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安康市富硒魔芋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魔芋既具有魔芋本身的保健功能和高粘度高持水性等加工特性,又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富硒魔芋产业开发的条件得天独厚。安康魔芋产业在国内虽具有基地、加工、市场和技术优势,但仍存在优良品种缺乏,病害发生严重,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科研投入不足和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推动安康市富硒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在富硒魔芋种植上选育优良品种,建设种芋基地,研究病害机理,控制病害发生,制定技术标准,探索产业模式;在加工上研究低硫魔芋片生产工艺,研发富硒保健食品、医药保健制品、魔芋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提高魔芋产品硒含量技术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商洛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商洛茶产业产量、品牌、品质和规模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商洛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加工、经营、创新和茶文化提炼与宣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按照"政策支持体系、茶叶种植体系、茶叶加工体系、茶叶营销体系、茶产业科技支撑体系、茶产业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商洛茶产业体系,促进商洛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定西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材生产规模、加工现状、仓储流通、技术创新、产业品牌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定西市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定位,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推行GAP种植,加快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强化精深加工,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加快中药材仓储标准化,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等发展策略及十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中药材生产规模、加工现状、仓储流通、技术创新、产业品牌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定西市中药材产业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定西市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定位,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推行GAP种植,加快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强化精深加工,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加快中药材仓储标准化,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等发展策略及十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制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石油等工业领域.根据魔芋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环境种植,并加工成魔芋制品,发展魔芋生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为尽快实现贵州省茶叶种植大省向茶产业强省的转变,彻底改变我省茶叶粗放型的种植与管理、加工设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茶产业链延伸、资金投入等现状,实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突出贵州生态省加以"贵州生态绿茶"、"贵州生态红茶"主体品牌,加快实现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尽快实现贵州茶产业从大省变成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191-192
浙贝母是浙江省的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但是在生产种植、加工方法、销售对象、文化传承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可通过科学规划、适度发展,规范市场管理秩序、提高从业者水平,多渠道做好品牌传播、做优品牌形象,注重拓宽产业链条、拓展产品市场空间,强化科技兴药、夯实产业基础,建设中医药特色小镇、形成大健康产业等多种措施促进浙江省浙贝母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中,"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获二等奖。作为这一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去年因"大豆磷脂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江连洲再次获得这一殊荣。用15年的时间从改良大豆品种、开展精深加工研究到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艰辛一言难尽。一项技术意味着让一个产业再度兴旺,在江连洲和他的同事们眼中,能把全身是宝的大豆变成老百姓喜爱的食品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8,(2):20-23
全方位剖析了亳州中药集群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从中药材种植面积、产业集群规模、中药商贸流通体系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指出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集约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等问题,分析了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品牌、创新、服务平台等升级要素,认为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应以生产加工型企业为主导、"中药+养生+旅游"有机融合、内引和外联相结合为方向,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交易创新的发展道路,并提出提升中药材种植水平、完善中药产业物流体系、延伸中药产业价值链、打造中药产业质量诚信体系、建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安徽省砀山县是果蔬种植大县,也是全国果蔬加工第一大县,果蔬产业是砀山县农业经济的主体产业,为了促进砀山县果蔬产业可持续深度发展。方法:通过分析砀山县果蔬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根据现存问题,提出一些发展建议。结论:砀山县可以通过建立信息联接机制、统筹规划种植结构和种植布局、不断完善果蔬产业链和做大做强果蔬加工产业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45-48
知识经济时代后发城市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遭到削弱,不能完全借鉴发达城市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对提升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但后发城市创意产业的规模经营、资金投入、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品牌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在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化、项目规划、政府扶助、文化市场建设等方面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余年,大连水产加工业经历规模扩张、精深发展、快速发展和飞跃发展4个阶段,取得辉煌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渔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产加工园区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并在推进市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水产加工园区发展依然存在认识误区、缺乏分工协作、技术创新不足和支撑条件短缺等问题。故而,大连水产加工园区应实施企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并从促进园区规模扩张、强化加工协会建设、提升园区技术创新、深化园区分工协作和转变园区支持方式等层面推进水产加工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魔芋欲称“蛇六谷”、“鬼芋”、“南星”等,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我省种植较多,亩产2000多公斤,产值2~3千元。 魔芋含淀粉42%,又有较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用它作食品,去毒后可酿酒,制豆腐,加工成淀粉、粉丝、方便面、添加剂等。目前,魔芋食品风靡全球,是有广泛市场的绿色食品。 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4.
打造一个成功品牌的因素很多,管理模式、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能力等都是打造品牌的关键。对于长期以“三来一补”的生产方式为主的云和木制玩具产业来说,产品设计能力和营销手段是其自主品牌创建的两个关键点。企业要从以数量、价格竞争发展为品牌输出扩张,使云和木制玩具产业立于世界玩具之林,培育和发展壮大云和木制玩具设计产业、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带动襄樊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产业集群有五种典型发展模式,襄樊高新技术产业采用多核式发展模式。然而,襄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概念的认识不清,产业集群内人才严重匾乏,资金投入和产业规模“小”的问题,为促进襄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采取加强宏观控制,完善产业集群战略发展,优化区域网络,注重区域品牌建设等措施,以确保襄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魔芋生产规模日益壮大,基本实现了集约化、科学化种植。本文结合安康魔芋生产实际,介绍了优质魔芋安全生产技术,指出了在播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供魔芋生产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扎兰屯市地域广阔,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发展。但在推进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时,遇到了种植效益不高,种植技术不能顺利推广等问题。本文就如何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借助药材加工企业的拉动作用,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使农民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努力提高种植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打造"隆安板栗"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隆安板栗”品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隆安县经济发展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资源要素分析入手,归纳打造“隆安板栗”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培育板栗生产的龙头企业,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普及科学种植技术,集中优势力量精心营运品牌,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伊犁地区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犁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薰衣草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薰衣草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抢抓历史机遇,立足专项规划,准确定位,走培育品牌、产业集群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案例导读】宁波经贸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形态,校企共建中药材种植采集基地、中药饮片教学工厂、校园药品营销品牌连锁店,形成专业实训基地产业化运作的"产业链"格局。作为浙江省唯一开设中职药学专业的学校,拓展药学专业链,对应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中药饮片加工、药品制剂生产检验、药品营销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