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语气复合形式「してもいい」主要存在九种用法。从统语论和语用论的角度来看,「してもいい」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另外,「してもいい」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但是不能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可以接在「してもいい」前的动词的种类很广,只是状态动词很少出现。「してもいい」句有消极地接受某事态的语感。表达"给予许可"和"提案"这两种意义的「してもいい」不适宜对长辈或上司使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比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私は旅行は嫌ぃだ.ても旅は好きだ.」针对此例句,若要清晰明白地区分两者的不同,即使对于多年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旅行」和「旅」都是很常见的词,而且查阅辞典对两者的解释都是"旅行、出远门",更有甚者解释仅为「旅行=旅」、「旅=旅行」,很难分辨它们的差异。另外,「旅行」和「旅」都可做名词使用,有时亦可互换使用。因此,日语学习者常常感到困惑:两者的词性、词义、用法等是否完全相同呢?以下本文将试着从五个方面探讨「旅行」和「旅」之间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4.
「言う」和「話す」两个词均为表现语言行为的动词,表示说话这一语言活动,汉语意为"说"、"讲"。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互替换的。本文将通过具体例子来探讨和分析上述两个动词在使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钟晓光 《考试周刊》2011,(46):122-123
在观察中日对译语料库中"应该"被翻译成日语时,作者发现存在不少的「ベキダ」、「ハズダ」等形式对译的例子。由于「ベキダ」、「ハズダ」两者都可以翻译成"应该""应当""理应"等,以中文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往往会不加区别地翻译。本文考察了日语句末「ベキダ」、「ハズダ」等语气形式的意义与"应该"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与相异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时态和体的角度分别研究日语的「タ」和汉语的"了(タ)",通过研究和罗列大量例句发现,在时态的范围内「タ」和"了タ"基本上不对应。在体范围内的「タ」和"了タ"是基本对应的。「タ」和"了タ"用在句末是经常可以对应,用于否定句、连体修饰句的句末时基本不能对应。  相似文献   

8.
日语的状态表达语通常为「Vている」、「Vてある」句型,一般指描述事物或动作结果现阶段的状态含义。汉语中经常被提及的对应表达方式是"V着"。笔者利用中日语料库进行实例调查,发现汉语"V着"除了可以翻译成日语的「Vている」、「Vてある」,还有「~ながら」、「~て」等多种表现方式。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学习者在习得日语时受母语影响,产生了「Vている」と「Vてある」的误用表达。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论文试分析中日状态表达语"V着"と「Vている」、「Vてあ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と」、「ば」、「たち」、「なら」在日语中都表示条件,「と」、「ば」、「たち」都既可以表示假定条件,又可以表示确定条件,还可以表示恒常条件,虽然「と」、「ば」、「たち」在意义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地方不能替换使用,而且即使能替换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差别。「なら」的用法比较特殊,它表示纯粹的假设。另外它们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名词「あなた」,相反,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你"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大多数的中日词典也会将"您"或"你"译为「あなた」,这也是在日语学习者的会话中连续出现「あなた」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对「あなた」与"您"或"你"的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具格是指表示工具、方式、材料等的格表现。现代日语中,通常用「Nで」的形式来表示具格(在表示材料时,也可以采用「Nから」的表现形式),而上代日语中则存在"零格"、格助词「にて」「より」「ゆ」「よ」「して」「に」、"以"以及复合格助词「によりて」等多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众多先行研究基础之上,参考伊豆原(2003)的功能分类,结合对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初级日语教材《综合日语》第一、二册会话文中「ね」和「よ」使用情况的调查,探讨了终助词「ね」和「よ」在信息归属及功能上的异同。考察结果显示,语篇中「ね」和「よ」在信息传达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ね」和「よ」通过发话,都是让听话者与说话者具有同一认识,即形成共同认识领域,两者只是在采取的程序、信息归属、以及语气柔和度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れる」、「られる」做为助动词使用时,有"被动"、"可能"、"尊敬"、"自发"四种用法。一般是通过前后文脉判断其在句子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将通过对中日例句的列举分析,思考中日互译过程中「れる」、「られる」的翻译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形式名词「こと」和「の」具有互换性,「こと」表示抽象的概念,「の」表示由五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的动作、状态等。此外,「の」不仅可以表示事,也可以表示人或物。因此,表示人或物时,不能使用「こと」。「こと」也存在一些惯用型,不能和「の」替换。代替连体名词的「の」也不能和「こと」替换。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16):79-80
日语中存在较多的表示递进追加的接续词,如「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等。虽然这些词都可以表示递进,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围绕「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四个词展开论述。首先分别介绍四个词的详细用法,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这四个词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17.
陈宝英 《考试周刊》2010,(53):96-97
日语的常用助词中,有一些助词由于在用法上具有近似性,导致使用者在表达中的误用,因此对这些助词进行用法辨析就十分有必要了.本文主要论述格助词「と」、「に」的近似用法,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得出了「と」、「に」在这些近似用法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BCCWJ)这一语料库的调查,可以发现心理概念的通感表达中心理词的特点:能用于通感的心理名词从大类上按照使用率由高到低排名为"心+精神""悲喜""意志""爱憎",其中「気持ち」、「気分」、「心」、「感情」、「悲しみ」、「喜び」这六个词相对频繁地用于通感。这些结果可以应用于中阶的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讲读《天天做早操》时,首先出示「日」、「十」两张卡片,巩固旧知识。然后,又巧妙地运用了童话语言,他说:同学们来到操场上,伸开两臂,头顶上的日头说:「同学们起得早」。同学们想想这是个什么字?学生答:「早」。同学们伸开两臂,即为「十」,人头上顶着的日头,即「日」,两者合并,即为「早」。这里,教师运用童话语言巩固了「早」字。  相似文献   

20.
田野 《考试周刊》2010,(35):110-111
日语中「を」和「から」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助词。「を」按其用法和作用可以被归类为宾格助词和补格助词,「から」常被认为是补格助词。作为补格助词的「を」,与移动性自动词搭配使用,可以表示离开的场所。本文针对日语中出现的助词「を」和「から」在表示离开场所时的使用区别入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