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统体育对老年知识分子身体机能及素质的影响。方法:将基本情况相当的64名60岁以上、70岁以下的大学退休教师,男32人,女32人,随机分为1个非运动组和木兰拳、太极拳及气功3个运动组。实验12个月。结果:非运动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呈不同幅度的下降;3个运动组的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都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且太极拳组所测多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1),木兰拳对女性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结论:传统体育太极拳、木兰拳、气功对老年知识分子身体机能及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是老年知识分子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运动,且太极拳运动的锻炼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组和跳绳、木兰拳、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等4个运动组,经10个月的实验。结果:非锻炼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P<0.05),4个运动组的骨密度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太极推手组还测各指标及跳绳组桡、尺骨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P<0.01)。结论:跳绳、木兰拳及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是绝经女性抵抗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大的有效运动,并且太极推手对腰推和前臂及跳绳对前臂骨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木兰拳运动在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方面,与高校体育教育是相通的。对上海地区木兰拳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木兰拳是一项女性运动,以健与美为价值取向,不同运动方式是锻炼者体验木兰拳运动乐趣的途径。木兰拳在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方面,符合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特征。因此,高校木兰拳教学应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加强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契合。  相似文献   

4.
习太极拳人血液流变学、血脂、血清钙磷等指标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连续两年为28名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子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血脂、骨钙磷代谢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明显改善以血粘度为代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2.可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血脂,增加HDL-C及HDL-C/TC比值,3.有效地减少机体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改善骨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5.
喻薇 《体育世界》2007,(6):84-85
关于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国内外有诸多报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理老化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中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减缓中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使他们更加健康长寿,更好地为社会发挥余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木兰拳运动对中老年“心理老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木兰拳运动很好地减缓了中老年人的“心理老化”,使他们更加健康长寿,更好地安享晚年,为社会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和世居平原体育生的血液流变学与有氧运动能力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两者血液流变性在性别差异上的异同。方法:分别以30名(男女各半)世居高原和世居平原体育生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状态采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试;餐后1 h,进行有氧运动能力测试。结果:世居高原体育生男性的高、低切全血粘度、还原粘度、相对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TK)值显著高于女性,血浆粘度(PV)显著低于女性;世居平原体育生男性低切全血粘度、还原粘度及相对粘度显著高于女性,高切还原粘度及TK值显著低于女性;世居高原男性体育生的有氧运动能力与PV和红细胞压积(HCT)呈显著负相关,与TK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从血液流变学角度,世居高原女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运输和传递氧的能力高于男性,而世居平原体育生中呈现相反的情况;世居高原体育生血液流变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较世居平原体育生密切。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5,(11):1015-1017
调查与分析江苏省5所开设木兰拳课程的普通高校,从木兰拳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分析影响高校木兰拳教学质量的3个主要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采用实验测试和数理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进行木兰拳运动锻炼的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为木兰拳运动的积极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发现:经常进行木兰拳运动锻炼,对练习者的免疫机能有积极良好的改善作用,并揭示出木兰拳锻炼会影响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对中老年人的免疫力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常年进行健身舞蹈运动的老年女性与不常运动的老年女性血液中血脂、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比较,探讨健身舞蹈运动对老年女性血液中血脂、氧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年进行健身舞蹈运动的老年女性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不常运动的老年女性(P〈0.05),而血清中甘油三酯低于不常运动的老年女性(P〈0.05),表明健身舞蹈运动能够增强老年女性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对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可能关系。结果发现,在绝经期进行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可以显著改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这种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善,包括膜胆固醇(CHO)与膜C/PL比值.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木兰拳练习对女性血脂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8名参加木兰拳练习(两年以上)和24名从未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的健康女性安静状态血脂成分及含量的测定,发现木兰拳练习对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着明显的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20名老年人在实验前后基本生理指标和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新编导引养生功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人的血液流变指标,增强老年人体质的结论。旨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导引养生功理论,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有效的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观察6个月木兰拳锻炼对老年人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自身配对检验的方法,测定6个月木兰拳锻炼前后空腹安静状态下 NK 细胞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木兰拳的锻炼,受试者 NK 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证实长期木兰拳锻炼能有效地调节老年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4.
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J-1型电脑平衡功能检测仪,研究长期木兰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木兰拳练习组在反映平衡功能的指标,包括包络面积(Area)、左右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x)、前后方向动摇最大距离(Dy)、重心移动轨迹总长(L)、左右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x)、前后重心动摇轨迹总长Ly、能耗(Eng)和动摇角度(De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木兰拳练习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太极拳、木兰拳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飚 《体育科技》2002,23(1):73-76
通过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教学的比较研究 ,指出了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进行木兰拳教学时要区分与太极拳的异同 ,使木兰拳运动能够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第4届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停顿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4届女足世界杯足球赛20场的技术统计,对比赛停顿、比赛停顿消耗时间、比赛密度、比赛纯时间等指标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指标所反映出的运动量和强度、练习次数、间歇次数、间歇时间等训练学信息含量对运动训练的量化控制有直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快速减重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快速减重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受试者正常水合(0%BWL)、桑拿或运动脱水快速减重2%(2%BWL)、4%(4%BWL)3种不同状态下的血液流变性的指标,观察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刚性指数(VR)、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等指标的动态数值。结果:(1)2%BWL和4%BWL时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Fi)、TK、VR、A1、A2明显升高(P﹤0.05);(2)4%BWL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2%BWL(P﹤0.05);(3)桑拿快速脱水组与运动快速脱水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在同等程度脱水程度下相比较,有差异,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减重可引起血液流变性的显著性变化;快速减重的程度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密切相关;快速减重对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影响,关键在于快速减重的程度,与脱水方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