中,情被把捉为天人之“际”。情者,性感于物而动。情-感在把性(此在)带入情境的同时,也已经把相感之物带入情境。情-感见证了“人生天地间”这一最原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说文解字》中“舳、轴、妯、笛”四字二徐的注音出发,对由声字语音的历时演变作了梳理,说明二徐注音错误是由于不谙古音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19.
20.
何黎明 《考试周刊》2007,(17):15-16
本文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一堂公开课的几个有特色的具体教学为例子,从两个方面即“设‘情’入境巧妙导入”,“寓‘悟’于读深入体会”入手分析,最后用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结,再次强调朗读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把握文章,领悟它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