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事业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图书馆事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纵横联动的图书馆体系;促进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发展;推进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文化强国战略全面实施。面向未来,图书馆事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应主动适应开放、多元的信息服务竞争合作环境,重新思考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打造图书馆的核心优势,解答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包括:数字文明时代,守护多样态文明新发展;开放共享时代,打造信息服务新生态;美好生活时代,打造文化体验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转型及其风险前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了应对新环境,保持图书馆的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的共同趋势。在图书馆转型实践中广泛存在转型效率、成本、效益、文化等一系列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本文将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投资、运营、技术、政策和价值五个方面。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与可演化等特征,建议通过环境前瞻、优化治理、业务创新、制度建设等措施迁移与规避图书馆转型过程中的风险,以协同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87。  相似文献   

3.
转型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文章在全面梳理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必须以“树立跨界融合思维,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为牵引,加强战略规划,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指导思想,并尝试从组织机构、馆员角色、资源建设、空间功能、服务模式等方面探索高校图书馆的转型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转型过程,探讨文化冲突对图书馆文化转型的作用,分析了图书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途径,引发出值得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献转型与中国图书馆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文献的类型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现在正处于从印刷型文献向数字化文献转型的阶段.历史上两次文献转型都曾对中国图书馆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正在经历的第三次文献转型将给中国图书馆带来什么?作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将是中国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7.
民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严重文化危机之中,文化危机带来了图书馆危机,迫使图书馆改变原有的模式以应对文化危机的挑战,从而推动了图书馆理论研究的创新、近代分类法的变革以及“藏用一体”的图书馆出现,图书馆成为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机卡句。  相似文献   

8.
传统图书馆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传统图书馆以有形信息载体提供为基础而形成的体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思考分析。强调在新的环境下,要对传统图书馆进行全面改造,而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功能添加。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中国图书馆立法的历程,并着眼于未来,对中国图书馆立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人本主义角度思考我国高校图书馆转型之路,指出必须改革落后的体制结构,在管理和服务两端都注重"人"的主体重要性,才能有效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转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图书馆转型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综述了目前图书馆转型问题研究的成果,分析了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教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辐射力,图书馆学教育与这五个要素关联密切。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学教育在这五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存在诸如学科价值认同出现偏差、专业吸引力不强、学科创新力和整合力较为薄弱、学科影响力有限等问题。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要通过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理想、使命、职业精神教育,增强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凝聚力;通过扩大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质量,推动图书馆学知识创新成果的社会应用,加强对图书馆学科和学科教育的宣传,提高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吸引力;通过知识原始创新、研究方法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等途径,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创新力;通过促进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学科群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学科整合力;通过利用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讲好图书馆学教育的“中国故事”,扩大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辐射力。图1。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文化对图书馆员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存在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缺乏系统性、缺乏战略思考、表面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应在遵循文化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炼并宣传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建设人本文化和学习型文化,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树立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构建图书馆文化评价体系,以发展和完善图书馆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全面回顾青海高校图书馆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内容涉及馆舍规模、管理体制、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工作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等诸方面,并对青海高校图书馆事业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探讨图书馆文化品位的概念、意义、内涵以及实现的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由历史文化名城与图书馆事业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论述图书馆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作用,并对相关工作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徐红玉 《图书馆》2021,(1):84-91
文章在“信息—知识—智能转换规律”视野下,遵循“三个背景框架”构建、运行原理,研究“三个时期”图书馆空间转型策略与案例。分析“整合、重组、关联、互动”在图书馆空间建设和转型中的信息学功能,归纳图书馆空间转型对“三个背景框架”构建的信息学意义和对图书馆职能履行的社会价值。研究表明:三种形态的图书馆在“三个时期”的空间转型,其形态创设和策略选择与知识论的“三段论”和信息论的“三个背景框架”原理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图书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学团队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的“三早”人才培养方式,创建面向国家文化需求,融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对图书馆文化传承与创新行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其文化本质是图书馆的根基。图书馆文化自觉性的丧失会导致漠视图书馆的文化本质、抛弃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愿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用文化自觉理论指导和反思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