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满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真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有人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我认为这段话非常精彩,他说出了写文章的真谛,那就是“真情出至文”。那么怎样让真情萦绕笔尖呢?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真正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创作、用真情去表达,力求使你的文章先激动自己。因为只有激动了自己,才能激动他人,而要做到这点,我觉得以下几点在写作时值得大家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秀 《成才之路》2009,(7):32-33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那就要说真话、抒真情。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4.
李海螺 《课外阅读》2011,(6):286-286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学生述真事,启发学生抒真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来感悟生活,把身边熟悉的一切,变成生命中最美丽的景色!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相似文献   

5.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重视积累,说真话,诉真情,培养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多改。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让学生的写作不是为了取悦于人,写给别人看,而是回归真实,回归本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以便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真正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创作、用真情去表达,力求使你的文章先激动自己。因为只有激动了自己,才能激动他人,而要做到这点,我觉得以下几点在写作时值得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9.
一、前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要写好作文,要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本次作文的学习重点就是使学生养成思考生活的意识,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2.以我笔写我心,感情真挈,阐明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教学难点: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对用心感受生活的认识,养成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2.用心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条理地表达。这多角度的观察正是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生活,深入进行情感体验,并调动多种感官去直接感受事物,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触发自己的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见解。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说是一篇好作文,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让学生走进生活,用生活实践说话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相似文献   

11.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是一篇文章能否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情”是指“真情”。如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真情是作文的血肉。那么,如何让真挚的情感流淌在我们的笔端呢?一、积蓄情感“积蓄情感”是指我们平时要重视感情的积淀。“未成曲调先有情”,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巴金曾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活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刘勰《文心雕龙》也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体验是主体通过想象、移情、神思、  相似文献   

13.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相似文献   

1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个性的体现。“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情感.常写观察日记。常读那些人文性较强的时事文章。因为那里面有作者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我想,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感动阅卷老师.无疑这一切.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相似文献   

16.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写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也都有这样一个导向: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所涉及的都是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内容。这类作文常常能触发学生流露出真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再看看目前的教学现状,令人忧心忡忡,学生写作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无从下笔,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试想,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独特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  相似文献   

19.
何严真 《现代语文》2014,(10):129-131
胡适先生曾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古人也说,情乃文之本,情者文之径。可见作文不可没有自己的真性情,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因情而缀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优秀的作文要有真性情,唯有说真话,抒真情,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感受和认识的作文,才能展示生命的高度,才能让作文达到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呢?一、在生活中流露真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因此,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他们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生活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