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赵树理小说中借代辞格运用的分析,以统计的手法对小说中的借代辞格类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从借代和语境的关系入手,较为细致地分析说明了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周立波小说中的益阳民俗文化的审美,来了解其作品对益阳传统民俗文化的充分表现,从中领略其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立足于农民文化,考虑到接受对象、表现内容和承传方式以及思想旨归的特点而踏上启蒙农民的现代化道路。他始终实践着为农民忠实代言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莫言小说体现出明显的胶东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语言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言小说的胶东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有多方面表现。在语言民俗方面,莫言小说选用的民间俗语、方言词语和比喻修辞等都蕴含和体现出浓浓的胶东地域民俗文化。在莫言小说中,语言民俗不是简单的点缀,其形象化的语言民俗资料,与现实生活中的胶东民俗存在相似的价值,是对胶东民俗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老舍与赵树理是代表都市文学与乡村文学的经典作家 ,本文从平行比较的角度上 ,就创作心理、文化启蒙与民间文化三个方面对两位作家作出粗浅、散漫的分析与描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中国民俗文化小说发展兴盛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小说与乡土小说和市井小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固成模式的民俗(民间)文化的透视与建构,表达作家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批判或对传统人文理想的赞美与构建,是民俗文化小说的基本特征。民俗文化的稳定的结构形态,为小说审美提供了两相对应的文本结构的意蕴层式。表层上,它具有浓染地方风采、创造独特氛围、展示惊世的人生图最的写实性审美功能;深层上,通过接受者对表象层的物态化民俗事象符码编写的解读,实现作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透视与文化建构,获得除表象层生活世相以外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7.
40年代至今,赵树理的小说和文学观一直是评论界言说的对象。其创作追求不但要让“老百姓喜欢看”,还要“政治上起作用”,这样的创作要旨,为赵树理迎来人生的大起大落、毁誉褒贬,直至付出生命代价,翻阅审视赵树理的文学创作史,体悟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无论对今人、后世的创作,其教训与借鉴都是深刻的和宝贵的。  相似文献   

8.
9.
界首彩陶的造型装饰艺术,如果脱离了民俗文化的土壤,就失去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探索的意义。界首彩陶的装饰艺术被誉为“东方之秀”,它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针对目前很多陶瓷产品缺乏内在支撑力的问题,将本土民俗文化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之中,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为陶瓷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活态传承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赵树理因在许多方面和<讲话>的要求相一致而"成名".经历了<讲话>发表之初的兴奋和激动,<讲话>发表10周年之际,他与之对照,作了真诚的自我检讨;<讲话>发表20时,他谦虚而虔诚地奉献"试笔"之作.<讲话>已经成了赵树理心头的一种"情结",但这种"情结"也在无形中禁锢了作者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山药蛋派"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主要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家庭生活,来反映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对于赵树理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战火连绵的年代,还是和谐发展的时期,都从本质上表现出了农民的心声与诉求。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代中叶,他的学说中关于批判传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及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五四启蒙运动中高扬理性、提倡个性解放等理念,也应从王学中吸取养料.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不明显和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旅游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起来,并能够在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如何从现有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在遵循生态旅游的理念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和60年代,随着新的经济组织与国家政权在乡村的建立,国家伦理与乡村社会建立在宗族和血亲基础上的生存规则、交往方式等既有伦理秩序发生了冲突。因此,《锻炼锻炼》的意义不仅在于“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言说,也不止于显形上选取主流立场,隐形上表现民间立场的立场指认,重要的是它真实地再现了革命的现代性以强力进入乡村世界后,国家伦理、政治伦理与乡村血亲伦理、宗法伦理的剧烈冲突,以及国家伦理话语对民间伦理话语的战胜。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指在民族地区聚集的人们所创造和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西藏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本文从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提升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许多小说都与知识分子有关,其中不乏深刻展示知识分子、庸众和当权者关系的作品.在其格式最为特别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鲁迅通过时历史神话故事现代化解读,亦很好的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怀.本文即通过对其中一篇--<起死>的叙事学解读,来讨论在现代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命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说的百年演进一直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制约。清末发生过一场力求与古典传统脱钩的“小说界革命”,虽产生了不少小说类型,却因现代意识的匮乏而未能获取更大建树。民初小说失落了可贵的启蒙精神,总体上呈逆转倒退之势。“五·四”时期,鲁迅开启现代小说之先河,并创立了现实主义主潮。各艺术流派争奇斗艳,迎来了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世道人心的需要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变迁,民俗文化对人的心理调节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长小说作为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一类小说,主要反映主人公在经过一系列重大变故与转折事件之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论文从出走、引路人、成长仪式、精神顿悟、个人主体意识建构等成长小说的多个结构要素对《飘》这部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女主人公思嘉逐步走向成熟的精神成长历程,进而总结成长小说所具有的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