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终助词的用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在谈话中提及到的“ね”“ょ”的作用的研究才开始兴起。以交流为目的的日语教育其作用也开始被许多学者所研究。而且在语气论中的终助词以及主要作用也被人们所研究。  相似文献   

2.
终助词的研究是助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助词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ね」和「よ」这两个终助词的用法很容易混淆。本文从三部分来分析「ね」和「よ」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3.
日语谈话中终助词总是被频繁使用,而交际者双方的信息量、身份、地位差异直接关系到其选择。中日语言学者对终助词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但绝大多数研究均围绕语义学展开,语用学方面少有涉及。鉴于此,以日语终助词中使用率最高的"よ""ね"为中心,从Brown and Levinson礼貌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其各自的礼貌性功能。对日语非母语的学习者而言,了解并掌握日语终助词的礼貌性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还有助于和日本友人建立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会珍 《考试周刊》2009,(18):207-208
世界上每个国家,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日语是男女性用语差异较大的一种语言。其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语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日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不同。日语中男女性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感叹词和终助词的使用男女也有明显的区别。另外,不管是在古代日语还是现代日语中,女性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敬语。日本历史上还有一种“女房词”,是在宫中服务的女官们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其中大多数已经不被使用,但是也有很多流传到今天,不仅被女性广为使用,还被男性所用。  相似文献   

5.
日语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男女用语差异最为显著的一种语言,尤其是在文末终助词方面,女性甚至有着特有的终助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男女用语区别界限越来越模糊,女性语渐渐趋于中性化,甚至男性化。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收集的相关语言材料为依据,集中从自然生活会话里终助词的使用状况来分析日本现代年轻女性用语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气终助词,其虽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然而通过终助词,却能流露出说话者的心情和感受,传递出不溢于言表的隐形含义,在日常的表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旨在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日本语终助词[ぞ]的接续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霞 《考试周刊》2008,(8):65-66
日语作为粘着语所具有的一大特征,是其具有明显的格助词,以标志谓语与各名词间的关系.但是,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这些体现与谓语关系的格助词却经常脱落,日语中被称为"ゼ口助词"即"零助词".在一般的日语教学中,很容易简单地将此助词脱落现象归为助词省略.但是,通过时比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需要引起日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篇主要探讨最普遍出现的主语及主题位置的零助词句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五、从由助词1、从由助词用在处所或时间名词、代词的后面,表示动作从某处发出或从某时开始。有时也能用在一般名词后面表示来源。例如:我从北京来。缅甸语 ka~(51):我北京城(?)来(尾助)载瓦语 mai~(21):今天(?) 你们(助)老师是了从今天起你们是老师了。从由助词所表示的是动作发出的地点或开始的时间,它与处所助词的区别在于:处所助词所表示的是动  相似文献   

9.
"所"字主要是指示代词而兼有结构助词的作用,它在古代汉语中用得很多,现代书面语里也很活跃.  相似文献   

10.
“よ”是日语里最频繁使用的终助词之一,灵活使用“よ”是顺畅交流的催化剂。其所使用的情景、所起的作用、所表现的语气效果非常多。本文主要以“よ”的告知作用为中心,详细分析了它的使用场合,并深入研究了它的表现功能,同时分析了它的中文翻译。  相似文献   

11.
陈荻 《考试周刊》2008,(47):53-55
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有显著的区别是日语的一大特色。这一区别体现在人称代名词、感叹词、终助词、接头词等许多方面。本文选取终助词为代表,探讨女性用语的使用及变迁,并试证明女性用语的男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依托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原则,来探讨终助词「ね」在会话中的功能。综述终助词「ね」用法的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ね」是如何运用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来保全听话者、说话者的面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终助词是接在句末或文节的末尾,表示感叹、疑问、禁止及其他种种语气的助语。其在句中表达的情意各有轻重。通过"か"和"ね"对比发现起关联及差别,并掌握终助词在文体表达中的实际用法。  相似文献   

14.
从郭店楚简到龙岗秦简看“所”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字有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郭店楚简里独用的"所"字有名词和代词的用法,而在"所(动"结构中的"所"既有所指代且能独立运用,所以也有代词的基本特征。龙岗秦简则高比例地出现了"(所(动)(名"结构,因为名词本身作为被修饰语出现,使"所"丧失其指代作用,这时"所"更多地是起结构作用,表达其语法意义,所以这个结构中的"所"是结构助词。"所"字具有助词用法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在东周中后期。  相似文献   

15.
赵丹丹 《考试周刊》2014,(38):97-98
在日语日常对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终助词在促进对话顺利进行和提升人际交流的顺畅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终助词「ね」和「よ」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是日语初学者经常接触到的终助词,虽然其意义和用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但是还是有日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容易将其混淆。本文着重分析了「ね」和「よ」的不同用法,以及其在同一句子中的表达含义,目的是明确如何在日语口语中正确地使用「ね」和「よ」。  相似文献   

16.
助词是汉语的一个特殊词类,特别在古代汉语中,助词更是屡见不鲜.它可以用来表示各种语气,延长音节,可以使单音词双音化,也可以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起断句的作用.助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类别,因此,它历来受到经生、小学家、语法学家的重视.有关助词的论述和著作,数量也很可观,但未尽让人满意.古人又常常把助词与虚词混为一谈,以致难以对助词作全面的描述、说明.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汉语助词的类别、功能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三、助词助词就是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之上,在表达上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助词主要有三种:结构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后面(或前面),表示语言单位的结构情况,常见的有:的、地、得、所、被、似的、一样等。1、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  相似文献   

18.
田野 《考试周刊》2010,(35):110-111
日语中「を」和「から」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助词。「を」按其用法和作用可以被归类为宾格助词和补格助词,「から」常被认为是补格助词。作为补格助词的「を」,与移动性自动词搭配使用,可以表示离开的场所。本文针对日语中出现的助词「を」和「から」在表示离开场所时的使用区别入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焦惠 《考试周刊》2009,(13):108-108
副助词在接续上和前边的格助词、接续助词等不同,副助词可以接在任何词后面,构成句接节并增添某种意义,副助词因接续随便所表示的意义也有较大的灵活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副助词“は”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所"是一个复杂的词,至今学者们对其看法仍不统一。王力先生认为"所"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而在现汉中,"所"则被界定为一个助词。从古至今"所"字的用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沿袭或改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汉语助词"所"的用法,并通过古今对比分析出其用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