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传统,也在其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音乐强调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他类型的艺术相结合,提倡发展综合性艺术,所以音乐作品大都充满幻想色彩。本文通过对《仲夏夜之梦》序曲的创作背景和内容的简单剖析,探寻其在音乐史上的发展意义,挖掘门德尔松对音乐会序曲的创新,旨在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部音乐会序曲。  相似文献   

2.
仲夏夜之梦     
《现代语文》2004,(4):29-29
雅典王是一位宽厚仁爱的君主,他接到一位父亲的控告,状告自己的女儿荷米亚不从父命嫁给狄米特律斯,反而垂青拉山德。按照律法,荷米亚应被处死,国王给荷米亚四天时间悔过。  相似文献   

3.
仲夏夜之梦     
晒一个章节 海滩贝壳是真相的尸骨 热浪把晦涩的秘密掀翻 句子在炽热的日光下仓皇逃窜  相似文献   

4.
5.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是狂欢式文学的典范,其中以织工线团儿和小精灵蒲克为代表的丑角人物凸现出来.线团儿行为滑稽、言语粗鄙放肆却又睿智豁达;蒲克爱做恶作剧却善良可爱.他们代表着狂欢夜强化着狂欢,对于制造欢乐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狂欢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喜剧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动作表情能引人发笑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语言的幽默风趣、富有哲理、表达到位等。莎士比亚除了悲剧写得蜚声世界之外,其喜剧也是独领风骚。《仲夏夜之梦》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喜剧作品之一。文章将以《仲夏夜之梦》为例,解读莎士比亚的喜剧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高万隆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4):44-46,49
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的浪漫艺术主要的主要特色。虚实手法贯穿整部喜剧,统摄了整个艺术机体,其特点是虚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该剧的虚实手法主要表现为情节线索的虚实、喜剧场景的虚实、心理表现的虚实和人物关系的虚实四个方面。在该剧中,莎翁的虚实手法运用,娴熟自如,多姿多彩,相映成趣;既丰富了剧情,也增添了浪漫氛围。该剧虚实相生的枢纽是超自然力量。显然,莎翁虚实手法的运用与其喜剧浪漫艺术和喜剧理想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胜男 《海外英语》2022,(22):216-218
精灵迫克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作为精灵王奥布朗的手下,迫克贯穿了整部戏剧。它的一个错误导致两对情侣陷入争吵、混乱,它幽默诙谐的语言给这部戏剧增添了喜剧效果。而看似不谙凡人感情的它,却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些关于爱情的真相。虽然迫克的原型来自英国民间的传说,但莎士比亚在创作的过程中,赋予了迫克与民间故事中不同的一面,让它在《仲夏夜之梦》中扮演了线索人物、喜剧效果制造者、剧作家代言人三个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视角来研究粱实秋、朱生豪及方平三位译者的《仲夏夜之梦》中译本,旨在探讨当翻译莎士比亚剧作时,面对戏剧语言特色和作品丰富文化内涵发生冲突该如何做出取舍以呈现出最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王锦方 《海外英语》2013,(2X):192-193
该文按照戏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戏剧故事情节要素对《花为媒》与《仲夏夜之梦》两部蜚声中外的喜剧进行对照赏析。两部喜剧的创作背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结构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对比鉴赏之下,别有一番情趣与裨益。而且对照赏析,不难发现虽然东西方文化习俗不同,但是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怀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中运用了大量的动物意象,这些意象常常以修辞格出现,用于描述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本文运用修辞学的理论,分析动物意象构成的各种辞格,包括明喻、隐喻、借喻、借代、拟人、摹声、用典等,并对其辞格类型进行对比与讨论。两部戏剧作品在动物意象和辞格上存在不同,这是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作品主题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其思想特征主要是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实现人生的普遍和谐幸福。莎士比亚借助超越时空、混融物我、巧设情节、制造悬念等多重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现实人生与童话世界水乳交融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弗莱杜撰了“绿色世界”这个术语并用来描述莎士比亚喜剧中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模式。文章通过对莎士比亚最具“绿色”意味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的神话原型分析,指出“绿色世界”的构建是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在“绿色世界”中人可以回归自然和原始人性,尽情狂欢。经历蜕变,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4.
弗莱杜撰了"绿色世界"这个术语并用来描述莎士比亚喜剧中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模式.文章通过对莎士比亚最具"绿色"意味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的神话原型分析,指出"绿色世界"的构建是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在"绿色世界"中人可以回归自然和原始人性,尽情狂欢,经历蜕变,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5.
时<推销员之死>描述之美国梦、<蜗居>之中国都市梦内涵进行论述,认为其梦想都是过时虚幻的,同时<推销员之死>更多从心理上来描述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性格缺点而<蜗居>更多的展示社会弊端.  相似文献   

16.
何亦可 《现代语文》2010,(6):125-126
《序曲》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用无韵体写就的一篇自传体长诗。在诗中,作者回忆并记述了他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但重点不在叙事,而是在写下他在各个时期的印象和感想,这像是折射出他思想、情感和想象力成长的感性旅途。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特别阐释了他对想象的观点,着重探讨在人与自然共处的背景下,想象力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和《序曲》中诗人想象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瑄之梦奶茶     
在奇货大街上有许多奇怪的店.从最早的“专业求友大队”到现在的“好梦银行”.林林总总共有四百多家店面。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别担心。来奇货大街逛逛,保准你心想事成、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8.
王军 《师道》2004,(5):50-50
读到朱永新先生的新《新教育之梦》,是在我刚刚教完一首新诗《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后——  相似文献   

19.
梦似乎飘忽不定、神秘莫测,看似无知无觉,却往往蕴含了丰厚而难以言尽的内蕴,曹雪芹借"梦",传递看似模糊又最为清明透彻的意识。《红楼梦》全文都包裹在梦境中,前80回大大小小的描写了近20个梦,诗词曲赋当中用"梦"字亦有30余处,这些梦幻将"金陵十二钗"这些美丽的女子们一生不同阶段的经历串在一起,来讲述发生在大观园的贵族红楼之家的浮沉,并在更高的层面,勾勒出社会百态,勾勒出红尘中人心中的梦,但梦终究要醒,梦终究会幻灭,但在幻灭的背后,亦有希望与光明。本文试从红颜之梦、红楼之梦、红尘之梦的维度,来切入红楼梦的梦描写,以探求梦境背后曹雪芹所诉求的真正含蕴。  相似文献   

20.
雪之梦     
毛志成 《新读写》2008,(2):20-20
自从人世间的冬装在质地、色彩上发生了醒目的变革之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假如把多色彩的冬景看成一幅圣洁的绘画,若是背景上缺了雪,即使被绚丽冬装打扮起来的人们已经美到天使地步,这幅画也会显得没有神韵,缺乏质感,甚而会使画面上的人物受到株连,显得凡俗、轻佻、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