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数乘法的教学看似容易,实则不然,问题不少。要想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和必要的练习入手。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往往出错较多,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编排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通过"重构教材,分散认知障碍;沟通联系,建立计算模型;辨析比较,内化感悟算理;殊题同‘源’,理解算理本真"四招,有效突破小数乘法的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9页第14题中有这么一道算式"624-298",题目的要求是: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种做法:师:你为什么这样做呢,你的理由是什么?生: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前面有624,把298拆成224和74,利用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把这个性质倒过来  相似文献   

4.
正乘法分配律体现了整数运算之间的重要关系,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既是简便运算的需要,也是获得数量的变换思想、变换方式的重要渠道。然而,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相关内容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按理说,同为数量的恒等变换关系,有了先前学习的经验,乘法分配律应该是一  相似文献   

5.
正"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律中学生学习最为困难的部分,其困难性源于乘法分配律较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组成要素多了,展开算式步骤多了。不但出现加法和乘法两三步混合运算,而且变式类型较多,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安排在四年级上册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运算律"的一部分先行教学,而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四年级下册教学。这样把名称相同、学生容易接受的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结合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然而,乘法交换  相似文献   

6.
正"运算律"是在运算过程中被事实所证明的四则运算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五个基本规律。而这五个看似简单的运算律,却让教师头疼异常。尤其是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更是错误百出。分析学生的错题,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应用运算律感到困难,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运算律的结构特征认识模糊,二  相似文献   

7.
教育不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作为肩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数学课堂尤其如此。很多教师往往关注将知识点讲解得面面俱到,却忽略了知识背后所支撑的原理,让学生的学习停留于表面,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标提出以生为本,其中谈到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本篇文章中,笔者就"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展开陈述和思考,交代了课堂问题的处理过程,更总结了在数学课堂上遇到类似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运算律,其难点在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是只有一级运算,而乘法分配律的组成要素多了,变式形式多了,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如何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规律模型,并能应用于简便计算呢?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乘法分配律的生活意义为基点...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63):72-74
基于对数据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文章主要以五年级"小数乘法"单元复习为例,教师通过在课前环节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知识的薄弱点;课堂教学中以数据分析,去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的学习成果,并根据课后作业的布置来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以便培优补差,展开对学生的精准教学评价,真正改变以往依据考试成绩的结果性评价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小数乘法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能够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逐渐增强学生的复习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学生的数学水平及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万里春 《江西教育》2012,(11):16-18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就运算定律教学而言,只有在分析其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寻找出核心的价值内容,才能真正对学生展开良好的数学教育。一、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下面分两个方面来探讨运算定律教学的核心价值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2~63页例5、"练一练",练习十第6、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表示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中发展推理...  相似文献   

12.
猜想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之一。所谓猜想,就是主观推测,是个体面对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时,依据已知条件或知识,进行猜测、检验、确认和推翻的迂回过程。猜想的本质就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或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同时又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事实经验的基础上,基于直觉得到的一种假定,或基于归纳进行的一种合情推理。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运算律是运算教学的难点之一,交换律作为其中的起始课,具有生发性和辐射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交换律的表象特征,还需重视交换律的内涵意义和教学价值,而运用审辩式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质疑,能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4.
彭国庆 《广西教育》2013,(25):69-70
加法交换律是学生学习运算律时接触的第一个规律。如何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带着以上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0~81页"认识小数"第一课时的内容。一、对教材的研讨与解读小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版教材把小数的知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量...  相似文献   

16.
以往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往往结合所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a+b)×c=a×c+b×c”。然而,学生在做作业时,碰到“(a+b)×c”这种刚学过的题目还会做,但碰到“a×c+b×c”这种要倒回到“(a+b)×c”的题目时就大眼瞪小眼了。  相似文献   

17.
课标修订稿(以下简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核心概念之一重又提了出来,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计算器已经普及的今天,笔算教学应特别关注什么呢?现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一、关注自主探究课标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使学生真正获得必需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背景思考在五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以及应用意义来分析解释相关问题时,我们发现学生对小数与分数的具体联系比较陌生,常常需要教师提醒才能有效迁移。小数和分数之间看似简单的联系,为什么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怎样使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乘法分配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