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表面上看,击壤似乎名实不符,再加上与<击壤歌>的密切关系,历来都有人怀疑它并不是一种游戏,而给予"击壤"一词以种种其他的解释,或是干脆认为<击壤歌>之"击壤"与击壤游戏毫不相干.然而,在真正弄清了<击壤歌>的产生过程并了解到击壤游戏的原始形式之后,便很清楚地发现击壤的确是一种很古老的游戏,它也就是<击壤歌>所说的击壤,而且从原始击壤游戏到经过改进的击壤游戏,其间发展演变之轨迹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年来跆拳道世界重大比赛进行分析,研究了世界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击头技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趋势制定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击头技能训练策略。研究认为:提高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击头技能水平需要从培养运动员击头的意识和信念;加强击头技能应用分析;强化击头技能的实战储备训练和重视击头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几个方面着手,结合世界跆拳道发展趋势和我国运动员自身的能力特点,走出一条符合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的训练之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正、反手抛击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产生前旋、低平飞行的抛击球为主要特征的正手抛击技术相比,反手抛击技术易产生较大后旋速度的高吊抛击球,有利于增加击球的命中率和留球率。还从解剖动力学角度,论述了正、反于抛击技术的发力特征、机制和差异,发现采用反手抛击技术时上肢相关肌群处于反住姿势,其发力方式与人体惯常的上肢肌肉发力规律相反,初学掌握这种技术有一定难度,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提高反手抛击技术使用率的特异性肌肉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女垒队员吴迪挥击击球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定点拍摄和录像解析,得出:女垒队员吴迪的挥击击球动作采取了重心不前移,利用腰部髋关节旋转发力的新技术,说明我国女队垒球球员挥击击球水平已达到世界水平。  相似文献   

5.
位于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枢纽性机场,发生鸟击的机率大大增加。本文以双流机场为例,针对易发生鸟击事件的重点季节重点时段,结合机场进离场程序特点,采用被动防御与主动防治两种手段,倡导建立防鸟击安全信息自愿报告系统,以构建多方参与的鸟击防治系统为主要诉求点,以期大幅度降低鸟击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位于鸟类迁徙路线上的枢纽性机场,发生鸟击的机率大大增加。本文以双流机场为例,针对易发生鸟击事件的重点季节重点时段,结合机场进离场程序特点,采用被动防御与主动防治两种手段,倡导建立防鸟击安全信息自愿报告系统,以构建多方参与的鸟击防治系统为主要诉求点,以期大幅度降低鸟击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击壤,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击壤作为中国体育游戏形成的本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击壤游戏起源甚古,经历代演变,名称不一,发展形态多样,如"抛"、"飞"、"打瓦"、"打尜"或"打拔"等,具有浓厚的娱乐情趣。现代击壤的流传也出现了很多版本,如"触瓦儿"、"逮柴"、"打皇帝"等,击壤的游戏功能依然存在,其作为锻炼臂力、增强体质和技巧技能的一种方式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击壤之戏属于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击壤是一种就地取材、启智为主的我国民族自有的游乐活动,对它的发掘创新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游戏文化,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传统娱乐文化的熏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技术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对后旋踢技术身体重心移动、动作所用时间、踝关节角度、膝关节角度和髋关节角度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踢击腿在离地瞬间身体重心要快速向回旋方向移动;踢击腿膝关节最大程度弯曲,以缩短动作时间、加快踢击速度;踢击腿髋关节只有最大程度地弯曲,弯曲的膝关节才能快速展开;踢击腿的髋关节最大程度弯曲再打开时,踝关节能快速鞭打;支撑腿弯曲后在踢击腿踢出的瞬间,髋关节开始伸展,将对打击高度产生影响;踢击腿膝关节和髋关节最大程度弯曲时能增加击打力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通过散打规则修改前后,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术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大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结果发现: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大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大级别散打运动员2击组合中不同类型组合的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AB类(拳腿组合)有所下降之外,其它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AA类(拳法组合)运用次数有显著上升之外,其它各类变化均不明显,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体育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击壤流传上千年,具有博大深厚的"和谐"文化思想内涵及特质。"和谐"文化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击壤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自身的"和谐"。二击壤体现了中华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关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追求一个和平而美好的太平盛世。击壤中蕴含的丰富和谐文化思想及精神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等专项运动能力的决定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测量法,通过对排球运动员助跑双脚起、半米字移动、实心掷远等运动形式运动时相的划分、功能单位的确定、及各功能单位相对于整体运动形式运动效果贡献率的测量与评价,论证了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与排球运动员起跳、移动、手臂挥击等动作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运动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腿部缓冲制动能力、腿部蹬伸能力、躯干扭转能力、躯干摆动能力是决定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核心构成因素和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0年世界杯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应用与得分情况的观察与统计,发现在新规则、电子护具启用一年后,击头技术、旋转性技术、拳技术的使用得分比例呈现上升态势;电子护具记1分技术的使用得分比例继续下降;我国跆拳道选手踢击电子护具得1分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我国男女跆拳道队在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问题进行了查找与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跆拳道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击壤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也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器物层、制度层、思想层三个方面,揭示我国古代击壤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对发掘和保护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游艺、体育活动,丰富和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以及尊重和保障民众的游戏、体育权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击”是武术运动的重要技术,是构建攻防格斗动作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仅靠单一的技术和体力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利用各种地形、建筑物等条件,灵活机智地采取相应的擒拿格斗战术,才能保障在各种不同场所发挥出武术“四击”的威力。  相似文献   

15.
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212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腿法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横踢是核心技术,特别是后横踢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其得分率占80%以上,拳法得分依然为零,因此应加强拳法得分能力的培养;男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腿法的得分均优于女子运动员,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技术的掌握不如男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采用防守反击打法的运动员占多数,以稳求胜.  相似文献   

16.
“文武合一”是武术传承的理想追求,近年来学校武术“淡化套路、突出应用”“优化套路、强调应用”“打练并进、术道融合”等教改理念都是在追求“文武合一”中对武术本质“击”与“舞”的改版性重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历史视角对武术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击”“舞”一体是武术传承与创新的实质与依据,以“刻意练习”为语系的“击”与以“NLP教练技术”为语系的“舞”两套编码训练系统的合一形成武术技术传承与品质培养的教育指向.与以往重“技术教学”的教改理念不同,2013年学校武术教育联盟提出的“打练并进”教改理念是武术“击”“舞”一体、重“教育”传承的回归.学校武术只有实施散打兼顾套路、套路兼顾散打的教改模式、采取与时俱进的“刻意练习”与“NLP教练技术”教育技术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打练并进”教学目标与“文武合一”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7.
对十一届全运会跆拳道决赛使用电子护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一运会跆拳道决赛的整体得分、技战术使用等情况,探讨我国首次使用电子护具的效果。结果显示:电子护具和人工结合的记分与传统护具人工记分相比,整体得分差别不大;改用电子护具后,只有27.1%的得分为人工裁判员记分,大大提高了比赛得分的客观性,减少了人为因素,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教练员提出录像审议的内容和次数大大减少,比赛更加顺利和顺畅;电子护具使运动员的踢击次数、击头技术增加,高难技术频频出现,使跆拳道比赛更加激烈、精彩、观赏性更强。  相似文献   

18.
以卵击卵,总是静止的卵被碰破的概率最大,运动的卵不易破裂.通过理论分析,破解了运动的卵不易破裂之谜.运动的卵中的液体对卵壳内侧的冲力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跆拳道比赛lajust电子护具使用稳定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对于拳技术击打护具的感应记分情况为零;双方运动员无身体接触或非脚部踢击电子护具感应得分的情况为零;记分显示屏延迟显示得分的情况仅占0.5%;因电子护具软件或机械故障中断比赛的仅为2次;有效得分未识别、擦挂性踢击识别的情况分别下降到3.8%和6.7%;多数运动员和国内技术官员认为电子护具优于传统护具。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三维运动学测量方法对羽毛球反手击高远球运动技术的分析在国内尚属首例,以北京羽毛球队4名优秀羽毛球男子青少年队员为研究对象,使用2台SONY1080i高清常速摄像机以50帧/s的拍摄频率,采集三维运动影像资料,并采用艾利尔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图像解析,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他们在完成后场反手击高远球动作有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以此来微调他们的反手击高远球技术细节、提高击球的质量,同时为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一些数据参数,增强对青少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北京羽毛球青少年反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结论:1)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引拍阶段右肩关节角是依次增大的,而右肘关节呈现不规律变化,其目的是调整击球动作和使其更符合肌肉收缩特性。2)在引拍结束时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右手的平均线速度呈现出最大值,右上肢运动在球拍与球触及前是符合鞭打动作原理的。3)在击球时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角度达到动作全过程最大值,这样是为了争取高的击球点,各关节点的速度变化呈一定的时序性,表现为离躯干最远的环节右手速度最大,其次为右腕关节速度和右肘关节速度,这样能为击球聚集更多的动能。4)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后场反手击高远球动作发力集中部位并不相同,我国的3名运动员主要充分地利用转肩和转髋的力量,而国外的Misha是充分借助右脚的蹬伸和躯干的扭转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