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备受国家和广西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完全构成产业集群生成动力的条件要件。因地制宜,寻找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依托港口资源发展临港产业集群、依托信息资源发展高技术电子产业集群、依托广西铝土矿资源发展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和发展,大大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竞争实力,实现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新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新一极,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以PEST方法分析其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探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及模式,构建促进其集群发展的支持体系,为沿海后发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在旅游资源、市场等方面极为相似,导致产品雷同,竞争严重,亟需进行产业集群来改变现状。通过构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钻石模型,分析得出该区域旅游产业呈现高水平的专业化,适合产业集群发展,进而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深度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旅游业为例,深入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旅游现状.研究发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有进一步合理优化开发的空间;体育旅游各项目和体育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宰客和价格战等不良行为;体育旅游业经营和管理人才缺乏,培训体制不健全;体育旅游项目类型雷同化现象严重;体育旅游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引入产业集群理论改善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旅游现状,以期为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及进一步提升北部湾经济区体育旅游核心竞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解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内涵和优势,剖析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出要重视构建广西北部湾港口间协同发展模式,重视构建北部湾港口物流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发展模式,整合北部湾物流资源以构建物流联盟,鼓励政府建设公共物流系统以实现港口物流跨越式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以提升北部湾物流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为沿海后发地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依托国家政策、区位与资源优势,开放开发全面升级,经济发展呈现差异性并对港口物流量产生影响,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广西沿海成员市经济发展差异性与港口物流量之间有内在关联度,大力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促进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家庆 《钦州学院学报》2011,26(2):67-70,90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需要大批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但目前人才资源及其开发工作未能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需要.广西沿海高等教育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具有其必然性.北部湾经济区依托广西沿海高等教育开发人才资源,可以利用高校人才集聚功能,延揽储备人才;支持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资源开发能力;实施地校合...  相似文献   

8.
广西高职院校应退出、缩减或整合部分设点过多、发展过热的专业;应结合所在城市主要的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和自身资源,增设支撑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发展产业的新专业;应通过开办"目录外"专业或给老专业增设专业方向来培养北部湾经济区紧缺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保税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加速了临港产业转型升级。拟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解析保税物流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不足和影响因素,寻找基于保税物流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为西部沿海后发展地区保税物流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下,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显著,未来发展活力十足,其人才需求总量增大、产业分布在改变。为满足和进一步促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广西高职学院的专业设置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北部湾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是中国—东盟陆路通道上的最重要的节点,是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往来的国际经济合作区域,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做好广西凭祥保税区的硬环境、软环境建设,依托综合保税区进行产业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发展循环经济,扬弃了传统的经济方式,达到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效利用三者的和谐统一,既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又是国家、广西发展战略的需要。阐释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研究的意义,又客观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推动各方参与,健全循环经济法制,在企业层面上,推广循环经济生产,加强生态园区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是旅游形象构建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市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塑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子区域鲜明个性旅游形象,塑造区域整体“魅力北部湾”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及广西区政府明确将旅游业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出台,为广西旅游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为适应广西产业调整需要,适应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需要,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大旅游管理类的专业设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力求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调整及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陈玲萍 《广西教育》2015,(3):4-5,23
阐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人员能级层次、专业结构和就业区域流向等发生的变化,分析广西北部湾发展现状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预测,提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区领导集体的共识和决策,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引领下,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经济加速发展,大批产业项目集聚,重点产业园区茁壮成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此地区将成为一个内部运转高效、通达周边省市和国家便捷的交通网络,中国-东盟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信息交流中心,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一个功能完善的城市群,中国沿海的新一极。  相似文献   

17.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发展的加速,广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由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特点,以及经济区发展的独特定位,需要大量符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求的区域性、特色性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广西高等教育需要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发展的要求,培养出能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经济区对人才的需求强盛,但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存在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素质人才贫乏、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或不足等问题,因此担负着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培养人才重任的广西高校应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优化现有高校专业结构和在非均衡发展理论原则下追求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人员能级层次、专业结构和就业区域流向等发生的变化,分析广西北部湾发展现状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大学生就业需求预测,提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广西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高校要有新思路,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观念;克服封闭的学院心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确立社会效益第一、重在服务的观念.广西高校产学研结合要紧密联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努力拓展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途径,突破学科界限,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培育学科集群,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立足广西加强合作,努力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