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示词“这”“那”在平鲁方言的使用频率高,具有指示、称代功能,基本上相当于北京话的“这”“那”。除指称用法外,“这”“那”逐渐产生冠词、助词和连词的用法。当“这/那”置于专有名词、人名等前,其读音轻化,指示义虚化,具有冠词功能。当“这/那”位于“人称代词/时地名词+这/那+名词”等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结构助词“哩”。它们还可置于句首,作连词,用来连接前后句。结合文献材料发现,宋元以后“这”“那”虚化用法增多,功能得以扩展。“这”作连词的用法较少。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们使用“这/那”的常见失误来讨论“这/那”类词的用法,它主要表现在:指代不明、误用、滥用和缺用“这/那”类词。  相似文献   

3.
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不仅使用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它们的历时发展轨迹也并不完全平行。经过对晚唐五代至清代10部典籍的调查,可以发现总体上"这"的发展速度快于"那","这"在各种用法上的出现频率一般要高于"那"。但是"那"在"那+名词""那厮"等用法上反而更突出。造成"这""那"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近指、远指的对立。  相似文献   

4.
风景只在画图里.那波澜壮阔的大江瀚海,那参天拔地的险峰峻岭,那柳暗花明的名苑巨囿,那美轮美奂的琼楼玉宇……我都不曾游览观光. 风景常系梦萦中.这风雨萧条的穷乡僻壤,这鸟兽出没的荒林野径,这蔓草丛生的曲涧方塘,这车马稀少的农家小院……我都一直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5.
正师: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这篇诗质的散文中,创设了一个意象密集的美的境界。那么题目"听听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换成"这"?请说说你的阅读理解。生1:不可以。因为本文创作于1974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25年了,站在此岸此时,追忆彼岸彼时,自然要用"那"。师:你能联系写作背景分析问题,很有"知人论世"的味道,言之有理。生2:这两个字字义有别:"那"是远指,"这"是近指。在文中作者用"那"指远隔海峡的那片遥远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下语文课怎样教?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怎么当?这思想.那理念;这方法,那艺术;这新探,那经典……我们如何选择、吸取与运用?面对这些问题光有语文知识本身不行.还必须依靠教育哲学的引领。  相似文献   

7.
燥热的阳光烤着这片金黄色的土地,见不到一滴水,没有一丝儿绿,感觉不到一点生机。然而就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情怀。那特别的房屋,那朴素的人,那简陋的校园,那古朴与封建相结合的思想包袱,那顽强追求梦想的执著……都凝聚在这独特的黄土高原上。  相似文献   

8.
李晓鹏  高钰 《大学生》2013,(13):68-68
这是我的梦想。这是我的梦想。这是我们的梦想。我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那是你屹立千年的淡定从容。我立在白堤之上.杨柳依依.那是你温柔典雅的东方神韵。我倚在长城墙头,风卷残云.那是你抵御外族的不屈抗争。我躺在大海之滨.潮起潮落.那是你包罗万象的宽广胸怀。  相似文献   

9.
读城记     
很久以前,就向往伦敦那片土地,向往那蓝天下壮观的欧式建筑,向往那小巷里盛开的鲜花,向往泰晤士河边美丽的风景。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我如愿来到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开始认真地阅读起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0.
秋景     
那一声声唧唧的知了叫声,已从树林里消失了;那一棵棵翠绿的树木,也换上了金黄色的睡衣;那呼呼的西风也匆匆赶到。这景象告诉我们,秋天已来临了。每当这秋天匆匆地赶来,那河边、那路旁,满树的枫叶  相似文献   

11.
彭杰 《教师博览》2011,(12):35-36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相似文献   

12.
蒋华 《文教资料》2010,(6):28-29
文章对“这/那”同指现象进行了解释。“这/那”同指现象主要出现在现实主义叙事性作品中.它与主人公、创作者和读者的视角息息相关。“这/那”可以同指某个人。也可以同指某事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这/那 时量词”组合中“这/那”的近指/远指及称代作用,对这种组合在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上的探究,揭示了“这/那 时量词”既具有“特指性”又具有“时段性”特点,同时分析了一个特殊格式“这/那一天”,指出其“特指时点”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从前,我总认为父母为我干这干那,买这买那是应该的,我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给予。但前不久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走,到乡间去     
正我听到这样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响起。这不是幻觉,也不是臆想,而是澎湃在心底的、一个强烈的声音。我知道,这是那片广袤无垠、深情厚土的呼唤,这是那片郁郁葱葱的青纱帐的呼唤,这是那片纯净天地的呼唤!是啊,真的到了应该走出这个钢筋水泥构建的生活空间,到大自然怀抱去的时候了。走,到乡间去。那就走吧,坐上从城市边缘飞驰蜿蜒的轻轨列  相似文献   

16.
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留学生使用“这”、“那”指代时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留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有三个方面 :一是指代格式单调 ,频繁地使用“那时候”指代任何时间 ;二是不了解“那时候”和“这时候”所指代的时态的不同 ;三是不清楚“这”、“那”指代时间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这”、“那”指代时间时的搭配格式 ,搭配格式分为“固定搭配”和“临时搭配” ;其次本文介绍了“这”、“那”指代时间时的时态 ,着重分析了“这时候”所指代的时态 ;最后本文还介绍了“这”、“那”指代时间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这""那"的指示作用在篇章中的运用及不对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那"是一对指示代词,"这"用作近指,"那"用作远指。吕叔湘在《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里明确指出,指示代词有三种作用:指示、区别和替代,并指出,指示是根本,可以兼替代,也可以不兼替代。本文主要综述前人关于"这""那"的指示作用在篇章中的具体运用,探讨"这""那"在运用中的不对称现象,并提出作者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在心底想起我敬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小鸟,从这棵树飞向那棵树,啼唱着。树林就是鸟儿栖息的空间。蜜蜂,从这朵花飞向那朵花,忙碌着。花丛就是小蜜蜂向往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大花篮     
这山红绿绿,那山青黄黄。这山和那山,好像一只大花篮。彩虹做提手,拎起大花篮……大花篮@潘仲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