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法,以重庆市316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从专业发展内容、方式和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专业发展内容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需要程度最高,对普通文化知识的需要程度最低;对思想教育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发展的需要最为强烈;对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需要低于对科研能力发展的需要。2.在专业发展方式上,对外出培训和观摩学习的需要程度最高,对个体引导式和校本培训的需要程度较低。3.在专业发展环境上,对学习资源的需要明显高于对组织制度的需要;在学习资源中,对外出进修的机会、学校的鼓励支持需要较为强烈;在专业发展的“重要他人”中对领导支持、专家引领和配偶理解的需要强烈。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根据本人多年上课积累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素质 1、教师素质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  相似文献   

3.
“走内涵发展之路,圆普通高中之梦”,既是时代呼唤、人民期待,也是实践需要、理性自觉。全省普通高中顺势而进、质量提高,蓄势而发、特色渐显,借势而上、走向满意。成绩凝聚艰辛,问题聚焦质量,期待指向公平。办好每所普通高中,适逢重要时刻,正逢关键时期,恰逢特殊阶段,既需要激情和汗水,也需要理性和智慧.更需要良心和责任,只有自觉走别于数量发展的质量发展、别于趋同发展的多样发展、别于重点发展的协调发展、别于粗放发展的集约发展之路,才能圆普通高中优质、  相似文献   

4.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评判标准和推动力量。美好生活需要之所以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评判标准和推动力量,源于马克思对于人的二重性存在境遇的关注,也源于需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主体的需要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要以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顺利进行。一方面,以美好生活为评判标准的高质量发展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个体与总体,且不以量为唯一评判标准;另一方面,以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应注意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培育更加多样化、更加健康适度、更有高尚追求、更具创新性的需要。从实践层面看,以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需要以共同富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需要积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家,社会的进步需要涌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家。教育家的产生不是一个宣传问题,对“教育家”这一概念应当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育家是一个社会和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最高的评价,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工作者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家产生的必要条件。教育家的产生既是教育事业在社会时代推动下的必然现象,也是教育工作者自身不断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学校发展涉及五类利益关系人:政府、学生、家长、社区和教职工。学校发展的需要与利益主体需要二者之间价值取向冲突就构成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学校只有满足具有资源的利益主体的需要,才可能持续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因此,学校发展不仅仅要考虑学校自身对资源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利益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职培训遵循其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尊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需要和兴趣这一外在条件的保障,更需要教师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这一内部因素的促成,两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8.
教师发展是指教师生命潜能和价值的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的延伸和扩展。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充分发展、持续发展、专业发展、和谐发展。本文仅阐述后三个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国家对普通高中未来发展确定的方向,是改变目前普通高中办学同质化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课程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要和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针对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办学同质化的现象,国家提出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同质  相似文献   

10.
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本质观和发展观。遵从外部逻辑、实现外在目的、受外部需要操控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外延式发展;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以此为考察视角,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是一部外延式发展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内涵式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虽互有关联,但内涵各有侧重:发展是状态的改善,持续发展强调过程,可持续的本质定义突出的是代际关系,协调发展着重的是处理人地、人人关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内在关系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将随着区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些观点的阐释,有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了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今实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以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发展;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和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为基本特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四大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唯经济发展观到社会全面发展观;从自发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是江苏“两个率先”的必由之路。江苏要实现科学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目前,江苏面临着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内外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够协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内外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江苏“两个率先”奠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对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进行了新的揭示,即要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以新的思维谋求新的发展,以新的举措促进新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发展是大学生以发展任务为目标导向的个体内在的、渐进式的成长过程,既应立足于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又须指向毕业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此外,大学生发展过程通常又是由外在的发展干预占主导地位到大学生能够自觉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主要经历大学生发展干预和“要我发展”、自我发展意识形成和“我要发展”、主动参与发展实践和“我在发展”、发展能力形成和“我能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新发展小学教育实验的理论是在吸收各种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中存的问题,对发展性教育观进行了新的构建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所倡导的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以往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的知识教学、单一智力发展,而是要在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素质以及人格的发展,旨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向自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以“人的发展”的思想来全面建构小学教育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处理好社会各类矛盾。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遵循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檀传宝 《教育学报》2005,1(3):46-48,64
“发展”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当代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主题。发展教育学是研究、反思由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策略,以及如何自觉和主动地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去推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教育学专门研究领域。目前关于发展及其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但是相关研究未能注意“发展教育”与“发展性教育”的区别,在对发展教育学应当研究何种意义上的“发展”上缺乏深入反思,因而不能很好区分发展教育学对于“发展”的研究与以前教育学对于“发展”的传统关注在研究视角与重心上的差异。我们还没有关于建设“发展教育学”学科的广泛自觉。从现在开始对这一学科(或者领域)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