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1985、199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各时期我国城乡学生形态、机能、体能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地定量研究,动态分析20年全国城乡学生体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主要研究结果:(1)近20年城乡学生生长发育持续提前,城市学生各项形态指标生长水平高于乡村,身高城乡差距缩小,体重、胸围城乡差距加大;(2)城市学生肺活量水平高于乡村,城乡学生肺活量20年持续下降,前10年乡村学生下降快、后10年城市学生下降快;(3)乡村学生800m、1000m跑水平高于城市,城市女生50m跑、仰卧起坐水平高于乡村,其他素质城乡学生水平波动较大;(4)城市女生50m跑20年持续下降,城乡学生800m和1000m跑、城市学生50m×8往返跑20年加速下降,其他素质20年间有增有降发展极不平稳。  相似文献   

2.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莹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6-67,71
对2000年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高校及全国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我校男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辽宁省高校学生体质调查统计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全国高校学生相比,女生除肺活量,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学生,且身高、体重、胸围、50m跑、立定跳远5项指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我校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50m跑及立定跳远5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学生,除胸围外其它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肺活量和1000m跑2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学生,1000m跑与全国男生相比(P<0.01)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据此提出增强我校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和营养状况,为提高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619名,测试其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握力和立定跳远,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逐渐增加,50s跑时间逐渐减少;14岁男生的肺活量、13岁、14岁男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显著高于同龄女生(P0.05);除50m跑成绩外,留守儿童的各项体质指标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P0.05)。结论: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水平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城乡男生2005-2010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维吾尔族男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2005年和2010年7-18岁维吾尔族男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与2005年相比,2010年男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除城乡男生速度素质,城区男生爆发力和柔韧性素质均有所提高外,其他素质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耐力和力量方面下降较明显,且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城市男生2010年爆发力和柔韧性素质好于乡村男生外,其他指标乡村男生好于城市男生。结论 2010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男生部分身体素质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吉林警察学院与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安警察专业共800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各项研究结果实施逻辑推理。研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达到一般水平,女生好于男生;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平均成绩较高,但男生与女生的上下肢爆发能力较弱;男生超重与肥胖现象较为多见,体重偏轻的比例也比较高;女生超重、肥胖人数比较少,但体重过轻、偏轻的人数比较多。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体质健康训练运用模块教学方式,改变过去综合体质健康训练方式,优化体育课程考核制度,进而不断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了解广西瑶、壮、汉族7~18岁学生的体质状况,获取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等信息,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质的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瑶、壮、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基本保持增长.汉族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增长普遍高于瑶、壮族的;瑶族男、女生的胸围普遍出现负增长,壮、汉族学生的胸围有升有降.汉族男、女生胸围发育水平优于瑶族,壮族男、女生发育水平欠佳;瑶、汉族男生50m跑成绩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瑶族男生普遍好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较差,汉族女生有升有降,瑶族女生则普遍呈下降趋势,壮族女生下降最明显;汉族男、女生(15岁除外)的立定跳远成绩呈正增长,瑶、壮族整体呈负增长,而瑶族略好于壮族;壮、汉族女生的仰卧起坐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汉族学生普遍好于壮族,瑶族学生则有升有降.瑶、汉族学生的斜身向上基本保持增长,瑶族男生上臂屈肌群力量优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相对较弱;耐力素质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壮族男、女生的耐力下滑较为严重,汉族男、女生次之,瑶族男、女生下滑较小;汉族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升有降,壮族男、女生下降幅度普遍小于瑶族.研究结论:广西瑶、壮、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速度素质有回升的迹象,肺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运用曲线拟合统计方法,建立曲线拟合模型,对1995-2005年浙江城市汉族学生断面的BMI指数曲线拟合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5年浙江省城市汉族7~22岁男女生BMI指数均值总体随着年龄递增而增长,男女生BMI指数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8~12岁和8~11岁年龄段,城市女生BMI指数突增期较男生提前1~2岁。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5年浙江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基本数据,通过对7-18岁6000人学生BMI与身体机能、素质指标相关性分析,以及同性别、年龄不同BMI分型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指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MI与男女生的血压、肺活量、50 m、耐力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男女生肺活量指数、立定跳远及男生力量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同性别、年龄高BMI男女生血压、肺活量指标均值明显高于低BMI者,但低BMI者肺活量指数明显高于高BMI者。同性别、年龄高BMI男女生速度、耐力及男生上肢力量差于低BMI者,但男女生柔韧性及女生腰腹肌力量差异只出现个别年龄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5和2000年四川省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对四川省19~22岁汉族城乡男女大学生体质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EXCEL2000统计分析法。结果数据表明2000年四川省19~22岁汉族城乡男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与1985年相比更加完善;身体机能指标与198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指标除了城乡男女立定跳远成绩和城乡女生仰卧起坐成绩与1985年相比有所提高外,其它各项指标如50m跑、引体向上(男)、1000m(男)、800m跑(女)、体前屈等与1985年相比却均有所下降。结论2000年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加大对大学生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浙江省19-22岁汉族男、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0年浙江省城乡女大学生速度素质出现明显提高,但2000-2005年乡村女生速度素质却出现明显下降。城乡男大学生上肢力量呈逐年下降,城乡男女大学生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以及城市女生腰腹部力量1995-2000年均出现明显提高,但2000-2005年呈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1995-2000年城乡男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出现明显下降,2000-2005年却明显提高的变化趋势。城乡男女大学生耐力素质总体出现下降趋势,且乡村男生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大学生十年来身体组成和体力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985年—1995年十年间对北京市属高等院校19-22岁男女大学生共计5405人分别进行了皮脂厚度测量及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本文的目的:1、用皮脂厚度测量法来评价大学生十年来身体组成变化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做比较;2、通过某些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测定,分析目前大学生体力水平的现状和变化趋势;3、比较锻炼与不锻炼者身体组成和有氯代谢水平的差别,以阐明它们在提高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与国家颁布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建立起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的男子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估的训练模型。该模型如实地映射出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估各项指标与最终评估成绩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估的测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其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锻炼参与行为的各项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每周锻炼总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体育成绩等,在某种程度上均可由身体自我概念的相应维度得分或总分进行预测。提示:身体自我概念可作为体育锻炼参与的动机因素加以干预;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参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顺序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与实验法,探讨艺术体操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艺术体操锻炼,女大学生的体重有所下降,皮褶厚度减少,身体形态得到改善;肺活量、安静心率、心血管指数均有明显变化,促进了生理机能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对体质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6.
福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访谈等方法,对福建高校2004年和2006年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高校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602所高校平均数据相比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同时福建高校学生2004年和2006年体质成绩相比呈现总体稍有下降趋势,且存在性别差异。建议:福建高校要继续发挥提高学生体质方面的优良方法与措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认识身体健康和美的观念,鼓励学生养成终生锻炼体质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关键是人口素质问题(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及中国计量学院19~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趋势的分析,揭示出下降原因,并提出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大学生包括心理因素在内的体质指标所作的因子结构研究,揭示了大学生体质指标线性组合的规律性和逻辑性,以及男、女性别间在体质因子结构上存在差异的显著特点,从而为我国大学生体质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博 《冰雪运动》2014,(6):31-35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引人担忧。冰上课一直是北方高校冬季的特色体育项目课,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通过实验法、对比分析法对滑冰课普修课的大学生教学前后学生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冰课结束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的提高,对身体形态影响变化不大、对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比较明显,由此说明滑冰课中的学习与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1985年-2005年间4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对我国汉族7~22岁儿童青少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与素质水平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20年来我国汉族学生机能和素质总体变化特征为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除13~18岁男生外,其它学生的力量耐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耐力素质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不仅表现在学生持续跑动能力上,而且在心肺功能上也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在1985年至1995年10年间,除城镇男女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外,我国学生其它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男女生爆发力和速度素质提高幅度较大,而耐力素质下降最大则是处于高中阶段(16~18岁)的学生。(3)在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我国学生机能和素质呈全面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耐力素质。城镇学生下降幅度大于乡村学生,女生下降幅度大于男生,中学生幅度大于小学生。进一步分析这10年的变化情况发现,在2000-2005年这5年里,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幅度.比1995—2000年的5年里下降的幅度大。(4)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体育锻炼不足有较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参加时间不足和参加程度不够。(5)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泛化”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估体系尚不能很好的围绕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而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