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品半赏     
春天的风又起了,穿过静静的小河,吹拂在人的脸上,有莫名的温馨。远处,白鹭轻轻扇动翅膀,在河面上跳着轻快的舞曲。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7,(7):112-113
大概由于人们生而有欲又不加以限制,所以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追求欲望的满足,以及再满足。于是,无止境的竞技争斗和自我欲望的无限膨胀也就应运而生。有人将获取无限财富和进入世界十富之列,视做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有人声色犬马、日耗斗金,过着奢靡得不能再奢靡的生活;还有人为了名声地位、出人头地,以至于竭思尽虑、无所不用其极。林语堂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在工作、金钱、感情和饮食上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对这些欲望常常加以限制,这就带来了林语堂人生追求的“中庸”性质,即半半哲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我当教师有一点说起来底气不足,就是怕当班主任。每到学期初,总要千方百计远离这世界上最小的官职,来个无官一身轻。怕当班主任的原因,绝非缘于我责任心差,怕挑重担,实在是觉得自己尚未具备在时下当一名班主任的所谓必备的素质。首先,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班主任必须严字当头:对学生态度要严肃,表情要严酷,要求要严格,处罚要严厉……把“严”字当成当好班主任的第一要求。而我,却天生一副慈善心肠,总也学不会以各种辛辣的词语挖苦学生;学生或有越轨,我也狠不下心来罚他们绕操场跑上几十圈,或是让他们在夏日下暴晒,冬日里到室…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的一个冬夜,五十初 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望 着墙上那一帧条幅出神。那是一位 友人从清华园寄来的寿诞赠品,上 面是他题赠的一首七律。后面四句 是: 学海无涯勤是岸, 云程有路志为梯。 人生何物催人老, 半是鸡声半马蹄。 咀嚼品味,大有“流水高山深 相知”的感慨。半首七律,概括了我 半生的追求,是我50年人生跋涉 的真实写照。 在那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中,大学停止招生,我们这些“老三 届”统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 的再教育。读高中时的种种梦想都 失落在人民公社的荒山野岭之间 了。但我惟一没有失落的就是…  相似文献   

5.
半张钱     
大学学费每年要五千元。“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愣愣地坐着。“魂掉了。”妈心疼地说。“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谁商量。说完,扔下筷子,放下碗,径自出去。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方。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方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  相似文献   

6.
半命题作文     
面对试题.首先你要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文体的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填题。如果想写记叙文、散文,最好填写人物及其相关名称,如“亲人”“好朋友”“母爱”“邻里情”“民工子女”等;如果想写议论文,最好填写抽象事物名称,如“热门话题”“新气象”“新观点”等;如果想写说明文,最好填写具体事物,比如“电器”“食物”“桌子”等。  相似文献   

7.
半满     
几杯酒下肚,大表哥绘声绘色地讲起当年当兵的事:  相似文献   

8.
赵惠泉 《山东教育》2004,(31):50-50
为了创造英语学习氛围,无论是提问、交谈、评价、鼓励,我尽可能地说英语。我不但带头说英语,还要求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说英语。班上40名学生,大部分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只有四五个同学在回答时结结巴巴,有时干脆不回答,保持沉默。我想这几个一定不会用英语回答,是和我赌气,我有些生气,便索性不管他们几个。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有个小孩叫全全,却有个外号叫“半半”。有一天,“半半”吃饭了,但只吃一半。吃了的一半对碗里的一半说:“球场上见。”话没说完,“半半”到了球场上,但他只踢了半场,踢了的半场对另半场说:“书桌上见。”话刚说完,“半半”开始写作业,但他只写了一半。写好的一半对剩下的一半说:“厨房里见。”一转眼,“半半”又到了厨房里,原来,剩在碗里的那一半饭在喊他吃饭哩。吃完了这一半饭,他开始洗手,但他只洗一半。洗完的一半对另一半说:“动物园见。”这回,剩下的那一半可不同意了,在他身后哗啦哗啦地喊:“喂!水龙头没关呢!…  相似文献   

10.
半年夏天     
我从不怀疑,按他们的标准,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最“可恶”.最“不可救药”的人所以,他们把我遗弃在荒芜成“沙漠”的世界里,对此我只能默默的去习惯……  相似文献   

11.
半斤油条     
那年我十三岁,刚上初一。 一场意外的感冒过后,脑子依然昏昏沉沉的。整个上午,老师讲的东西仿佛一锅黏粥分不出个豆儿。第三节课一下,班主任把我叫去说:“你父亲来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半……半……”这种格式“分别用在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或词素前面,表示相对的两种性质或状态同时存在”。但实际上,“半……半……”所表示的意义却不止这一种,而是可以细分为下面四种:  相似文献   

13.
半碗蛋炒饭     
打从进入五年级开始的吧,我觉得父亲不再爱我了。他是那么宠着读一年级的妹妹,上桌吃饭,总给她夹好菜;出门干活,常将她放在独轮车上;只要妹妹咯咯儿地笑,父亲也就嘿嘿地笑。而对我,却沉着一张脸,整日一副天阴欲雨的样子。本来活泼如一只小雀的我,慢慢被父亲对我的沉默压低了头,笑声少了,歌声也少了,疯的时候更少了。只要父亲在家,我就惴惴不安地成了一只小鼠。家好像忽然失去了她应有的温暖。放了学,我就尽量躲到外面,跟野小子们打打闹闹,不到天黑不回窝。那一天我回家时,父亲已吃过晚饭,正坐在灯下洗脚,看见我缩头缩脑…  相似文献   

14.
半个月亮     
<正>月亮在云层里,半隐半露,散发出浅浅的银光。炊烟直冲苍穹,火星夹杂,上下浮动,掀起的热风,将寒凉的气息渐渐冲散。此刻,鸟儿从四面八方涌来,排成归巢的姿态,叽叽喳喳,声音从半空洒下。半个月亮下,一群人在沥青路上、在丛林间、在浅草旁,浩荡向前。父亲便是其中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15.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  相似文献   

16.
半尺布票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都不知道有一种叫布票的玩意儿,那是在八九十年代之前中国实行的一种票券,买衣服买布都得用上它。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还用得着它,而且我还曾经为了一张一尺的布票伤透了脑筋,闹出了一个半尺布票的笑话。1979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因为表现不错,被老师定为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同学。马上就要进行入队宣誓仪式了,老师通知我们几个“准少先队员”:“下午宣誓,每人带一角钱和一尺布票,这是买红领巾的费用。”回到家把通知转告妈妈,她从口袋里翻出一角钱,打开木箱,掏了半天,给我一张布票,叹道:“半尺长的红领巾,…  相似文献   

17.
半碗炒面     
王治安 《下一代》2010,(10):30-30
1951年4月22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道,向美国侵略者及其帮凶展开全线反击,打响了著名的第五次战役。当时我在六十五军直属野榴炮兵团作战训练股当作战参谋,配属步兵193师打前战。  相似文献   

18.
学校放寒假,小丁跟着爸爸妈妈到乡下外婆家玩,不知怎么回事,半夜里突然发高烧。小丁的妈妈匆忙拿了体温计,放在小丁的腋下量体温,过了五分钟拿出体温计一看,哇,居然有三十九度,相当于三十九点五度的口温。小丁的妈妈急得不得了,马上问小丁的外婆:“母亲啊,现在这么晚了,附近哪里还有医院啊?”。小丁的外婆叹口气说:“半夜里诊所都关门了,附近也没有医院,我看只有等明天再说了。”发高烧可不能耽误治疗,小丁的妈妈仍然和小丁的爸爸想办法。小丁的爸爸想起小丁有一位阿姨是护士,就住在附近,于是邀请她来看小丁。她一来就询…  相似文献   

19.
半瓶水     
主题:由名言想起“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个我还不完全熟悉的学校里,拿到了较满意的成绩后,不知不觉变得自大起来。起因:装满水的瓶子无声响,只有半瓶水的瓶子响叮当。那时,一个叫霆的男生坐在我前方。他成绩极差,为人也较粗鲁,特烦人。为此,我曾不止一次地向老师提出要求调换位子,但每一次老师都说过几天再说。发展:偶然中的必然。一次上生物课的时候,我玩着手中的笔,心不在焉地听老师讲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班级里大概有30分贝左右的说话声。老师随后提出许多问题,都被一个人回答光了。我突然觉得要发生什么,便停止了转…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太阳     
八年前,我在青山绿水环绕的乡村小学做孩子王。 站在破旧昏暗的教室讲台上,看着那些蓬头垢面的乡下娃娃,我心里常有种莫名的悲凉。我曾想做一名作家,但命运却安排我做了园丁。既然做了园丁,那我就该做一名好园丁,用辛勤的血汗开垦这片光秃秃的荒山野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