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山区职校生对前途感到渺茫,精神空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及心理。如果不及时给予矫正,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负担,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垮掉的一代"。如何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注意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给予科学指导;要增强自信,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巧用心理战术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飞 《文教资料》2006,(13):64-65
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需要通过适当方法教育改正。教师应该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四点心理战术即“忍”、动摇崩溃与重建、霍桑效应、登门槛艺术与砍价艺术等,以期说明教师正确的教育行为与让人叹服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业学校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相当多。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职校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少凤 《考试周刊》2009,(39):226-227
本文分析了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具体阐述了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纠正。  相似文献   

5.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自己人”,使我们的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人”效应呢?  相似文献   

6.
陈培 《教书育人》2002,(11):41-42
班务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此时,如果一味地加以批评指责,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如果能在批评教育的同时,讲点技巧,变换变换角度,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灵活的方法,努力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然后把老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运用迂回法教育学生高三班主任陈老师,对班上一名刚刚受到学校处分的后进生非常关心,他多次找该生谈话,并帮助他制定了早日撤消处分的计划。一个月下来,该生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  相似文献   

7.
小杨是一个七岁的男孩,他聪明、好动、贪玩,平均每周有四天不完成作业,完成的作业也是在学校老师看着写的。每次不完成作业总是说没带、忘在家了。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位置,但用心时也能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8.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例,列举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并从教师角度谈谈帮助学生矫正的一些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徐琪 《文教资料》2013,(6):118-119
小学生不良行为是指学生存在违反《小学生守则》或《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行为,即经常违反学校纪律,违反社会道德标准或严重的不文明行为。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少数同学身上,若不矫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才会少犯错误。学生才能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激活中职学生感恩之心,激励他们成才。学校要重视感恩教育,分析学生缺少感恩之心的现状和原因,开展多种培养感恩之心的活动,引领有效的感恩励志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合共育,让学生人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2.
对中职校"后进生"的教育,要有"四心,即有信心、耐心、真心和爱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与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制力,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新"后进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生活实践、个体交往与德育评价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的基本途径。要提高这类学校的德育质量,就应该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中职学生的特点,认真地探讨这一基本途径,使德育工作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德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职校的德育应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潜心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与个性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职校学生实际,分别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的关系,指出了德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要抓住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德育。德育形式应体现新思维、新途径,强化思想政治的导向性、道德品质的可塑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性。要根据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之逐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培养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莨、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根据作者的经验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视角可以发现,普通高中与高职院校衔接的失范状态导致高职院校难以从普通高中招到合格的学生,也无法引导拥有技能潜在优势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进而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普通高中和高职院校双方必须协同合作,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框架,尤其是要通过职业技术课程的渗透或前置,选拔和培育优质的生源;同时也需要完善招考机制,将技术课程纳入高考选考科目,并进一步完善职业适应性测试,以有效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近五年我国职业学校德育研究成果,统计分析搜集到的664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关于德育研究的文章大量出现,2010年和2012年是研究的高峰期,所见文章较多;研究对象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高职研究相对较少;研究领域较广,其中关于德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较多,学生、模式、课程、改革的研究次之,关于教师、管理的研究较少。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建议以后职校德育的研究更加关注高职学校、职校教师、课程建设、学校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一直存在实效性差的问题,导致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社会的变化无动于衷。要改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尊重学生的需要,改进道德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走向引导和共同构建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能简单地对应学历与资格并重的社会砝码而仅用学科成绩和证书等级来评价高职生,而要在以高职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高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高职生“低进高出”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