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科学副刊的报纸不下百家,每位科学副刊的责任编辑有个共同的心愿: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读者。但由于编辑对“新知识”的标准掌握不一,在有的科学副刊上往往出现不受读者欢迎的文章。有些编辑取舍稿件以“我”为中心,把自己闻所未闻的知识,误以为是新知识,而介绍给读者。读者看到这些“老掉牙”、“炒冷饭”的知识,却无不为之摇头。由此可见,科学副刊编辑在组稿和取舍稿件时,掌握衡量“新知识”的标准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编辑科学副刊的体会,认为在取舍稿件时,从以下几点掌握和衡量“新知识”的标准很重要。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的知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学科、新知识、新发明不断涌现,有人作过统计:20世纪60年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新发现、发明项目,已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这说明可供科学副刊报道的内容有许许多多,关键是选择发表的“火候”。见报的时机选择恰当,可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2.
怎样“引导人”?史占旗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明星的报道成为某些报纸宣传的重头戏。秘闻、隐私铺满纸,文字、图片一起上,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当然,明星的奋斗生活、艺术成就,不是不可以宣传,但有的记者和报纸,却热衷于渲染明星的个人生活和婚恋。甚至有的对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的问题,至今为止在国际上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下面这篇文章,是美国新闻学者的一家之言,他们出于自己特定的观察问题的立场,表述了对新闻自由问题的看法。选译此文的目的,是想协助读者多角度地了解西方新闻学者的观点,所以我们力求反映原文的面貌,对原文作者离开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性质去考察新闻自由问题所表现出的种种缺陷,我们不在这里作更多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现在不少通讯员对“一稿多投”说法不一,有人赞同,有人否定。“一稿多投”的现象很多。请问:究竟“一稿多投”对不对?什么样的稿件可以“一稿多投”,什么稿件不能“一稿多投”? 湖北襄樊市 戴幼南 戴幼南同志: 凡稿件不允许一稿多投,这是新闻单位和书刊出版部门的规定。“一稿多投”的做法违犯了这个规定,很显然是不对的。但是,现在经常发生“一稿多投”的现象,有的同志搞“一稿多投”,是存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心理,有的通讯员在来稿中还把自己某篇稿件被多家  相似文献   

5.
《上海证券报》1996年1月3日第九版刊登了同向荣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广播信息的深度和质量。”这是一个病句。质量可以提高,深度则无法提高。深度,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比喻义为(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比如:对这个问题大家理解的深度不一致。也比喻为事物向更高阶段发  相似文献   

6.
对一些心里有话而谈不出或者不愿谈的人,人们称作“闷葫芦”,这对新闻采访者来讲,是极头疼的对象。怎样才能打开“闷葫芦”呢?我们在采访实践中有这样一些体会。充分准备反复启发这些“闷葫芦”往往因为表达能力差,思想有顾虑,或有其它原因而影响同记者的交谈,有的干脆不愿见记者。对于这样的采访对象,马上同他面谈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会使采访时间白白消耗掉。这就需要采访者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外围情况,再同主要报道对象接触。准备工作,包括翻阅他  相似文献   

7.
“标题新闻”,是1985年上半年在我国新闻改革中产生的一朵新花。她率先出现在贵州省《黔南报》上。“标题新闻”,就是以标题的形式,而不用文字的交待,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一条新闻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凡是新闻内容分量一般,但是又新鲜,且有信息性,人们都想知道,却不一定非得用文字详细说明的题材,可以写成“标题新闻”。②“标题新闻”的写作,要把新闻内容的主题核心,高度集中,准确概括地表示出来。比如:“国家对延安老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8.
改革新闻报道是时代的要求,进行式新闻,分析式新闻,预见性新闻都是新闻报道改革的内容。什么叫“预见性新闻”呢? 就是作者对于刚露萌芽,或者整个过程还未完全结束,但又是眼下必须报道的那些事物,在充分掌握了它目前已经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内容中的可靠事实、真实本质、当时现状、周围环境、运动条件的基础上,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内外因素的现实根据,对其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方向前景、归宿结局,作出的客观的、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判  相似文献   

9.
谢顾问:搞新闻报道4年来,每每听同行和编辑们谈及“新意”,可我一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新意”,什么样的稿子才算有“新意”?辽宁曾振亚育振亚同志: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其他文章,目的都是发表出来给读者看的(或听的),为了吸引读者,往往就要追求新意。什么是“新意”?我说不上准确的定义,只想告诉你两句话:一是新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只要读者读后有新鲜感,受启发受教育,就可以说此文有新意了;二是不要认为新意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一篇文章,不必追求处处有新意,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只要在某一点或几点上有与众不…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温州市各级干部时常议论着一个颇为离奇而邪恶的人物——瑞安市的“老太”陈仕松。人们称他是“地下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11.
赵薇 《新闻爱好者》2011,(17):81-82
电视新闻,是电视媒体的"第一语言",是信息传播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对于各省市电视台来说,如何盘活本地资源,充分发挥人的因素,通过科学的策划与编排让主打类新闻节目充满活力呢?笔者以为尝试"三三制"原则,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所谓电视新闻编排的"三三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所着力的重点去写,去抓,就能写深写活。然而,怎样才能抓住“热点”问题呢? 一、到基层采访做好“有心人”。在深入基层采访中,我每接触一个人,或到一个处所,所看到的周围环境及其设施等,都要充分发挥新闻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去“搜索”新闻,去捕捉那碰撞新闻火花的瞬间。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之间都交换报纸,报上用的稿都是细心筛选的,版面也是精心设计出来的,是做得香喷喷的“现成饭”。肇东报吃这碗饭不但充饥,还走了许多捷径。“现成饭”我们吃惯了,而且越吃越香。送上门的“饭”吃不吃?贲在自觉。肇东报复刊时,关上门自己看总认为不错,办报人也觉得美滋滋的。可是和各地报纸一比较,就发现许多问题。稿子不如人家短,问题抓的不如人家新,版面也不如人家  相似文献   

14.
县市报之间都交换报纸,报上用的稿都是细心筛选的,版面也是精心设计出来的,是做得香喷喷的“现成饭”。肇东报吃这碗饭不但充饥,还走了许多捷径。“现成饭”我们吃惯了,而且越吃越香。送上门的“饭”吃不吃?贵在自觉。肇东报复刊时,关上门自己看总认为不错,办报人也觉得美滋滋的。可是和各地报纸一比较,就发现许多问题。稿子不如人家短,问题抓的不如人家新,版面也不如人家  相似文献   

15.
《新闻知识》编辑部姚文华同志: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日报》、《陕西工人报》、《渭南报》上相继出现了“标题新闻”的栏目,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查找了许多资料,均没有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由于“标题新闻”字号大、语言精、印象深,所以我  相似文献   

16.
母校老师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一名新记者,怎样才能迅速上路,胜任起报道工作?我现在还回答不好,但有一点体会,就是写,写,不停地写!多实践,多思考,入门就快,上路就快! 我们系统地学习过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等课程,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了这些,并不等于熟悉了新闻  相似文献   

17.
崔永元在《不过如此》一书中,在谈到学生时代实习后的体会中写道:“实习归来,互相瞧着明显成熟了一块。好比生铁稍稍锤敲淬了火。”把学生们比喻成生铁,把锻炼比作锤敲和淬火。两个比喻的组合就成了错误。十分不恰当。生铁又称铸铁,它是由铁矿石经高炉冶炼而成的。它的含碳量和杂质比例都较高,易脆。是炼钢和铸造器件(如下水管道、铁锅等)  相似文献   

18.
改版后的新华日报,照片的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明显增强。凡是依赖传统手法拍摄的长效新闻图片,均得到“靠边站”处理。图片新闻不仅仅是选材好,画面好,而且都注重配以有滋有味的文字说明,因而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新华日报改版中是怎样做到“图文并重”的呢?这里的关键是总编辑周正荣亲自抓图片新闻,采取如下措施: ——改进发稿程序。照片发稿采取直流机制,允许摄影记者将照片直接与总编见面,由总编亲自担当裁判长来“选优汰劣”。同时规定无特殊情况每个版一律刊用三幅以上图片,在版面上给予保证。 ——在体制上做到了采编分离、人员分流。新华日报摄影组共有9人,采取采编分口后,将三名60岁以上,具有判别照片能力的老同志安排到来稿编辑处,专门从事编发通讯员的来稿工作,剩下的同志一门心思用在跑采访上。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报社的“机关化办报模式”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我走访过几家由社会团体和行业系统主办的报纸,发现相当部分报纸的主管领导忽视了新闻规律,经常凭主观臆断办报。有一家行业周报,上级领导召开一次行业会议,便给报社下指令、定规格,连篇累牍刊登会议发言稿和经验性报道,文章冗长,信息量少,业务性强,可读性差。有些报纸连本行业领导干部的一般性活动,也不厌其  相似文献   

20.
有句俗语:“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大凡从事新闻写作的专业或业余作者,无不希望自己所写的每篇稿子,在主题、体裁、内容及语言等方面,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甘若食饴的“鲜味”。为此,大家都殚精竭虑,孜孜以求。日前,与一位基层通讯员闲聊,当谈及怎样才能使新闻有“鲜味”的问题时,他说:“我是个初学写作者,每次采写报道时,总想抓条‘活鱼’,烹出‘鲜味’,可都不能如愿,不是题材雷同,就是内容陈旧,老脱不出跟在别人后面跑的窠臼。”问我有无医治此“症”的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