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监控视频图像为基础,提出设计潮汐车道自主控制系统。设定检测区域,包括初始检测区域与跟踪检测区域。初始区域内检测运动车辆是否存在,运用虚拟线状态检测理论对运动车辆角点定位,在该区域内对状态参数初始化;跟踪区域内根据角点特征进行分割处理,车辆驶离区域内时计算交通流量。基于交通流分析,研究受车道长度、车道开关时间及位置等条件影响的变向车道控制系统模型,根据对潮汐流及转向流分析,构建协同优化系统模型,结合变向车道设置相位优化时间以完成协同优化式潮汐功能车道转换过程。实验证明,利用文中设计的潮汐车道自主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简要回顾了沼泽研究及沼泽学形成对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意义。沼泽是湿地的核心类型和基本组分。沼泽与湿地植物定义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沼泽综合因素分类原则与沼泽体发育多模式是我国沼泽研究的创新,亦是对我国生态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中科院湿地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推动我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在论述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的同时还提出了对本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方  刘湘南  王平 《资源科学》2005,27(4):140-146
基于TM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分析了1986年~2000年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5年来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变化显著,湿地面积趋于萎缩和破碎化,以-0.849%的年变化率递减,面积共减少了5.43×104hm2.湿地宽块数量和斑块规模趋于缩小,最大面积和平均面积分别减少了4.50×104hm2和29 hm2,沼泽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沼泽湿地景观主要与旱地、草地、湖泊、河滩地和盐碱地景观类型之间转化,各时段特征有一定差异.沼泽湿地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旱地和草地,面积分别达到4.56×104hm2和6.35×104hm2.湖泊对沼泽面积增加贡献最大,约有3.57×104hm2的湖泊转化为沼泽,占沼泽增加总面积的46%.沼泽湿地的排水围垦和过度放牧等,引起了湿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旱涝灾害频率加大,生物多样性损失,生态功能下降等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加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嫩江中下游沼泽景观现状,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6个不同井震距的地震为例,对每个地震前后河北昌黎井气压校正后的水位整点值数据做调和分析,计算出M2波潮汐因子、相位滞后和潮汐残差相位差,在此基础上对昌黎井水位的震前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昌黎井水位在选定地震前均有明显的异常表现,显示出较强的映震能力;(2)昌黎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2~9个月,在近震震前潮汐因子出现大幅上升,在远震震前潮汐因子则出现下降;(3)昌黎井水位潮汐相位滞后异常一般也出现在震前2~9个月,表现为相位滞后首先出现上升异常,之后下降并发震,相位滞后在震后持续下降;(4)昌黎井水位潮汐残差相位差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4~8个月,表现为残差相位差首先下降,后转为上升,地震多发生在残差相位差上升阶段的高值附近。  相似文献   

5.
煤的形成与微生物密切相关通常认为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表层中为微生物以及其它作用分解,并逐步转变为泥炭。泥炭沼泽表层亦称泥炭形成层,一般指从沼泽表面到几十厘米深处,这一层内喜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活跃,植物被  相似文献   

6.
潮汐     
住在海岸上的人,每天都可以见到海水有时候向岸上高涨,有时候又退落下去;这种上涨和下落的现象.就叫做潮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所有的海洋和大湖里,都有潮汐现象的发生。在沿岸的地方,由於陆地阻碍着潮浪的运动,水面上升就比较高些,所以潮汐现象特别显著。在广阔的海洋面上,潮源很少受到阻碍,水面上升就比较低些,潮汐现象不很显著。我们研究潮汐现象,懂得它的规律,对于航海和捕鱼事业有很大的好处。湖汐发生的原田是什么呢?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在阴历每月的朔(初一)望(十五)的时候,潮水就很大。在第月的上弦(初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界中,防不胜防的陷阱除了沼泽外,还有流沙,它甚至能比沼泽更快地将人吞没。存在于流沙中的玄机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牛焕光 《资源科学》1980,2(2):53-65
沼泽是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一种土地类型。古时候,人们把这类土地称谓沮洳或沮泽。根据沼泽景观特征,各地劳动人民又赋予通俗、形象的名称,如漂筏甸子、苇塘、低(土朗)、等等。 经过几年来的考察,我们认为沼泽应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个特征:地表多年积水或土壤处于过湿状态,主要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有泥炭的形成和累积或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层。 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主要分布区之一,沼泽面积近5000万亩,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2.7%强,占全国沼泽面积的30.3%。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在我国沿海海积淤泥地区,大量建筑物在此修建,出现了很多位于海积淤泥地段修建的深基坑。而由于此海积淤泥地区大多位于滨海地段,潮汐海平面的周期性涨落对滨海地下水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以及变形产生影响。本文采用FLAC3D完全流固耦合模型计算,对潮汐引起深基坑受力变形进行研究,为在海湾海积淤泥地区深基坑设计与施工考虑潮汐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自然沼泽湿地和开垦后的农田 (旱田和水田 )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 1 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与自然沼泽湿地相比 ,农田土壤中B、Cd、Cu、Ni和Zn的含量较低 ,Ba、Be、Co、Cr、Mn、Pb、Sr、Ti的含量较高 ;自然沼泽湿地土壤中元素垂直分布分层性较明显 ,而农田土壤中 ,除Pb外 ,其他元素含量的剖面变化较自然沼泽湿地平缓 ,但剖面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B和Cd除外 ) ;某些元素的相关性 ,农田不如自然沼泽湿地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发明》2003,26(12):13-13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不再仅仅是环保人士热衷的话题,而且也成为能源专家认真思考的课题。现在,欧洲的科研人员,也把注意力放到了隐含在潮汐中的海水能量。科研人员将来准备利用风能发电技术,在海下开发隐藏在潮汐中的巨大能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发育的自然体。由于水草丰聚,蚊虫肆虐,芜土交汇,浮毯遍布,故常被世人视为天险危途和战争屏障。但沼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当今世界,已成为人类瞩目的开  相似文献   

13.
庄艳萍 《科协论坛》2013,(8):F0003-F0003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块面积约五百四十万公顷的大荒原,自古以来,草莽丛生、沼泽密布,野兽出没,人迹罕见,古籍上记载为“漠漠大荒,苦寒决塞”,人称北大荒。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利用潮汐陆地,只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九点二,其余百分之七十点八的面积都是海洋。海洋并不象陆地那样显得平静,而是一刻不停地在运动着:有由于风力而形成的惊涛巨浪,有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的循环海流,……不过更主要和更剧烈的运动还应孩算作由于月亮和太阳引力而形成的潮汐现象。海洋的潮汐就象动物的呼吸一样,一刻也不会停息。  相似文献   

15.
赵矿  葛立雯 《西藏科技》2014,(10):71-74
文章对西藏色季拉山不同类型森林沼泽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森林沼泽植被类型以急尖长苞冷杉群系为主。植物物区系类型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不同类型森林沼泽土壤的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及PH值含量均符合其它学者对西藏土壤的研究结果,但草句沼泽和灌丛沼泽的泥炭层中速效氮含量远超其它研究。不同土壤发生层次中各组分主要表现为泥炭层的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各类型都要高于潜育层。  相似文献   

16.
潮汐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潮汐能发电,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潮汐电站现状与发展、自然因素、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开发潮汐电站,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7.
海上油井的关井压恢测试曲线有时表现出地层压力的周期性波动恢复,通过对这种周期波动变化的时间和波动幅度研究,认识到是由于潮汐效应引起的地层压力波动。本文结合海上某油田实际测试资料,首先在理论上探讨分析了潮汐效应如何影响试井曲线特征,然后摒除潮汐效应,保留真实的储层压力变化特征,正确应用压力恢复测试进行试井解释,获得准确的地层参数和油藏模型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总面积10.89万km~2。该区地势低平,土质粘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有利于沼泽形成和发育,是我国著名的平原沼泽分布区。现有沼泽面积1678万亩,占平原总面积的10.27%。 沼泽在自然状态下,经济效益很低,但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日益发展,人口逐渐增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向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广大沿海地区日夜受到太平洋潮波冲击,潮汐现象十分明显。在长江、钱塘江河口更发育了巨大的暴涨潮。在夏秋台风季节,风助潮威,风暴潮灾异常严重。河流三角洲和广大沿海地区在古代很早就发展成农业经济区,人口集中、文化发达。在潮汐、暴涨潮、风暴潮的特殊条件下,中国古代不仅有着发达的潮汐文化,并且历史悠久富有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着发达的黄河文化,而且有着发达的海洋(农业)文化,而在发达的海洋文化中,潮汐文化又是非常重要,光彩夺目的。 所以,不系统了解中国传…  相似文献   

20.
风、潮对河流羽流发展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斜压海流模型模拟了潮汐混合、离岸风以及上升流风对河流羽流发展的影响。尽管潮汐混合和风的搅动作用均能削弱河流冲淡水浮力引起的垂直层化现象,但是其控制机制有所不同:潮汐混合是通过湍流动能自下向上的耗散来完成的,风搅动的方向恰好相反。通过检验河流羽流在潮汐和渤海夏季多年平均风场共同作用下的发展特征,发现计算得到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与实测值相当吻合,因此可以认为河流羽流发展对于渤海夏季盐度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