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必须依靠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性,激发…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主体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努力给学生提供表现个性的舞台,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内在要求。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素材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几点个人的见解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原生动力。在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也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思考,真正掌握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经历,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锤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纷纷以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创新教育或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点粗浅的见解. 1 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就学校教育而吉,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主体,也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更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数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本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谈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使人的创新潜能得到发掘,人的主体精神充分弘扬,促进了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作为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一片天地,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点燃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广胜 《考试周刊》2012,(24):58-59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根据教材的实际.着眼点应放在引导探索各种规律和解决问题时,使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从不同的思维方向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的问题.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便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素质教育,谈谈本人的几点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育.为此。在探究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1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逐步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中学时期同样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其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奠基础。所以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郑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说“创造力”)作为一种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包括情绪、意志、兴起、性格等,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  相似文献   

20.
莫燕明 《中学文科》2009,(17):47-4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它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