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0,(9):64-6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了由31留美学人的回忆文集《在美国发现历史》,解读了他们眼中的中国、美国、世界和他们自己。他们受着双重身份对学术思维的影响,有着对于美国而言是“他者”的身份,而对于本国来说,身份也与出国之前不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一、阿拉伯卫星电视媒体发展历程阿拉伯世界卫星电视媒体的发展起步较晚。自上世纪50年代起,西方卫星电视媒体开始垄断阿拉伯市场,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化体系、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并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鉴于此,阿拉伯各国一致认为必须自主发展本土卫星电视媒体,拥有自己发声的渠道,主动引导阿拉伯民众的思想,抵抗西方的文化入侵,并向世界有效传达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声音。经过几年的酝酿,阿拉伯国家新闻文化部长理事会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国际上,"中国梦"这一理念也引起了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关注,阿拉伯政界、学界、传媒界许多人士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做了解读。本文就部分阿拉伯学者对"中国梦"的看法作一梳理,希望能有助于"中国梦"的构建与研究。一、关于"中国梦"的内涵、前景和建言1".中国梦"的内涵阿拉伯学者从各自视角出发,对"中国梦"体现的国内和国际意义做了解读,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梦"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是洲际枢纽和咽喉。同时其丰沃的石油资源和纷繁的宗教冲突使该地区备受世界瞩目。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中的三个关键国家,他们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在经贸合作上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统计七份党报2004年至2016年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具体分析党报视域下的阿拉伯世界形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立场中立,具体表现为党报纸媒对阿拉伯世界的报道多围绕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利比亚和阿联酋进行,这些国家构成了党报纸媒中的阿拉伯世界形象代表;媒体十分重视新闻自采工作,消息、通讯、评论是媒体报道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方式;报道议题多围绕政治议题,政府官员是发声的主要对象,普通民众和专家作为辅助声音。  相似文献   

6.
正阿拉伯世界在国际政治、经济、能源、安全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56年至1990年,中国先后与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6 0年来,中阿双方在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赖,总体发展平稳顺利。随着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与2010年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中阿关系再次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亟待正视的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与阿拉伯剧变带来的地区秩序危机,以政府高层  相似文献   

7.
霍娜 《对外大传播》2011,(12):36-37
阿拉伯地区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复杂的政治外交,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和世界媒体角力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阿拉伯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西方媒体仍然习惯于从自我的角度来解读阿拉伯世界,热衷于围绕那里的动荡局势、天灾人祸和人民的贫困生活做文章,倾向于把整个阿拉伯世界放置在恐怖主义的偏光镜下。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论坛上提及一位阿拉伯商人穆罕奈德,说他在义乌开了一家餐馆,把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把自己的人生之梦融入了中国百姓追求的幸福梦中。  相似文献   

9.
以图书铭刻疫情之下的难忘记忆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听到了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精通中文、研究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汉学家朋友。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海外汉学家感同身受。他们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  相似文献   

10.
正阿拉伯地区地处西亚、北非,现有国家22个,人口总数约3.8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无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阿拉伯世界都是当今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尤其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出版业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双方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和犹太文明是亚洲西部的两大文明。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最重要的代表,领土完全或部分位于亚洲的阿拉伯国家共有13个,超过了亚洲国家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以色列则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创新经济国家,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与中国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以色列建交以来,双方均秉持平等、尊重、互鉴的原则不断深化文明对话,并逐渐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品牌项目,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早晨.还很弱小.需手脚并用;人生的黄昏又太衰老.需借助拐杖;只有人生的盛午才最有力量.乃直立行走,日方中天……在古希腊神话中,因为有许多人没有回答出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斯神所要求的答案,于是被残忍地推下了山崖。至今,这尊神像还伫立在阳光直射的金字塔上,对世人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沉默。这个关于智慧和情感归宿的寓言也还弥漫在后人的文学作品中。提起埃及.首先闪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冷峻的金字塔和金字塔下昂首走过的骆驼;打开埃及的历史,扑面而来的有古代“埃及艳后”和关于埃及法老那神秘而古老的传说,提起近代的埃及,则是每年有二十多亿美元收入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埃及的国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所处的位置在亚洲与非洲的交汇点上。然而,在并不安宁的阿拉伯世界里,好像这里遇到的任何麻烦,都需要埃及总统出面斡旋。有人说“如果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国,那么埃及则是非洲的中国”,也有人称“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在非洲阿拉伯世界,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是埃及最主要的贷款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2005年7月23日凌晨,一声巨大的爆炸,百余人的伤亡,划破了金字塔上空的寂静。那么,这个国家今天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她的和平之梦是否会因此惊醒?在灿烂的古文明的辉映下,她是如何创作现代文明的?同属于文明古国的埃及和中国,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怎样不同的轨迹?今天,中埃两国有哪些经贸以及文化上的往来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王锁劳,亲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以下殷罡简称为“殷”,王锁劳简称为“王”)  相似文献   

13.
《职业圈》2006,(8)
乔治·索罗斯认为:从根本上说,我们所有人的世界观都是有缺陷或扭曲的,所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必然是不完全的,而且常常是错误的。学会不受市场左右成功的投资者都怀有他们自己的信念:他们相信他们理应成功和赚钱;他们相信制造利润和损失的是他们自己,不是市场或某些外部力量。每  相似文献   

14.
正突尼斯地处非洲最北端,位于地中海沿岸。这里有闻名遐迩的迦太基世界文化遗产,风情独特的蓝白小镇,盛产油橄榄、椰枣、精美的地毯与马赛克,被称作"欧洲的后花园"。其实,这里并非平静安宁之地,5年前,著名的"阿拉伯之春"运动,首先就在此爆发,并波及西亚北非多国。这里也是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以下简称"阿广联")总部的所在地,一年一度的阿拉伯电视节盛会,就在这个遥远的国度举行。2016年5月1日,我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央视阿语  相似文献   

15.
Tanya 《职业圈》2013,(25):106-107
世界上有很多独树一帜的景观餐厅,他们除了为宾客提供眼耳口鼻等全方位的享受,也往往更有着见多识广的胸襟,不会对任何一位来自别国的客人感到新奇。对外国游客而言,在这些知名餐厅里吃饭,往往会比在当地的大多数餐厅更自在。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向东看”趋势日益凸显,并从以经济视角为主转向从中阿命运共同体高度看待中国和中阿关系。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国际传播应抓住机遇,优化话语体系,重点阐释好、传播好中国的安全观、发展观、文明观,夯实中阿共同价值基础;应提高传播的精准性,把阿拉伯专家学者、意见领袖这一信息多级传播中的关键环节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提高传播的亲和力,挖掘共同议题下具体、生动的故事,讲述好其背后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英语课程实施的认知有些模糊,对其相关课程的实施内容有所困惑,但因怀着各式各样的"激情"作为动力,有着相同的目标作为"路标",他们不断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不断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他们保持着端正的态度,用着自主的方式,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力,同时仍在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小学英语教师,他们是一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不断研究,不断前行的人。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向西越过喜马拉雅山、经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国就是坐落在浩瀚沙漠里的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阿拉伯占据了位于亚洲西部的世界上量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的百分之七十五的面积,其国土总面积大约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有本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书《一千零一夜》,其中每当人们祈求上苍帮助时就会提到一个叫穆罕默德的名字。生于1500年前的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中国从唐朝起,就与阿拉伯帝国有着频繁往来,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曾到过这块土地,其足迹印在被世界誉为“红海新娘”的言达港湾。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布·赛德·哈桑著的《历史的锁链》一书中就曾详尽介绍了中国船舶到达沙特的情景。 2006年1月23日至25日,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应邀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中沙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沙关系,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两国务实合作,推动两国战略性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向前发展。进入新的世纪,显得十分神秘的沙特王国,正在揭开美丽的面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才从经济、文化、历史、两国关系等角度,引领我们走进历史与现实相交中的沙特王国……  相似文献   

19.
<正>阿拉伯世界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能源与安全等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必须借助的重要力量。自1956年5月与埃及建交以来,中阿关系总体发展平稳顺利。随着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与2010年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以及2013年  相似文献   

20.
对外宣传的《今日中国》是一本多文版的杂志,早在60年代初,便开始注意加强地区针对性,到今天各文版都已有了自己的专稿,并且形成了一支专稿队伍。阿文版同其他各文版一样,在积极加强地区针对性方面的探索。我们杂志的宗旨是向阿拉伯世界的读者宣传改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