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潭大学后勤改革起步较早,经过了承包试点引入竞争,建设公寓突破瓶颈,规范分离全面改革三个阶段,现已组建后勤集团,在管理体制上做到了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系统规范分离。为了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校后勤服务集团在四校合并的基础上于2000年下半年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运转,已基本完成了与学校行政分离的社会化改革第一步。2002年学校工作要点对后勤改革工作明确提出:“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按照既定目标,在完成后勤与学校行政剥离的基础上,在本年度实现后勤实体与学校的规范剥离。”这表明我校后勤集团的社会化改革将迈入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北京化工大学于1999年12月顺利完成后勤转制,初步实现后勤实体与学校分离,2001年又实现了由拨款制改为收费制,实现了准企业运行机制。在两年多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显著近几年来,江苏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稳步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一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展开,后勤机构与学校行政稳步规范分离。使后勤服务实体由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开始按企业化方式管理和运作, 广大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发挥,后勤实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了较大提高。全省已有近50所高校完成了后勤社会化规范分离工作,近 30所高校部分完成规范分离工作,分离人员1.5万  相似文献   

5.
南京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后勤规范分离为切入点,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树立“诚信、规范、优质、创新”的质量方针,构建新型的能够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效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充分肯定。2002年1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成立。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实行规范分离,同时组建学校资产管理与后勤保障处代表学校进行合同化管理,后勤运行费用实行“拨改收”,初步理顺了后勤管理体制。2002年底,南京农业大学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高校后勤改革规范分离的验收评估。南京农业大…  相似文献   

6.
高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服务格局和运行机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办学需要,沉重的后勤负担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产制度、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等,实现后勤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建立严格规范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做到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师生思想疑虑;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扶持政策优惠,确保分离规范到位;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设施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央统一要求和部署,从2000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今年是完成改革任务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年,目前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年底将通过各项指标的验收。我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被重庆市教委评为“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1.后勤社会化改革两年多来,为学校减轻了负担1.1 基本实现后勤实体与学校的规范分离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转变。我校于2000年元月成立了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继而成立了重庆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工作小组、财经工作小组、资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各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分离,转制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职工由原来学校“发”工资变为现在自己“挣”工资。随着运行机制的变换,学校原有的事业工资结构和分配办法已不适应后勤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后勤实体都在积极探索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适用于高校后勤实体的企业工资结构及分配制度。1.事业工资制在高校后勤实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是要实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其表现形式是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在这一时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举措是否正确、可行,后勤实体以何种形态、方式与学校分离,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看一看改革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是否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二是将这些举措放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理性的思维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93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推进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他们确立了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管理剥离,责权分工明确、经营服务有偿的原则。首先他们从机构改革入手,把后勤机构设置为“一处一公司制”,学校保留行政管理部门一院务处,分离出相对独立的勤力实业总公司,形成了“小机关、大实体”的格局。院务处代表学院行使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并对总公司对内服务项目进行监督考核。勤力实业总公司由对内的服务性经营实体和对外生产经营企业构成,对校内外实行有偿的经营和服务。第二,建立后勤管理新的运行机制。院务处(代表学校)与勤力实业…  相似文献   

11.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通过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实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实行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转换运行机制,将机关后勤逐步改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与学校分离、与社会融合,成为由政府主导、按市场经济规律为学校服务的企业,最终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与学校分离,财产如何与学校划分和与社会重组?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财产划分与融合问题的产生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长期以来靠国家拨款和行政管理。学校对后勤的  相似文献   

13.
我校在认真总结了学校近20年后勤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规范分离、转换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学校后勤服务主体部分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规范分离出来。1.学校后勤改革历史的简要回顾自1980年以来,学校后勤改革成绩斐然,在这20年期间,以“单项承包”作为探索和尝试,逐步全面  相似文献   

14.
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高校中率先于2000年8月实现了后勤服务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分离,成立了后勤服务集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了一套规范管理、规模经营、服务周到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标,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改革与发展之  相似文献   

15.
三年来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后勤部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绝大多数后勤系统从学校行政系统中规范剥离出来,进行企业化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使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有力地保证了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保证了学校的稳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后勤部门带来的巨大变化,除了党的方针政策起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强后勤干部队伍建设,要做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许多高校实行了甲、乙方契约关系的管理模式,甲方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乙方为与学校规范分离的后勤经济实体。高校后勤实行甲、乙方管理模式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举措,如何在甲、乙方之间建立和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是保证甲、乙方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关键。1.监督、考核的理念监督和考核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监督是指对工作的监察和督导,高校后勤的监督其根本任务是保障和促进后勤社会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是我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的第一阶段目标,也是改革的关键环节。为贯彻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转发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完成《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推进后勤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现提出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指导性标准。  相似文献   

18.
辽宁师范大学作为辽宁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后勤服务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分离,2001年1月成立了后勤服务产业集团。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建立了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处置后勤现有资产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好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从学校剥离后与政府、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高等学校后勤系统规范分离,是整个后勤社会化的前提条件。由于过去高校后勤主要由国家投入和学校全包全管,其服务只能是公益性和福利性的;后勤规范分离和重组后,  相似文献   

20.
学校后勤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关系到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大胆探索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改革学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后勤社会化的关键;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