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虚假信息数量不断增多,虚假信息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危机,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专业人士对假新闻的批判一直在进行,但是更多人关注的是假新闻的来源以及社会危害,探究虚假信息受众接受心理问题的人少之又少。人们相信虚假信息的原因就是虚假信息可以给受众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赋予受众一定的生活意义。事实上,受众对于虚假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量比较大,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也比较理智。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资源是指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过去由于档案部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使人们认为档案馆是保密重地,是对外封锁的禁区,也使档案工作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不了解,对档案本身的真实性、知识性、信息性、权威性认识不足,不会、不敢、不善于利用档案。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无利用档案的实际需要。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加强档案信息转化工作,并以能为一般公众接受的形式将档案信息输入社会、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3.
陈鹂  李淑萍 《兰台世界》2007,(4S):37-38
过去,由于档案部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使人们认为档案馆是保密重地,是对外封锁的禁区,也使档案工作被蒙上一种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对新形势下档案了解,对档案本身的真实性,知识性,信息性,权威性认识淡薄,不会,不敢,不善于利用档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倪昕 《新闻世界》2010,(4):136-137
"人肉搜索"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会给事件当事人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笔者以胡斌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人肉搜索"中的虚假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遏制虚假信息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档案信息的种类可以包括科研动态、新材料信息、新品种信息、金融信息、人才信息、企业管理信息、经济综合信息等等,同时,又可以展示实物样品、编辑信息专集、信息快报、图片信息、音像信息等。档案信息具有丰富而可靠的特点。过去由于档案部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使人们认为档案馆是保密重地,是对外封锁的禁区,也使档案工作被蒙上一种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不了解,对档案本身的真实性、知识性、信息性、权威性认识淡薄,不会、不敢、不善于利用档案。一些人甚至不知道档案还有信息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无利用档…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带来了便利。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搜索健康信息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然而,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健康类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健康信息。本文从用户传播行为的角度,探究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路径及未来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虚假信息日益泛滥,自动识别虚假信息成为互联网信息治理的迫切需求。互联网上虚假信息伴随新事件不断产生,导致识别虚假信息的有监督统计机器学习模型需要不断更新迭代。每次迭代更新都需要构建新的训练集,以便新的虚假信息能在训练集中得以体现。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动态迭代更新训练集构筑机器学习模型的虚假信息识别方法,设计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迭代聚类方法对虚假信息数据集进行迭代聚类。在每一个自动得到的聚类中,按比例分别选取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构造分类器的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使新产生事件的样本能够在训练集中得到体现。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迭代聚类方法划分数据集训练得到的虚假信息分类器,与随机划分数据集策略相比,能够显著提升虚假信息分类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假新闻现象的理性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重新认识假新闻 人们最爱真实,最恨虚假,但又往往弄虚作假;人们最好谴责虚假,但又常常真假不辨,为虚假所害。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人们有时淡忘了历史辩证法的武器,更多的是注意正面忽视负面,重视光明忽略黑暗,注重真实忘记虚假,因而,对虚假探求不多,审视不详不周,理悟不深不透,使虚假逍遥于理性的法庭之外。 三年前,当我出于职业的爱好开始搜集各种假新闻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拒斥的心理。三  相似文献   

9.
邢瑶 《新闻世界》2012,(9):136-137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网络营销的新生力量——网络推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推手利用虚假、低级的信息制造噱头,来获得网民的关注。这种炒作行为使网民对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混淆舆论视听,甚至触及道德、法律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过去,由于档案部门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使人们认为档案馆是保密重地,是对外封锁的禁区,也使档案工作被蒙上一种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不了解,对档案本身的真实性、知识性、信息性、权威性认识淡薄,不会、不敢、不善于利用档案.一些人甚至不知道档案还有信息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无利用档案之实际需要.鉴于档案及档案工作实际,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加强档案信息转化工作,使档案在内容上走出档案部门,并以能为一般公众接受的形式将档案信息输入社会,服务社会.目前这方面除了进一步做好传统的档案基础工作外,有必要研究、探索新的传播档案信息和途径,以丰富档案信息的输出.  相似文献   

11.
如今,已进入信息传播时代,突发事件具有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等特征,同时,也存在随意性、片面性、虚假性的问题,极易误导社会舆论,引发舆情危机。形成虚假舆情的客观原因主要是,信息发布人掌握情况偏颇,以管窥豹形成误解和人为故意造势等。在主观上则存在当事方故意封锁信息,设置报道障碍,使得信息发布缓慢;舆论应对方面没有力度,传播技巧过于单一等方面。所以,作为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和处置应对部门应该尽快改变陈旧的应对观念,与媒体联动及时主动公开信息,与网民有效互动,引导社会舆情,形成主导舆论。  相似文献   

12.
罗万红 《大观周刊》2011,(50):223-223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网络时代,从而使新闻传播诞生了它的第四种媒介--网络媒介,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条件下的新闻自由的形式和格局。它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巨大平台,但是也为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技术给予信息传播的便利,同时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是我国加强网络新闻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新闻视野,给人们及时广泛地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但是,一些捕风捉影、歪曲事实甚至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在网络媒体上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铲除网络上的虚假新闻,维护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是摆在我国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韧 《新闻记者》2008,(1):26-29
真实和虚假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虚假新闻的出现并不奇怪,也不可怕,它是古今中外职业新闻人随时都要警觉的一大问题.在新闻报道中,只有强烈职业荣誉感并严格遵循新闻采集规范的新闻从业者,才会竭尽全力寻找真相,尽最大可能避免报道失误.尽管中国新闻界做出了许多努力抵制虚假新闻,但虚假新闻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从近年来<新闻记者>杂志年度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活动中可见一斑.国内研究者对于虚假新闻的成因和防范对策论述颇丰,但对虚假新闻处罚的讨论却存在缺乏可操作性、措施疲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微博的误区及原因微博平台上,由于人人都是传播者,难免有人出于各种目的制造谣言,有人由于不明真相以讹传讹,使微博内容鱼龙混杂,大量虚假信息充斥其中。同时,微博舆论也表现为高度情绪化的特点,微博强调随时随地参与传播,很多时候人们只是不假思索地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6.
周宇 《青年记者》2006,(18):67-68
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的一波三折、带来的惨重损失足以让人们不断深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起草小组组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曾这样表示,“非典”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信息的失真和不可获得性,由此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和引发连锁反应,损失难以估量。①在此次非典事件中,信息的极度失真可谓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和互连网技术的普及,电子文件已经悄无声息的进入人们生活。人们在享受着新技术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因为虚假信息、信息泄漏蒙受着无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爆炸给人们带来了福利,能生活在一个更透明的社会中,但这种爆炸也给人们带来了信息骚扰,且不说每天无数娱乐至死的垃圾信息耗散着我们的注意力,充斥于空间中的种种虚假信息更让人头疼。从"深圳最美女孩"到"流浪汉成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19.
谈伊拉克战事中美国反常规的舆论控制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所采取的反常规舆论控制方法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这种“反常规控制”对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不封锁 ,不设限 ,有意创造一种透明而对称的信息传播环境 ,让各种声音同时存在 ,彼此碰撞 ,又相互补充 ,提供一种多样化的报道视角和全方位的战事新闻景观 ;同时避免了单一信息环境下非正式渠道虚假信息传播带来的负效应 ,在对比和相互印证的基础上强化了主体传媒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种更具策略性的舆论控制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张建中 《青年记者》2020,(10):87-88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扩散到欧洲和美洲,另一种病毒也在感染全球互联网: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误导信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努力阻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时,他们也在努力降低“信息疫情”(infodemic)带来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网络中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的蔓延称为“信息疫情”,这些虚假错误信息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起源的阴谋论,有关治疗的危险建议,以及对疫苗生产不可靠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情况报告中将“信息疫情”定义为:“大量过度传播的信息——有时是准确的信息,有时并不准确——这使得人们在需要信息的时候,很难找到准确的信源或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