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林 《天中学刊》2012,27(4):27-30
武则天情感故事中的唐太宗形象从唐代到清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代他是一个忙于国事,不近美色的英明帝王形象;明代变成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好色之徒;清代成为一个听信谗言,纵欲而亡的昏君。唐太宗形象从正面到反面的转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士人与市民两个阶层对帝王态度的差异造成的。从文本流传情况来看,唐太宗此类故事是武则天故事的副产品。当人们从正面评价武则天时,她与唐太宗的情感故事被淡化,甚至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当人们从反面评价武则天时,为了迎合人们贬低武则天的需要,唐太宗被重新挖掘出来加以丑化。  相似文献   

2.
鲁迅形象建构的内在机制是鲁迅精神资源的确立及扩散,其生成的逻辑基点是文化认同危机与现代"形象范式"的找寻。历代学人的学术阐释丰富和延展了鲁迅形象的精神内涵,当然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误读"现象。不同文化语境的烛照则使"鲁迅本体"被构织成为文化场域中有机构成要素,呈现出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特性的鲁迅形象。  相似文献   

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同时也是李汝珍《镜花缘》中的重要角色,在作品中,武则天爱才惜才,施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提高女性地位的举措,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迹,本文就从女性解放运动的角度来探讨《镜花缘》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及她对于女性觉醒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后,人们从对物质文明的追求逐渐转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文化知识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对国外经典和优秀的文学进行了研究和借鉴,能够促进我国的文学内涵逐渐多元化。因此,本文对英语文学中的文化疆界和形象的阐释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从文化跨界研究的角度,对文学中的文学化疆界的特点以及形象的阐释。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文学写作的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丰富我国的文学创作和写作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庞春梅是《金瓶梅》中一个非常鲜活的形象,她聪明伶俐、高傲逞强、凶狠泼辣而又自卑自贱,封建礼制文化长期的蔓衍与熏陶,又使她骨子里具有强烈的尊卑上下的等级观念。作者塑造这个形象,具有明显揭露丑恶人性和戒淫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球村"的逐步构建,人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已经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世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演变在表现出同质化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为世界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力量。文章着眼于英语文学中文化疆界的重组与划分,以民族性为特征对当代英语文学中的文学形象进行分析,从跨界研究的角度,对作家的文化身份、民族身份及其文学作品这三者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教师形象这一教师文化主体的表征,描述与分析了历史文化变迁的脉络下中国教师文化的特征及其内涵,包括古代教师的圣贤与官僚形象文化、近代教师的启蒙者形象文化、现当代教师的公仆与专业者形象文化。研究认为,教师形象的发展与变化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沿袭性;同时,在教师形象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以教师的育人观为核心的师生关系也随之发展与变化,并保留了一些具有本质属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的境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她们重亲情、努力返归人世的行为和结局蕴含了中年民族特有的尚人伦、重人世、以人为贵的化心理;富有才学的女鬼形象是作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寄托体。  相似文献   

11.
在林语堂所著的<武则天正传>中,武则天是智能犯罪的典型,是权力至上的恶魔,是颠覆伦常的女皇帝.但是,在其骄奢淫逸、有违人伦的背后,武则天的聪明才智与宏大志向也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大唐帝国初期繁荣昌盛的文化氛围,奠定了刘知几早年丰厚的学术修养,科举制度使刘知几进入官僚仕途。武则天时代的劝谏上书,使刘知几崭露头角,武则天的诏修史书使刘知几获得了编修历史著作的大好机遇。中宗时代史书编修的烦恼促成了刘知几的不朽名著《史通》的诞生。纵观刘知几的一生,武则天时代正是他史学事业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缺少这样一个特殊的环节和氛围,刘知几将很难完成《史通》这样一部纵论古今史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在明清小说中武则天是一个颇受作者关注的人物。小说家在塑造武则天形象时,大多着眼于她的残忍、荒淫和嗜杀,突出了她的政治野心,因此,武则天基本上是以"中淫外酷"的负面形象出现的。小说家削弱了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的政治才能、远见卓识,淡化了她的历史功绩,将这一形象妖魔化或神化,在前人的基础上,小说家更加强了对武则天"牝鸡司晨"、"狐媚惑主"和"淫秽宫闱"的诋毁和道德批判。由于叙事角度不同,明清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更加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4.
佛教对于中国而言本属外来文化,自两汉交际传入以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时至唐朝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唐佛学不仅仅是佛教文化的一个巅峰,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唐代大多数的帝王都对佛教采取了扶持利用的态度,而武则天的崇佛则最为明显。身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不仅大力发扬佛教,还将佛教与自身政权紧密地结合起来,用佛教经典为自己的统治增添合理性依据。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就是在武则天的一手扶持之下,建立起了华严宗这一重要宗派。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武则天形象的建构与文人心态息息相关。北宋时,封建士大夫通过批判武则天,为当时的后妃参政鸣警钟;南宋及元朝时期,人们借反对武则天来反对异族统治,表达驱逐异族,收复国土的愿望。与唐代人对武则天相对客观的态度相比,宋元时期武则天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观念的传声筒。这与宋元文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复杂心态,包括正统观、性别观及道德观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6.
唐顺陵是中国封建时代唯一设置两重园邑的最大皇家外戚陵墓.本文从新的视觉、新的观点剖析了女皇武则天在埋葬其母杨氏及陵园建制等方面的指导思想、精神寄托和文化内涵,对顺陵陵园与武则天的政治策略,武则天与杨氏的母女亲情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封禅,系历代君王为感谢上天地祗授予自己治理人间权柄而举行的一项重大活动。中国古人以东方为主位,故封禅一般都在东岳泰山举行。万岁登封元年(696),武则天却以中岳嵩山为封禅之地,本对其原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是中外合资设计建造的政治性金属建筑艺术品。其命名的寓意在于吹捧女皇帝武则天以道德感化天下 ,周边民族和中原民众对她忠诚不二。天枢通高应不少于唐制1 4 7尺 ,《资治通鉴》所说 1 0 5尺 ,应是其柱体部分的高度。天枢不是矗立在洛阳城定鼎门内 ,而是在端门外。  相似文献   

19.
武则天执政时期,唐代诗歌继续发展,其中除了诗歌自身发展的因素外,武则天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思想政策,以及她个人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文学修养、开阔的胸襟、宽宏的气度,不仅对当时的诗坛,而且对唐代诗歌的繁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作为一部反映晚明时期人生世相的世情小说,武大郎一家与韩道国一家互为镜像的设置,旨在传达出全书的主旨绝非简单的因果报应,传达出传统道德文化的虚伪性和在社会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