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晓明 《文教资料》2011,(28):83-85
范晔《后汉书》与袁宏《后汉纪》行世日久,同时代其他诸家后汉史书逐渐被淘汰。但范氏和袁氏之外的诸家《后汉书》亦有特点,保有珍贵史料,可补《后汉书》与《后汉纪》之不足。有鉴于此,清代辑佚学家开展诸家《后汉书》的辑佚工作,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园林之中,有两株相互辉映的东汉史著作的奇葩。那就是《后汉纪》与《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优秀的纪传体史书;《后汉纪》则是一部早于《后汉书》的优秀的编年体史书。《后汉书》由于被列入纪传体的二十四史之中,因此大受人们的重视而《后汉纪》的史学价值却往往受到忽视。我们应深入对《后汉纪》的研究,以使其史学价值得以正确的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九隆神话多学科价值皆备,是深蕴于哀牢民族心灵中的集体记忆。九隆神话在《哀牢传》、《华阳国志》、《后汉书》、《水经注》等史籍中均有记载,且散见于哀牢后裔活形态生活之中。今有《九隆神话研究》一书出版,以多学科的视角对九隆神话进行多方位的审视,在研究体系、研究内容和观点上皆有所获,弥补了九隆神话研究一直以来无专著,仅以单篇论述为主的完整性不足、宏观和微观视野结合欠缺的研究缺憾。现为著作推介和促进学术再探讨之目的,对《九隆神话研究》进行略加述评,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后汉书》与中外史著比较,指出《后汉书》的史学特色,阐明(后汉书)的革新、求真精神。在史学体裁、内容、方法上都有某种新意。范晔《后汉书》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一部优秀的史学作品,在中国史学史上应占一席之位。发掘研究《后汉书》史学遗产,对于我国史学的现代化建设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两汉纪》与《资治通鉴》中关于昭君之子的记载,发现《后汉书》记载的"昭君之子被杀"与其它三部史书存在差异。通过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及其儿子们即位情况的分析,发现"昭君之子被杀"记载有误;通过王莽拜单于、《后汉书》成书背景也得出昭君之子没有被杀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说文》是《后汉书》李贤注引用较多的一种文献。李注所引是大徐本和段注之前《说文》的一种重要写本,与魏晋南北朝及唐人注释中所引《说文》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许多方面优于大徐本和段注。掌握这些材料,对《说文》文本的校理及《后汉书》的整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容易混淆的作品 1.《汉书》与《后汉书》 两书均为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作者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北朝史学家范哗。  相似文献   

8.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通过对《后汉书》李贤注中的十个注释进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训诂方法 ,参稽《后汉书》与《汉书》等典籍 ,考释《后汉书》中的四词条 ,或解释原书之疑义 ,或纠正李贤注之错谬 ,或有补于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乐羊子妻     
(一)题解: 本文是从《后汉书》卷八十四的《列女传》里节选的。 《后汉书》和《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为“四史”,是我国正史中的名著。《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的史实,是南北朝时代史学家范晔(ye)撰述的。范晔(公元398年——445年),南朝宋代顺阳山阴人。《宋书》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十几种有关后汉历史的著作,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后因事被害,他原拟写的十志未成,由西晋梁代刘昭选补。《后汉书》在思想倾向上比《汉书》进步,书中倾注着较多的批判精神;编次周密,文笔简洁有力。但它的人物描写却没《汉书》细致生动,故事性也没《汉书》强。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训诂方法,参稽《后汉书》与《汉书》等典籍,考释《后汉书》中的四词条,或解释原书之疑义,或纠正李贤注之错谬,或有补于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一、《后汉书》中的歌谣范晔的《后汉书》有许多特点,如增加专传(有《党锢传》、《宦者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以及边地民族之传等);撰写长篇序、论;文辞的清新华丽;而大量的采收歌谣更是其一大特点。《后汉书》采用的歌谣,涉及面很广,大多是反映当  相似文献   

13.
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是研究东汉史的基本史料,自问世后历代皆不乏研究者和整理点校者,并且取得不菲的成就。中华书局1965年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点校本,虽然广泛吸悔前代诸家之校证成果,但《后汉书》中原有的错误亦未得到校勘和清理。  相似文献   

14.
后汉史书有12家之多,但除晋袁宏的《后汉纪》和范晔《后汉书》完整流传至今外,其他10家均已亡佚。迄今为止,除刘义庆、萧子显所著二书已无从考见,暂置不论外,还有吴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的《后汉记》、晋司马彪的《续汉书》等8家后汉史书还可从相关文史之注,以及种种类书中,略窥一斑。只有建立在查考大量征引已佚后汉史书文字的原始文献、参考其他相关史料,并在先贤们已取得的诸多成就的基础上,对各家后汉史书继续进行辑录,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已佚古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5.
历代史籍中,范晔《后汉书》的序论赞颇为引人注目,褒贬不一。与前代史籍,尤其与《史记》、《汉书》相比,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表现出论史的自觉意识:明确了序论赞在于“评论”的独特功用;确立了“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论史以资鉴戒的史论宗旨;开启了新的史论体式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丰富,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都保存其中,是研究上古神话的珍贵资料。但因《淮南子》是部理论著作,它的目的是在为汉王朝提供一套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方略,这些神话在书中是作为论据使用的,这就使得《淮南子》一书中所保存下来的上古神话历史化倾向十分明显,就《淮南子》而言,神话的历史化主要体现在神话英雄与始祖神向人间圣王转变使神话成为历史;神话的伦理化和仙化话转换了神话故事的存在时空;通过凸显神话的尚德精神与政治色彩使神话发生质变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论语》《庄子》《史记》《后汉书》《晋书》《世说新语》等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众多隐者形象,文章通过对这些古代典籍中隐者形象的梳理,归纳出拒官不仕型、佯狂型、归隐田园型、投身"无用"型四种隐者形象的类型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本文对李贤《后汉书注》中同义复词的现象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使考源     
中使之职出现在东汉,但稳定和发展应在三国时的东吴。虽然中使最早出现在史书上是东汉章帝建初七年(72年),但由于范晔《后汉书》成书时间较晚,他参考的史料中有很多是晋人撰的《后汉书》,诸家《后汉书》都或多或少受到吴人谢承的《后汉书》的影响,在撰写的过程中可能借用了当时己有的中使的官名,而范晔袭之。据《后汉书·张让传》,中平二年(185年)首次出现“号曰‘中使’”,中使当始于此时,而史书上此前出现的中使,有可能是史家借用进史书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1965年版《后汉书》标点可谓精审,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公论。但近来数见有关《后汉书》标点问题的商榷文章,因更知古籍整理工作之难。今不揣浅陋,亦复举出《后汉书》中数例可疑标点,略陈管见,以求正于方家。1、帝问使人:“惜所亲爱为谁”,对曰:“护军黄防。”(《邓禹传》,页6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