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9,(9):155-155
1983年9月28日,郭跃华告别赛在上海举行,为表彰他对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乒协授予他一座永久留念的奖杯。 9月29日,第4届男子世界杯在巴巴多斯举行,瑞典的阿佩伊伦获得了冠军。  相似文献   

2.
1983年乒乓球大事记1983年4月28日到5月9日,第37届世乒赛在日本东京举行。两个团体项目的冠军奖杯均被中国队捧走;郭跃华获得男单冠军,曹燕华获得女单冠军;另双冠军是前南斯拉夫组合舒尔贝克/卡列尼茨,女双冠军为来自中国八一队的直拍快攻组合戴丽丽/沈剑萍,混双冠军是中国的郭跃华/倪夏莲。  相似文献   

3.
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王涛的巅峰。他夺得男团、男双、混双三枚金牌和男单一枚铜牌,这在中国乒乓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超过了郭跃华曾在一届比赛中夺得三枚金牌的最高记录。王涛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郭跃华成为海峡两岸体育用品展示会上的新闻人物。 这位前世界冠军退出乒坛下海办公司后,便仿佛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此次展示会也将郭跃华推上前台“展示”了一番。 今天的郭跃华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儒商风度和运动员英气的混合气质。他在自己公司的展位上,从容应对前来的每一位客户,如同当年在乒乓台前一般的挥洒自如。 这个展示会对郭跃华和他的“郭跃华有限公司”都是一次隆重登场。  相似文献   

5.
我的日记     
世界乒乓球冠军郭跃华的日记,有自己的特色。这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在处理训练、技术、战术等问题时,善于运用辩证法,又把辩证法渗透到训练、技术、战术当中去;二,他在临场竞赛中,对突然冒出来复杂的问题分析、判断是敏捷的,而且还有识破诸侯之谋的眼力。他谈的是乒乓球问题,但对其他项目也有参考价值,从中得到启发。下面我们摘登几则他去年参加世界比赛前的训练日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徐弘,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显得十分威武。他待人热情诚恳,没有一丁点所谓明星的色彩。徐弘出生在体育世家,父母当年均是排球运动员,哥哥徐弢年龄很小就练起了足球。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徐弘喜欢上了体育。5岁那年,他开始练习乒乓球,凭着灵气和勤奋,他的乒乓球技术突飞猛进,曾站在大连市少年单打冠军的领奖台上。小徐弘那时躇踌满志,他的目标是像郭跃华、蔡振华那样,去夺取世界冠军。凭徐弘的天分和毅力,打进国家乒乓球队并非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7.
吴殿卿 《乒乓世界》2004,(8):i018-i019
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次搏”激励着几代乒乓球运动员为祖国的荣誉奋力拼搏。1982年,世界冠军郭跃华给我寄来了“聂耳首日封”。在这个信封的左上角,郭跃华写下了一段名言:每当我们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冠军时,都要奏起庄严的国歌。  相似文献   

8.
本刊读者讯     
《乒乓世界》2000,(3):37-37
您尽可将本市县本厂本校本乡甚至本村的乒乓活动消息报来,让神州乒乓简讯在这里涓滴成流 陈子荷乒乓球学校开学 新喜乒乓球健身赛助兴 本刊讯读者萧潇报道:今年春节期间,陈子荷乒乓球学校开学典礼暨新喜乒乓球健身赛在福建 省体育中心隆重举行。 福建省乒乓名将、前世界冠军陈子荷亲任学校校长、总教练。在开学典礼上,前世界冠军郭跃华和许增才进行了精彩的乒乓球表演赛。同时举行的新喜乒乓球健身赛,共有数十名厅、处级领导干部参加,经过激烈争夺,厅级组、处级组冠军分别被福建省外贸中心集团副总裁邓则和福建省政协办公厅肖飞夺得…  相似文献   

9.
周广平 《乒乓世界》2007,(12):20-21
欧洲乒乓球巡回赛,对于大多数国手来说无疑是一道迈向世界冠军的门坎。每当欧洲大地银装素裹之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劲旅在这里拼杀一番.展示自己的实力。欧洲巡回赛的重头戏是每年一届的斯堪的纳维亚乒乓球公开赛.从历史上来看.斯堪的纳维亚乒乓球公开赛(即现在的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夺得过男单桂冠的运动员均成为这一时期划时代的人物:1959年的庄则栋.1976年的郭跃华.1981年的江嘉良.1983年的瓦尔德内尔.他们夺得单打冠军不久.就开创了他们在乒坛上的统治地位.尽管瓦尔德内尔在7年后才登上乒坛的最高峰.但他在乒坛王中之王的地位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超越。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9,(6):155-155
1965年6月10日,第3届聋哑人世界乒乓球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1981年6月10日至14日,世界乒乓球精英大赛在香港举行,中国选手郭跃华取得冠军。 6月24日,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完在普林斯顿举行的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后,到纽约进行友好访问,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会见了我国乒乓球队全体成员。  相似文献   

11.
1979年,粉碎四人帮后,有幸调回厦门市工作的我又燃起了对乒乓球的热情之火,导火线是,第35届世乒赛上,我的小学校友郭跃华杀入了决赛,因腿扭伤不得不弃权,和世界冠军失之交臂。但他带伤坚持比赛还赢了对手小野诚治一局的顽强拼搏精神,在世界乒坛传颂一时,也给劫后余生、面临人生新起点的我以极大鼓舞。两年后,当终于如  相似文献   

12.
直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是我国具有独特风格的新型打法。它是一个嫁接品种,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洋为中用、学习与创新的结果。实践证明,以郗恩庭、郭跃华为代表的这种类型打法在国内外乒坛上已取得了优异成绩,它具有广阔的前景。这类打法  相似文献   

13.
试卷     
1、在世界大赛中第一次使用高抛发球的运动员是谁?A庄则栋B瓦尔德内尔C.许绍发D.郭跃华2、在2002年度体育电视奖中获得提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那一位?A孔令辉B马林C王皓D张怡宁3、第一个使用下旋推挡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14.
夏娃 《乒乓世界》2002,(7):25-25
在2000年长沙体博会上第一次见到童玲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八十年代的几位大名鼎鼎的乒乓球世界冠军都回来了。先是郭跃华、江嘉良、曹燕华、陈新华,如今童玲也回国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相似文献   

15.
<正>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比赛双方每1分的争夺均从发球开始,每局每人大约有15-25次发球机会。合法发球指的是符合规则规定的发球。一、合法发球在比赛中的作用一位优秀的乒乓球选手,必须熟练掌握与合理运用各种发球技术。发球规范化程度与质量好坏,在一场或一次比赛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1977年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我国选手张立与朝鲜选手韩英顺战至第三局13∶12时,张立用正手高抛发球,被裁判员连续3次判其“抛球低于台面”犯规失分。男子单打决赛郭跃华对日本河野满在胜了第一局  相似文献   

16.
1981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于6月13日至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等28个单位共177人(男运动员99人、女运动员78人)参加了比赛。团体赛只限甲级队参加,单项比赛乙级队亦派男、女运动员各一名参加。虽然因有国际比赛活动,郭跃华、童玲等七人未参加比赛,但实际比赛水平仍然是很高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八十年代初乒乓球运动的水平和现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乒乓球界,常常听到这样的句式:"与某某某同一时代,是他(她)的悲哀。"在郭跃华、曹燕华的鼎盛时期,与他们同时代的选手难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来有了邓亚萍,光芒盖过师姐乔红,还把众师妹压得抬不起头来。邓亚萍退了,王楠才冒出来。王楠也压人,她压住了实力不分伯仲、运气稍逊的李菊,令后者含恨挂拍。取代李菊向王楠挑战的是张怡宁,可是两次大赛的惨败几乎让张怡宁丧失信心。再后来,王楠不行了,张怡宁翻身了,人一阔就变脸,她开始压别人,郭焱就是一个"被压迫者"。其实"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只隔薄纸一张,捅破这张纸需要实力、定力和运气。都是国家队队员,技术差  相似文献   

18.
我有许多年未见到郭跃华了.毋庸讳言,出国打球的运动员目的多种,赚钱是其中之一.这并不是坏事.有的候,欲望推动着人的前进,正如运动员求胜的欲望往往催化着自身的发展.在出国的运动员里,郭跃华不是赚钱最多的,也是首当其冲的富豪之一.去年9月,他从德国归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大赛中龙腾虎跃、技冠群芳,有过五次登峰造极的表演——“大满贯”。第一次是1981年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获全部7项冠军和5个单项的亚军。冠军是: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单郭跃华、女单童玲、男双李振恃/蔡振华、女双张德英/曹燕华、混双谢赛克/董俊群。  相似文献   

20.
早晨7点,闹钟准时响起,躺在床上的郭跃华习惯性地翻了个身,立刻爬了起来。8点钟还不到,郭跃华已经出现在训练馆,等运动员到齐后,先是布置训练计划,接着是指导运动员训练。这样的日子,除了外出比赛,3月9日以来就没有改变过。50岁的郭跃华现在的身份是福建省乒乓球队的总教练,"刚开始带队,每天都是被闹钟叫起。说出来你别见笑,上任的第一天,我准备了3个闹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