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作文“语言流畅”为第一等级,“语言通顺”为第二等级。语言通顺拯的是语言趣范、准确、连贯、得体。如何做到自己的作文在语言上通顺流畅,现在让冮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作文是在传统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材料,但不给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过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的习作教学仍然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作文指导是教师讲,学生听;作文过程是教师看,学生写;作文讲评是教师评,学生改。产生“一言堂”现象,原因在于教师把“作文活动”理解成学生个人掌握作文知识和能力的活动,即强调作文活动的“个体性”和“认识性”。这种理解无疑是片面的。对“作文活动”的科学理解应该是:第一,  相似文献   

4.
刘敏良 《湖南教育》2005,(24):23-23
一、把握学情,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作文必须把握学情,因势利导,既要在作文前的点拨中引导学生绕开可能出现的误区,更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这样,作文训练才能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效。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往往根据学生的基础以及作文的难度,将应该讲清楚的就讲清楚、讲到位,可讲可不讲的尽量不讲,从而在让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二、肯定成绩,培养信心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肯定,善于肯定。如果老是告诫学生“这句话欠妥”,那一段文章“境界不高”,绳之规之,斧之斫之,这样没完没了的“指…  相似文献   

5.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通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优劣进行有效地讲解和评论.达到“拨乱反正、再上台阶”的目的。好的作文讲评课往往给学生“恍然大悟”的收获。可是.上好一节讲评课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当我们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总感到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不是缺这少那,就是疙疙瘩瘩:不是思想认识的低幼化,就是语言表述的稚嫩化.好像到处都是毛病.就像给你一间不像样的“毛坯房”似的.让你讲评不知从何入手,在哪着力.什么都想讲,都想评,可什么都没讲透.  相似文献   

6.
《新读写》2010,(7):20-25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旧材料作文(即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不足。总之,它是一种集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为一体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人也称之为“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套作现象。  相似文献   

7.
要说“绿色”作文,首先得说说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笔者身在教学第一线,听过不少教师的作文课,了解些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指导、批改、评讲的情况,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主张程式化作文,造成学生学会了“凑、抄、套”,作文不动脑筋;有的老师平时不重视作文,除了布置作文题目外,很少进行作文指导,很少有作文专题评讲,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让学生背诵《小学生作文选》上的范文,诸如“家庭篇”、“学校篇”、“社会篇”中的篇目1至2篇,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这种做法违背了作文教学的规律,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潜能。不少学生在这样的作文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这是作文教学的遗憾和悲哀。  相似文献   

8.
我有此怪癖     
小时候,父亲赠我《名人轶事》,书中讲的都是古今名人们如何爱国,如何惜时等等,在作文中我没少引用其中事例,它一度成了我作文制胜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9.
邓翅跃老师执教《“解除心灵的监禁”作文讲评》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这次作文的题目讲“放飞”.该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放飞”——让学生成了评改的主角。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0.
一、五大热点分外惹眼 综观2009年中考作文试题(详见《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附录二”),在内容指向上,以下五大热点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姚斌 《陕西教育》2009,(7):104-105
“四环法”作文批改,即“学生演讲——学生和教师共同评讲——学生自改——教师抽批”的系列作文批改方法。具体做法是:一、学生演讲。就是由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所写的作文。在学生演讲前,教师收齐学生的作文本,有目的地抽阅上、中、下三类作文水平学生的作文各三篇,从中取得指导学生评讲和自改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能写出语句通顺、有条理、有中心的文章的能力。可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传统的作文训练总是局限在“出题——指导——草稿——评改”的模式中,学生作文总是在老师指定的圈内挖空心思去想,自然学生的作文内容普遍单一,学生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事,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被动的、不情愿的成份居多。不难看出这种模式是难以实现《课标》提出的作文能力培训目标的。鉴于此,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由讲练模式的“幕后”走到自主作文的“台前”,作文指导由“限制”变为“放开”。坚持作文自主能力的训练,初步达到了自我训练、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作文水平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2008,(5):64-64
2008年2月22目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上海师范大学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学生在体验中亲历生活》一文。文章提出“前作文”和“后作文”的概念,认为,自古及今,教师习惯奉行的一直是学生开始提笔之“后”的作文教学,即出题后的审题、口头或书面批改、作文评讲。  相似文献   

14.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2,(9):51-51,F004
2001年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评分结果显示,以下三种类型的作文得分最低,是话题作文的大忌。一、审题不清,偏离话题。2001年高考作文题,先讲一个青年抛弃“诚信”的寓言,然后要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考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  相似文献   

15.
一、高考作文文体不分与语体教学 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文体自选”的大背景下,高考作文在极大程度上对以往作文“万人一体”的现象做了“松绑”,考生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纷纷亮相,戏剧、书序、文言文、论坛、病历诊断、招生简章等文体也陆续登场,宛如齐放的百花,令人惊喜!这本来是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学生的考场作文文体只讲形式不讲规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中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反映有话可讲,但是高分作文却越来越少。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谈谈原因,以及在作文课堂中如何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在考场上成竹在胸,取得成功。2009年常州市中考试卷:  相似文献   

17.
邓翅跃老师执教《“解除心灵的监禁”作文讲评》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这次作文的题目讲“放飞”.该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放飞”——让学生成了评改的主角。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洁 《成才之路》2013,(29):60-60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目前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距离新课标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学生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少,普遍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学生只有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时,才能有写作的欲望,才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由于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教学思维的定式化,教师在讲作文时,也多是讲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倡导学生习作个性化。让学生抒写自己的心灵,展示自身的魅力。按理学生对作文应该感兴趣,可实际情况是有些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的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结果使学生对作文无兴趣,甚至害怕作文。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常听一些中学生说:“我们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作文课老师一般都作指导,讲的是一套怎样选材,怎样剪裁,怎样开头和结尾等,老师越讲,我们就越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呢?为什么老师越讲学生越不知道怎么写呢?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独特感受。最近,笔者尝试用“作文三步法”中的“感知”去指导学生写作,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感知”的确可以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