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們江苏开办农业中学快要有五年了,是有成績的。在这将近五年的时間里,我省各地对如何办理农业中学这种新型的学校,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将近五年来,我省的农业中学先后吸收了二十多万的农村高小毕业生入学,教給他們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他們的劳动观点和农业劳动技能。已经有十多万的学生从农业中学毕业。这些学生毕业后,絕大多数都留在农村,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其中还有不少的人,经过了一个时期的劳动鍛炼,被群众推选为生产队长、会計、記工員……。农业中学的开办,对提高农民子弟的文化水平,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貢献。农业中学就地办学,把学校办到群众的家門口,减轻群众的負担,受到群众的欢迎。他們称道农业中学实惠,说农业中学出来的学生“能写会算,能文能武”,他們頌扬:“共产党,好章程,农业中学办上門,半耕半读出新人”,对农业中学有着很好的印象。最近两年来,我們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門进行了調  相似文献   

2.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农业中学作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种全新的事物已经在农村站住脚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现在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大办农业中学。农业中学发展和成长得这样快,并不是偶然的。人民公社的巩固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生活获得逐步改善的同时,对于文化革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这样形势下,广大人民热烈拥护党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既办全日制学校,也办业余学校和半日制学校。于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学校--农业中学,便应运而生了,并且很快地巩固起来了。农业中学是农业大跃进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地方都在积极举办耕读学校,使广大贫农下中农子女都能上学读书,为劳动人民的文化翻身创造了条件。但是,耕读学校的办学经费如何解决呢?在这个问题上几年来一直是有斗争的。有一些富裕户,反对集体负担办学经费,主张“谁上学谁出钱”。他们说:“贫农下中农子女读书,要队里补贴工分,太不合理。这是个人占了集体的便宜,我们吃亏了。”有些思想糊涂的人也跟在后面说:“集体办学,‘群众’担负太重,影响社员收入。”因此,“谁上学谁出钱”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所群众赞扬的学校 “黄口人民公社有十好,农业中学是一好。”群众之所以把农业中学作为人民公社的十好之一来赞扬,不是没有原由的。他们说:“共产党、毛主席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来了,孩子上学不花一个钱,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既提高了文化,又学习了技  相似文献   

5.
我们民办群立小学,自1954年开办以来,紧紧依靠党,依靠群众,坚持因陋就简、勤俭办学的原则,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现在,它已经发展成有18班,1063个学生的完全小学了. 回忆我们刚在破庙里开办学校的时候,有的人说:在破庙里办学是办不起来的,就是办起来了,也办不长;办长了,也办不好。但是,党和国家指出,办学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群众办学。并且指出,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是我国普及  相似文献   

6.
苏州专区今年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掀起了群众办学运动,农业中学象雨后春笋一样普遍地开办了起来。全区到四月底已办起农业初中1,736所,1,911班,学生78,250人;高中86所,91班,学生4,053人,現在已不仅是乡乡办中学,有的地方几乎是社社办中学了,基本上使历届高小毕业生都入了中学。农业中学普遍办起来以后,摆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巩固提高的問題。根据我們过去一段工作情况,为了解决这一問題,我們是这样做的: 第一,抓政治,抓思想,继续做好宣傅教育工作。由于农业中学是一个新的事业,加以发展很快,創办时間短促,这样就带来了对干部,群众宣傳教育做得还不够深透的毛病,因而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业中学的性貭、意义还不太清楚。如有的干部顾虑办了农业中学要影响劳力安排和农业生产;有的学生家长又想叫子女读书,又怕影响收入,产生挣工分和学文化的矛盾;也有的认为农业中学是合作社办的,不愿缴学費;有的学生还认为农业中学不正規,不如  相似文献   

7.
无锡、六合等县的农业中学,适应农村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去秋以来,按学生居住分布的情况,以现有校舍为基地,因地制宜,扩设分部,调整了学校布局。无锡县三十四个农村人民公社,原来每社有—所农业中学、现共增加分部三十五处;六合县全县十五所农业中学,现已有八校各有分部一处,另有四校也打算在最近设立分部。农业中学分班设点以后,六合县的农业中学所设分部的服务半径,大体上相当于当地完全小学高年级学生走读的距离;无锡县农业中学学生从住地到学校,一般在二里路左右。这样,学生就可以就近入学,不必在校住宿了。无锡县的洛社农业中学,在高明桥、双  相似文献   

8.
办学两年喜事万千桃李芬芳春色满园农业中学一朶花,党和群众栽培它。半耕半读人人爱,又红又专个个夸。这首民谣,是桃江县灰山港公社群众对自己办的大桥塘农业中学的颂歌。这所学校,是灰山港公社党委在1958年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办起来  相似文献   

9.
目前,办好农业中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按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专业课。专业避开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中质量的高低。专业课设置合理,学生学到的东西适用,毕业后农村需要,群众欢迎,学校就会越办越兴旺。否则,学校就会丧失生命力。最近,我们到一些县、乡的农业中学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对专业课不够重视,不认真研究开设专业课中的问题,而是简单地照搬外地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有的甚至沿袭六十年代办农业中学的那套东西。  相似文献   

10.
七桥瓮民办小学是南京市陵园区一所有五年多历史的民办小学。这所小学依靠群众勤俭办学,五年多来不但日益巩固,而且逐渐发展起来。由于教师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学校中已形成了勤工俭学的风气。农民们把子女送入学校,既可读书又能生产,因之对这所小学十分满意、深为喜爱。  相似文献   

11.
(一) 发展农村中等教育,提高农村人民文化水平,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是历来教育事业建设上所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农业中学的创办,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经验,开拓了途径。在旧中国,素称“文化发达”的江苏,大部分农村几乎没有中学。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发展了农村教育事业。但是,农村全日制中学的数量仍很有限,而且要普及农村的中学教育又非短时期内所能达到,农村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还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许多青少年学生势必远离家乡,跑到城市学校去读书,这对于农村生产和建设是不利的。现在举办了农业中学,就可以使许多高小毕业生在农村就近入学,得到继续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农业中学这种学校,创造了一种新的办学方法,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既可以学到中等程度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市郊区农业中学,是党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园地上撒下的一颗革命种子,它在毛主席教育思想光辉照耀下,经过党和人民公社的精心培植,已经生根、成长、开花、结果,走上了巩固发展的道路。在一九五八年全区办有五所农业中学,现在已有十一所,学生近一千五百人,其中贫下中农成分占85%以上。学校越办越好,为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所欢迎。我市郊区农业中学的巩固发展是经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的。在一九六二年农业中学调整中,刮起了两股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普及教育工作中,婺源县贯彻执行国家办学和群众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几年来,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队小学,在国家少量经费的支援下,依靠群众的努力,都建了新校舍,添置了新课桌凳一万余套,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过去,有些单位对农村经济政策缺乏全面理解,强调谁读书谁拿钱,许多子女多、家庭困难的就读不起,造成一些流生。对此,该县根据山区自然条件,结合小学生特点,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以栽种茶叶、果树和小秋收、养殖等为主的勤工  相似文献   

14.
小璜农业中学创办迄今已五年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学校越办越好。现在,我校在经济上自给有余,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先后为公社培养输送了一百六十多名学生。他们回到生产队后,如虎添翼地活跃  相似文献   

15.
西石桥农业中学全体师生员工: 三月二十一日的来信收到了。在你校建校五周年之际,谨向你校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中学已经创办五年了。办校五年的成绩充分说明,农业中学是可以办的。现在已经看到,办好这种前人没有办过的学校,要有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郭公庄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学生100%来自农村。由于前些年我们办学思想有偏差,学校办得没有生气,致使1982年初中毕业合格率只有12%。成了丰台区的“锅底校”。群众对学校意见很大,有门路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去读书,并吓唬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就让你上郭公庄中学。”全国教育改革的形势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我们认识到,中等教育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一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农村中学也应完成这两项任务。然而,和城市相比,我们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农村中学的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较低。而我校1985年升学率只有3~4%。当时压力非常大,于是我  相似文献   

17.
纠正对于职业中学的一些错误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江苏等省市,农业中学及其他职业中学,雨后春笋般地办起来了。只苏州专区,不到十天时間,就創办起农业中学538所,600班,招收学生二万五千多名。农业中学为什么发展得这样快呢?它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这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与农村的生活、生产相結合。农业中学力、在农业社,学生学习与生产相結合,又适合广大农村的生活条件。所以很受群众的欢迎。有人说:“門口办中学,不跑路、不背饃,教育生产两結合。”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回到社里是农民,他們所学的文化是与生产密切結合的,对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要起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起昆明市第二农业中学,附近的农民称赞说:“质量高,办得好,培养的人才农村需要。”果真如此吗?我们走访了这所学校。坐落在昆明西郊海源寺的第二农业中学,依山傍水,树木成荫,花香四溢,办农业中学得天独厚。校长段天厚十分健谈,他告诉我们:长期以来,一些农业中专学校实行的是学生由国家统招包分配的政策,招来的学生不愿务农,愿务农的又招不来,学校  相似文献   

19.
最近,编辑部收到一些报道农业中学的稿件,其中介绍了经验,也提出了某些问题。现就来稿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必须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学方向新建县大塘农业中学、贵溪县塘农业中学已有四、五年办学历史,他们最深切的体会是:农业中学必须坚持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为此,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作斗争。一九五九年,大塘农中初办时,有些人说,“上穷  相似文献   

20.
泗阳县爱园农业中学是1958年3月创办的,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了。他们依靠地、县和公社党委的领导以及群众的支持,坚持半耕半读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并不断开展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两种教育思想和两条道路的斗争,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了人材,创造了财富,使这所新型的学校在农村中扎下了根。一爱园农业中学在初开办时,赤手空拳,一无所有,只是招收五十四名高小毕业生,向爱园小学借一盒粉笔、三张纸和一个教室,由下放干部任兼职教师开了学。上课是采用“游击”形式,等人家没课时才上课。学生全部走读,实行收费养校。当时敌对阶级和具有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