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八十年代文学中知识分子的操守,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阐释在这段特殊的文学时代知识分子的自身品格和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自由人”胡秋原同“左联”作家的论争是特殊时代的一场特殊论争。通过从政治立场和文学主张去审视“话语霸权”阴影下的自由人,发现他们作为主流文学之外的一群小资知识分子,不是“普罗文学”的敌人,也没攻击“普罗文学”。文章阐述了现代文学“话语霸权”的成因,力求再现论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在文学思想史上,鲁迅先生以其独立、反思、否定的精神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但先生提出的“遵命文学”却成了特殊时期被利用的对象,不少评论以此断定先生失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本文结合概念提出的初衷与背景,分析了“前驱者”、“主将”、“将令”、“猛士”、“战士”等词语,试图重新思考“遵命文学”以及与鲁迅整体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鲜明的意义,它是一面镜子,既反映时代,照见社会,也体现这个独特的阶层。审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史,我们极少看到历史中的精英知识分子和理论家所阐释的"特立独行"、"外圆内方"等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相反,作家为我们描绘了众多卑微、无力、多余、无用乃至无才无德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大都是被讽刺、被批判、被揶揄的对象,体现出自我反省的力度和理想人格的缺失。于是发现了文学中的知识分子与历史上的知识分子以及理论视域中的知识分子的"错位"现象。但当多方面探源之后,就会感到这看似"错位",却也在"情理之中"。通过研究,还发现理论视域中的知识分子被崇高化、理想化了,而文学形象中的知识分子又被道德化、漫画化了。一部知识分子的形象史,既折射出了作家的写作立场和描写侧重,也由此决定了知识分子形象的有余和不足,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文学中,知识分子题材占了不小的比重。纵观十多年的创作,知识分子的形象捌划、人格塑造经历了两个阶段。在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文学出于对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与地位的认同,作家们着力批判了极左路线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刻划了知识分子的完美人格及其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文学信念与作家的知识分子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创作的巨大影响与当前文学的边缘化现象以及日益涣散的作家精神景象相对照,显示了创作主体内部有关高尚、尊严、人道等普世价值自我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下文学创作中建立某种共识性和终极性的文学信念,重塑作家作为公众知识分子的伦理信念与基本使命,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的文学,反映的是属于它的时代的社会生活,代表的是它所产生的时代的精神,而一定的时代精神,则是这个时代文学的内涵与灵魂。处于承前启后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是如此。它反映了封建王朝已被推翻而革命成果被守旧的封建势力篡夺,整个社会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的病态社会以及病态国民的病态生活,代表了“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以及“五四”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前无古人的时代风貌。因此,研究在特殊社会形态的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分子身份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艾德里安娜·里奇不同时期的一些代表性的诗歌与批评论文,探讨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而进行的社会政治与暴力等问题上的文学话语建构,以及这一话语身份背后的成因。通过关注公众议题、代言边缘政治,以及解构强势话语体系的各种文学实践,里奇确立了其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该立场形成是里奇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宏观语境、其本人内在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她多重身份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不仅对理解里奇的重要文学主题提供参考,也能引发人们对现实中的社会和政治公正等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关于张爱玲的土改书写,之前诸多论者往往从"委托写作"的真伪以及政治立场的敌友关系来分析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张爱玲土改书写的艺术人生思考与艺术探索。本文从流亡文学的角度,重新探讨张爱玲以知识分子身份见证土改运动,在历史变革与个人命运、历史再现与自我反思之间、在文学与政治之间完成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平民知识分子在俄罗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更是19世纪俄罗斯思想文化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自然成为俄罗斯文学关注的对象。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看,也正是俄罗斯文学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使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逐渐由文学形象成为俄罗斯民众和社会的文化记忆。在俄罗斯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学形象中,屠格涅夫塑造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塑造的拉赫梅托夫等新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地下室人等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为俄罗斯社会的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化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从维熙的“大墙文学”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对1957年“反右”至“文革”的这段触目惊心的历史时期的知识分子处境的描写,重新审视并反思了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其中也包含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社会转型、知识分子身份分化等造成文学精神的衰变,进而影响到对现实的介入,精英作家对历史发言的气魄大于对现实发言的勇气。新世纪“现实主义”思潮对底层文学、都市文学和知识分子题材文学的干预停留在道德、消费、戏谑的价值立场。新世纪底层文学中部分作品带有康德道德哲学意味,爱情题材作品中出现某些回归爱情本体的迹象,带有宗教精神倾向的作品表现出欲望化时代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知识分子的特殊地位;实事求是,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落实政策,为知识分子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论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台湾乡愁文学从作者个体"怀乡"经验的投射,到追求政治理想、政治诉求,到历史意识的觉醒,再到追寻精神家园的哲学世界,是遗民文学精神从现实境遇到精神追寻的升华之路,是台湾文学"乡愁"演绎发展的一条隐形路径,折射了文学"乡愁"的遗民文化属性。"文学乡愁"意象,寄予了汉族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精神本质。通过对台湾文学"乡愁"的分析,论述台湾乡愁文学所投射的遗民政治意识、遗民抗争的历史意识以及遗民"疏离"、"孤独"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宗教文化这一视点出发,分析许地山小说创作中选取的宗教与文学结合方式上的独特价值以及宗教拯救意识的东方式角度。在新世纪初回瞻上一世纪初作家对人精神存在的关注,无疑更需要当今人文知识分子特殊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纠正了我党早期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形成了知识分子属于劳动群众、革命和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以及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政策等一系列正确的思想。但其晚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出现了严重失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了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正确部分,同时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重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了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并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以及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方针与一些旨在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意味着知识分子的文化、文学在超越或摆脱了精英意识主宰和政治意识主宰之后与一般社会文化合流的趋势 ,代表了知识分子通过文学的途径重新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定位的努力。他的散文把历史对象与现实情感、宏大题材与个人体验融为一体 ;内质的悲凉更能在读者的心头绕梁三日  相似文献   

18.
"百花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舞台上只作了短暂的表演,却为我们提供了窥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窗口。从成长叙事的角度解读"百花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可以归纳出"青春的力量"和"成长的烦恼"两大主题,从而能够在文学史有关"百花文学"干预生活和写人情人性的定义之外去探求作家们的创作心理,去追寻那个特殊年代属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记忆。  相似文献   

19.
抗战历史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抗战时期英美文学翻译和出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分析抗战时期英美文学翻译的主要特征,以及总结该特殊历史时期的翻译和出版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对当前新时代翻译出版的启示作用,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让全世界人民分享中国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20.
索尔·贝娄作为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反映美国现实及上层知识分子精神境况方面,有着重要的文学作用。他深刻地揭示了当前资本主义文明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彷徨与苦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