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政府主义改变了巴金的人生。被无政府主义折服是在家庭社会这两方面因素的合力影响下造成的,巴金经历了幼年的人道主义到青年纯粹的无政府主义再到中年对无政府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研究的过程,它体现在巴金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巴金作品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蕴含及其审美价值。在20世纪初的文坛上,巴金凭借着真城、朴素、"无技巧"的艺术创作特色,征服了无数青少年躁动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巴金在桂林抗日文化城翻译了屠格涅夫的两部长篇小说——《父与子》和《处女地》。这两部作品的翻译反映了意识形态对巴金的翻译选择和翻译方法的影响,体现了巴金的"信"与"达"的翻译态度。本文从意识形态理论这一宏观视角来探讨巴金的翻译选择,从传统的微观翻译理论来观察巴金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3.
1940年,宋云彬在桂林曾发起“研究巴金”运动,巴金不同意“研究巴金”中对他的批评,这是巴金和宋云彬之间生活上有大的交集的事件.由这事件延展方面和事件影响来看,宋云彬和巴金或在性情或在见识上多有不同.巴金和宋云彬之间没有建立深厚友情,桂林“研究巴金”运动之后,他们之间交往的机会也基本是在大的文艺人群交流与活动环境下才有.宋云彬日记《红尘冷眼》多处提到巴金,可资为了解巴金和宋云彬交往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巴金的意义”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表现了从整体、宏观的视角论定巴金及其创作历史意义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始于1990年代初,延续至今。关于“巴金的意义”话题的讨论中一直存在赞誉和贬抑两种声音。对巴金意义的论定不应拘泥于赞誉与贬抑两种情感态度,而应该切实发掘巴金的历史意义和他与现时代的深度关联。  相似文献   

5.
巴金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一事,在历来的巴金研究成果中已屡屡被提及。但关于巴金何年最早被提名及其具体情况,相关言说或语焉不详,或莫衷一是。事实上,巴金早在1975年就曾被法国学者提名。提名的具体情况,可从《明报月刊》1975年11月上的文章见出。然而在巴金的言说中,我们无从知晓他1975年时是否知道被提名及其反应。巴金1975年以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与他2000、2001年的态度一脉相承,与他初登文坛时的创作理念密切相关,也可能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巴金《随想录》出版后,学界才开始对巴金思想中的忏悔意识进行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巴金忏悔意识研究经过两个明显的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的研究多停留于感悟式评价,从21世纪开始的研究则从多角度对巴金忏悔意识进行深入挖掘。但是巴金忏悔意识研究还有很多薄弱的领域,有待后人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巴金《随想录》出版后,学界才开始对巴金思想中的忏悔意识进行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巴金忏悔意识研究经过两个明显的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的研究多停留于感悟式评价,从21世纪开始的研究则从多角度对巴金忏悔意识进行深入挖掘。但是巴金忏悔意识研究还有很多薄弱的领域,有待后人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巴金早年诗歌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关注丧家的小孩,抒发对压迫者的愤恨与反抗,探寻理想与光明,具有直面现实、人生、世界的眼光与胸怀,这与巴金的其他作品形成"互文"关系。巴金早年诗歌以明心见性的方式,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巴金的人生追求与情感基调,这为理解他的其他作品与他的性格气质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注脚。需要更多地关注巴金早年诗歌的意义与价值,以完整呈现一个丰富、伟大、悲悯的巴金。  相似文献   

9.
牛金生 《高中生》2012,(18):8-9
巴金晚年的痛与梦1978年12月,历经"文革"苦难的巴金老人开始写作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1979年春天,巴金重返巴黎。刚刚经历过"文革"浩劫的巴金,思想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旧地重游带给他的不只是兴奋、亲切,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在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于巴金小说研究领域的方法主要有:资料的收集整理、政治批评、传记研究、文化研究、艺术批评等。近二十年来,巴金小说研究在创作主体美学思想研究、文化批评、艺术的审美批评及读者接受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将巴金文本放置于最初的语境中,进一步开展对巴金主体思想及巴金的时代意义、文化意义的研究,进一步开展对巴金小说的诗学研究是我们目前仍需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