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花 《现代语文》2008,(11):126-126
教材中“丰富多样”、“文质兼美”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故都的秋》便是其中之一。这篇悲凉的颂秋之作,无论是其优美的语言、清幽的意境,还是其情感的意蕴,都能给学生美的启迪,美的收获。这样一篇秋意袭人、素淡雅致的美文自然需要美教、美学。学生可以在沉静、舒缓的朗读中体味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可以在五幅秋景图的鉴赏中品味故都秋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2.
施帮达 《学语文》2013,(5):70-70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敦版初中语文教材.人选的文言文绝大多数都是美文,即使像《山市》、《核舟记》这类文章,也值得学生仔细欣赏品味。但是现实中,语文课堂的文言文学习越来越乏味,美文无论怎么也“美”不起来。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美文更需语文味,教师要充当“厨师”将“好菜”巧作烹饪,让学生乐于品尝。  相似文献   

3.
钱华 《文学教育(上)》2008,(16):104-104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五幅秋景图固然可以用情景交融概论之,然而仔细咀嚼,这篇美文的写景抒情竟十分耐人寻味,曲径通幽后,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4.
如若散文是美文.最能彰显其美质的.那就是写景状物类了。这类散文最具美景美致、诗情画意.最受中学族青睐。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美文.大多属这类写景咏物散文。近日从《文汇报》上捕捉的一篇《秋风野菊》,可以说是写景状物散文的又一好作。  相似文献   

5.
元曲作家白朴有一首小令《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首小令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无秋,却道尽秋的风流。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文苑·经典美文》秉承“文字感动生活”的编辑理念,发扬“诚恳、自然、质朴、亲切”的编辑风格,荟萃中外美文经典.辑录现当代优秀时文,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读者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  相似文献   

7.
<正>汉代杨雄曾说:"能读千赋则善赋。"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也言:"多读名人著作,而且对于某些作品还必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中求其化。"可见,对经典美文的阅读与鉴赏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和鉴赏经典美文的升华。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阅读、鉴赏经典美文与提升写作技能亦然:唯有对语文教材中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丽的西双版纳》、《苏州园林》、《奇  相似文献   

8.
散文美,经典散文更美,摹景传情的经典散文尤其美不胜收。入选中学教材的许多散文大师之作让人目悦之而心赏之。每遇到《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之类的美文,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对于怎样引导学生移情人景玩味其问仍时时感到力不从心;而自感身为“庖丁解牛”的高手,条分缕析文章之篇章结构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09年第7、8期合刊,推出《美文鉴赏》专刊。“卷首”的《和美文亲密接触》中写道:“篇篇予以精当评析,并适时点拨写作之技巧,融艺术性、针对性、指导性于一炉...…”。这里的“融艺术性、针对性、指导性于一炉”令人费解。仔细揣摩.“融一…于一炉”杂糅了“融为一体”和“熔于一炉”两种固定的说法。“融为一体”和“熔于一炉”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尽相同。“融为一体”,即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用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3章:“尽管她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个  相似文献   

10.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和美育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文字美.形象美,意境美、情节结构美。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谈散文教学中的美育。  相似文献   

11.
日前.全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我校举行。所上的课文有高一第一册(人教版,下同)的《胡同文化》《我有一个梦想》《劝学》《烛之武退秦师》,高二第三册的《故都的秋》《灯下漫笔》《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着》《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每位参赛教师大约有两星期的准备时间.准备得较充分。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谓是一篇独具特色的美文,美就美在其“色彩浓,回味永”的画面和“清、静、悲凉”的意境,关在作者随处流露出的情趣,美在它令人“百读不厌”的浓郁书卷气和风俗味。它值得我们潜心细致地去“翻阅”,去追寻和体味。  相似文献   

13.
汪芳 《河北教育》2009,(10):27-29
低年级语文教材以拼音和识字为主,课堂看似浅显无味,但其中仍有许多写景的美文,有《小池塘》、《雨点》、《春到梅花山》等可爱的童话故事,还有《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和《蚂蚁和蝈蝈》等充满哲理的小文,文章虽然短小,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仍然可以精彩飞扬。  相似文献   

14.
《九章·惜往日》与《惜誓》是楚辞中的代表之作,两者有着较为相似的写作背景,在结构层次安排上清晰合理.同时也包含着密切的情感联系,象征、引用典故等高超的表现手法更是一大亮点,从而在思想内容与形式技巧上达到完美的统一,成为后代学者争相效仿的经典“美文”之佳。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是一部地道的美文。其书名、内容的取舍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严密的逻辑、精巧的对句、绚丽的文采、充沛的文气等都显示出其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美文。我们通过感知主人公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意境之美,引导学生找到美的切入点,从而懂得进一步探究美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与秋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的萧杀,秋的清凉,秋的丰硕,令一代代文人的心为之悸动。欧阳修的《秋声赋》,庐隐的《异国秋思》,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鲁迅的《秋夜》等,都点滴地记录了文人们对秋的独特感受。可以说,秋天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也因此而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形成了一种“悲秋文化”。本文拟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说起,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只要是美文.都会得到读者的喜爱。我国流传千年的数不胜数的美诗美词即是充分的例证。塞缪尔&#183;厄尔曼的《青春》能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就因为它也是这样的一篇美文。据说.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生前曾把这篇文章视作座右铭。不但时常引用。还精心装裱后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说明《青春》魅力之大。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1,(4):28-28
王安琪,现就读于安徽省六安市第九中学,校“志笃文学社”主编。自幼热爱读书,乐于写作,喜欢听音乐、绘画。在《语文报》、《美文》、《中学生》、《新语文活页》、《创新作文》等报刊上发表作品30余篇。曾获中学生网络作文大赛一等奖,“光辉的六十年”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征文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美文”,顾名思义就是精美的文章。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上溯春秋时代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下至五四以来的诗歌、白话文,其中精美之作宛如百川汇海,浩浩荡荡。20世纪20年代初,周作人从西方又引入“美文”新概念,给新文学区别于杂文的“美文”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美文”成为一种文化工具,为社会文明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作为文学的根系,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添枝加叶,使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