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教育引导与做好服务相结合,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要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应是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群体,是需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重要主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相结合,坚持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相统一,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思想和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感体验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针对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规范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路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引领作用,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共青团要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切实明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守的原则,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注重理论研究相结合,与宣传引导工作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取得青年的理解和认同,让青年注重实践养成,形成自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核和精髓。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重视课堂教学、坚持培育原则、创新培育途径,有助于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查广云 《河南教育》2008,(12):17-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指导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高校真正成为建设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确保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普遍要求与大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把握好三个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活是培育的"立足点","关键点"是要使大学生实现自觉认知、自觉改造和自觉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惩戒教育的"支撑",才能更好地规范践行。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教育。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内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需要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教育原则;坚持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社会思潮批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党作为教育者与群众作为教育对象之间相长的基本原则;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四有”公民,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根本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实践标准作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的实现机制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对师范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培养出一批师德高尚的合格教师,是教育事业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基础。目前,高等院校在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面临着师范生教育资源紧张与价值观培育的不足、教育资源的差异带来价值观培育的不均衡、师范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落后等问题。师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该采取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价值导向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传统手段与创新模式相结合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行为指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引领作用和指导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主渠道和学科教育相渗透、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相统一,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实践养成、环境熏陶和管理服务中,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并在党的十八大中深入推进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目前高校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发挥国防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下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新常态"。高等学校组织实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关乎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关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些重大而现实的问题。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为主要特点的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辅导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目的性与导向性、系统性与开放性、显性与隐形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强化领导与导向、优化运行与控制、重视认同与接受、深化激化与约束、完善评估与反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主流价值观的体现,优秀地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里相依。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应主动开发地方文化作为教育资源,以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发扬地方特色与坚持宏观目标相统一、内部模式创新与外部资源利用有机整合为原则,通过深化理论研究、革新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提升教育者素质等路径,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在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办高校要想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国家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把这一正确的价值体系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从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培育、主人翁意识培养、优良校风学风养成等多个角度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鉴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做到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成为自觉需要、教师承认和尊重差异性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以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和目标为出发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蒋勇 《职教通讯》2015,(2):71-7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关键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要坚持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敬业精神;要坚持改进创新,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大学生友善品格。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近年来,许多理论界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毋庸置疑,首先应该很好地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经典论述,分析他们一生对社会主义社会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所要培育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本国传统与面向世界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主动塑造意识是一种进取、逆推、对话意识,增强主动塑造意识是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有之义。面对复杂社会环境对主动塑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动塑造目标与青年认同现状之间的失衡、多维反馈机制缺失对主动塑造工作实效性的影响等困境,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形成主动塑造意识,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建立主动塑造多维反馈机制,以增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在全社会凝聚思想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因此,文章运用价值认同理论,找出影响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外因素,并提出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坚持知信统一,坚持知行统一的理论机制,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