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受震灾影响,全省已建农家书屋210个被毁,387个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场地损毁面积1.2105万平方米,书架、书桌、电视机、放像机等设备设施损毁4842台(套),出版物损毁68.595万册,直接经济损失2100万元。  相似文献   

2.
日本侵入浙江 ,烧杀抢掠 ,给全省图书馆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抗战 8年间 ,全省各类图书馆减少 10 0多个 ,藏书损毁 5 0多万册 ,使浙江的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3.
大地震共造成四川省倒塌、损毁房屋近450万间,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家还欠着银行的房贷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档案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当代档案的损毁明显少于古代和近代,但造成的损失依然不小,有些甚至无法挽回。造成当代社会档案损毁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原因、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其中政治原因主要是指"文革"期间对档案的破坏;管理不当包括失火损毁档案、渎职损毁档案和为私欲损毁档案;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台风、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高湿、霉变等几方面对档案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现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15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53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16个,全部达到省级以上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标准。截至2007年底,全省现有档案专职人员6525人,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1227.46万卷,181.67万件,资料93.31万册,录音、录像、影片档案4.8万盘,照片档案314.68万张,底图961.86万张,电子档案1.58万盘(张),缩微平片、开窗卡35.61万张,卷片1023.77万幅。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133.3万卷,馆藏资料7.5万册,寄存档案59.5万卷。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区受灾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至9月1日,共发生余震2.7万多次,其中6.4级以上余震8次,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共12000多处。截至9月4日,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17923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经济损失尚可通过辛勤的劳动挽回,但珍贵档案资料的损毁,却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其中北川县85000余件档案全部被埋,后经过全力抢救,从废墟中挖掘出6.7万余件送往绵阳。  相似文献   

7.
据来自陕西省应急办的统计,汶川5·12强烈地震波及陕西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汉中、宝鸡等十个地市89个县受灾,114人死亡,3017人受伤。倒塌房屋102696间,损坏房屋597112间。全省多条公路一度中断,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32227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给北川羌族自治县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一座美丽的山城瞬间夷为平地。北川县档案馆全部坍塌,馆藏档案、资料全部被埋没。灾后,四川省档案部门立即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应急措施,先后三次从废墟中抢救出6.5万余卷档案资料。其中有1.2万余卷档案因长期遭受雨淋、水淹,损坏现象罕见,损坏程度严重。6、7月份北川正值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加之被抢救出的档案在废墟中掩埋近两个月,其中相当一部分多次遭受雨淋,严重受潮档案高达40%,30%的档案已严重滋生霉菌,粘连、水解现象严重。如不及时处置,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档案必然在霉变和水解双重作用下迅速损毁,致使前期抢救成果损失殆尽,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原始记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作为国家的特殊战略资源,档案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丢失或者损毁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但是,近年来危害档案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给人身、财产造成了极大地损失,也使档案工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考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四川省档案事业遭受重创,全省203个综合档案馆有118个不同程度受损,北川羌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中有8.5万卷(册)被埋在废墟下面,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档案8801件,该馆较完整记录羌族1700多年发展史的“孤本”档案《石泉县志》也在地震中丢失,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我国档案损毁严重,存世档案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有档案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文章在列举民国档案损毁状况的基础上,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灾区的图书馆建筑、设施设备及图书文献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绵阳市图书馆大楼墙体大面积拉裂,计算机机房3台服务器被震坏,电子阅览室约30台电脑被摔坏,部分阅览桌椅及办公用品损坏严重.梓潼、江油、安县、三台四县图书馆馆舍多处开裂变成危房.北川县图书馆基本毁损,工作人员遇难.邛崃市图书馆古籍室66个书架损毁,少量古籍书受损,整个馆舍出现贯穿性裂痕.绵竹市图书馆部分墙体倒塌,雅安市天全县图书馆馆舍开裂.阿坝师专40余万册图书资料在损毁严重的图书馆内无法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我国档案损毁严重,存世档案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有档案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文章在列举民国档案损毁状况的基础上,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面广,震区档案馆室及馆藏档案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北川县档案馆损失惨重:馆藏8万余件档案共挖出6.7万余件,大部分被挖出的档案  相似文献   

14.
人民网重庆1月7日电 备受关注的重庆图书馆“镇馆之宝”——7万册(其中数千册为孤本)民国文献电子版正式对外开放。预计2008年上半年,全馆9万多册民国图书、期刊将全部完成数字化。届时,读者通过电脑可以浏览民国时期尘封的历史,而不必担心损毁那些脆弱的书刊。  相似文献   

15.
人民网重庆1月7日电 备受关注的重庆图书馆“镇馆之宝”——7万册(其中数千册为孤本)民国文献电子版正式对外开放。预计2008年上半年,全馆9万多册民国图书、期刊将全部完成数字化。届时,读者通过电脑可以浏览民国时期尘封的历史,而不必担心损毁那些脆弱的书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眼于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战争、突发事件等对档案工作乃至档案事业日趋严重的现实威胁,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对档案造成严重损毁的案例,提出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高度考虑建立“平战结合”的档案异地各份机制的构想,并从必要性、可行性、实现构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读过龙应台女士的一篇短文.一个场景总是挥之不去。那是一个只有1.7万人口的德国小镇.小镇上有1个图书馆、3家书店、3个画廊、1个表演厅。图书馆全天开放,随便进出,免费借书。表演厅每周都有节目——话剧、舞蹈、音乐会、作家朗读会等。  相似文献   

18.
周旋  刘洋 《新闻天地》2011,(12):I0001-I0001
炎陵县水口镇是株洲市南端的建制镇,面积19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山林面积25.25万亩,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6万。截至2011年10月底.实现农业总产值7120.78万元,工业总产值23645.1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2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9万元.财政收入54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96.79元(监测数)。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的71.4%。^①面对数量日渐增加的庞大的网民,政府网站本身的建设成为大众获取政府权威信息、政府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骤然袭来的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震区档案大楼,掩埋了档案资料。位于广元市档案馆楼顶的避雷塔倒塌,砸穿屋顶,击中消防水管,导致水塔中的余水漫向楼下的库房;成都市档案馆库房柜架变形、倒塌,大量的馆藏档案散落地面。地震使档案资料遭到了严重的损毁,那么我们档案工作者如何在平时的档案数据保管工作中预防灾害造成的档案损毁呢?这就需要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系统,保护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