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以感性为美”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其对美的表现,尤其是感官美的表现淋漓尽致。本文从该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色调渲染、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了《莎乐美》唯美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它无论在主题还是在结构、意象、舞台效果和文体语言等方面都颇具新意,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心弹奏出的一曲凄婉的唯美之歌,是王尔德悲剧创作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莎乐美》的人物.意象和语言,说明该剧体现了作王尔德的唯美意识:通过互阅读的方法,揭示该剧对作的自我观和现实观的投射;通过王尔德的“面具说”和罗兰.巴特的理论,向所有《莎乐美》的读提出警告一不要试图从作品去重建王尔德本人。  相似文献   

4.
《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以感性为美”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本文从该剧的色彩、语言和意象三个方面的特点分析三者在《莎乐美》中的完美统一,以此来论述王尔德特立独行的唯关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1854—1900)是19世纪末英国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他坚持艺术与道德的分离,认为"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必须能愉悦读者。在1891年《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书中,王尔德哲理与唯美的糅合呼应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本文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探求作品中的快乐至上、悖论、理性主义、自我陶醉和时髦癖等倾向。从历史的角度,本文考察了王尔德对唯美哲学的继承与发展,论证了法国颓废派、德国古典哲学和东方的道教等对其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消融《道林·格雷的画像》及王尔德自身的争议性,从哲学与美学的辩证关系入手,阐明王尔德的人生观、审美观和道德观是如何在其艺术思想和写作中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6.
《莎乐美》是奥斯卡.王尔德的杰出作品之一,王尔德首先用法语写成这部一幕剧,然后又亲自把它译成了他的母语——英文,在这部作品的两种语言版本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很多语言学中的"真朋友"和"假朋友",因此,这部作品中的语言具有很大的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尔德的《莎乐美》在主题模式、唯美理念、语体风格和情节结构等方面都对白薇的成名作《琳丽》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存在可以从白薇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角度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胡宏宏  潘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61-62,180
英国作家王尔德是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艺术优于生活,要用艺术改造生活,用唯美的艺术来创造唯美的生活,但是在他作品的结尾总是有一种强烈的悲观绝望的心理表现出来。从分析一些王尔德著名的小说、戏剧和童话入手,探讨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绝望心理以及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莎乐美》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该剧取材于《圣经·新约》中"施洗者约翰"的事迹。王尔德从唯美主义观点出发,对圣经原型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和处理,使该剧成为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是对圣经原型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宫昀 《考试周刊》2008,(11):27-28
本文分析了<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三个男主人公所反映的不同人性面及王尔德对复杂人性的唯美化处理.通过分析小说中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冲突阐述了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艺术的纯洁和独立等唯美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的素材主要取自于《圣经》。但是这种题材的同一性掩饰不了二者精神主旨的差异性 ,即王尔德在戏剧中用对美的渴慕与朝拜取代了《圣经》中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  相似文献   

12.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是唯美主义的实践者。他的童话塑造了唯美的艺术形象,讲述着爱、美与艺术的故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进行着一定的道德阐释。笔者从分析王尔德童话的创作背景与唯美主义观点开始,通过三个侧重点,挖掘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在其童话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揭示唯美主义与现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戏剧创作。那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之后最瑰丽灿烂的一块宝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为当时的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比亚兹莱(1872—1898),英国画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学而成为职业画家。结核病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在26岁就去世了。比亚兹莱的艺术生涯短短不到十年,却留下了几百幅画作,成为一个独特的美的存在,人们称其为画苑鬼才。《莎乐美》的插图是比亚兹莱的重要作品。英国作家、诗人王尔德(1854—1900)的独幕剧《莎乐美》,描写莎乐  相似文献   

15.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文艺运动的代表。其短篇小说《坎特维尔的幽灵》中的鬼形象体现了他对唯美的追求,同时博爱、忏悔和终极审判等来自《圣经》的思想在鬼的遭遇中也有明显体现,它们使对唯美的极端推崇受到质疑并使其最终走向消解,揭示出在王尔德的内心深处,《圣经》的影响是他所无法逾越的。  相似文献   

16.
王尔德,一个将唯美主义进行到底的贵族作家,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成功地顺应了消费时代的要求营销了其唯美主义剧作《莎乐美》,使之成为经典。《莎乐美》的成功与流行,象征着唯美主义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消费品。《莎乐美》的艺术形象内涵、艺术表现和其剧作家生活都暗合了消费时代对文化的一种体验式消费过程,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这一过程促进了《莎乐美》经典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诗人、小说家以及评论家,王尔德从来都毁誉参半,可是作为一位剧作家,他在戏剧舞台上取得的成就百年来却从未遭人置疑。他的悲剧《莎乐美》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震撼。本文分析了王尔德对重复的使用对于此剧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此剧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戏剧创作。那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之后最瑰丽灿烂的一块宝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为当时的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戏剧创作.那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之后最瑰丽灿烂的一块宝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为当时的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哥特式的角度,解读《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人物与意向描写,体现王尔德的唯美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