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第五册卵石化石单元包括第十七课至第二十一课。第十七课认识地球表面的物质——岩石;第十八课通过研究地球表面发生的火山和地震,推断地球内部的变化;第十九、二十课认识地球上的卵石、化石以及沉积岩形成的过程;第十一课认识地球上能源矿产形成的过程。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分析、推理认识卵石、化石和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受到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下面着重谈谈科学自然观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五册十九课《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属科学考察课型,又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要使教学路子体现出自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课本丰富的插图和资料,另一方面,还必须精心设计板书来创造性地再现和完善这一过程。教者的板书是: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一、提供事实,引导观察。 课前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卵石的形态和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探求卵石形成的事实根据。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去收集卵石,带学生到河滩、沟谷去考察卵石的分布,岩石的风化及河水对岩石的搬运情况。学生亲临大自然考察,直接获得了真实的自然知识。在考查的同时,教师还引导…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时应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一、提供事实,引导观察。 课前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卵石的形态和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探求卵石形成的事实根据。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去收集卵石,带学生到河滩、沟谷去考察卵石的分布,岩石的风化及河水对岩石的搬运情况。学生亲临大自然考察,直接获得了真实的自然知识。在考查的同时,教师还引导…  相似文献   

7.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是一堂难度较大的逻辑推理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由于卵石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卵石走过漫长的“道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若用传统教学手段,采用挂图,用语言讲解,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利用录像教材,可以克服这种时  相似文献   

8.
一、一次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启示实验教学是中学自然学科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对几节课的演示实验作了改进。例如高一课本《二氧化硫》这节课,传统教学以实验→设问→讲解来完成,显得比较枯燥。我通过仔  相似文献   

9.
去年 4月 ,国家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在昆明对参加全国观摩教学评比的 31节课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评价 ,认为湖南省耒阳市师范附小杨玉芳老师的《毛细现象》一课很有创造特色 ,是一节学科创造型的好课 ,此节课被评为全国自然教学一等奖。a .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上有创新。本课在教学过程的铺排上 ,与传统的五环节教学作了彻底的决裂。完全是循着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思路与方法“现象→猜测→验证→结论→应用”来进行教学的。教学中 ,由于教师当好了导师 ,学生便学着做了“科学家”。观察实验现象时 ,能做到仔细、认真 ;猜测原…  相似文献   

10.
本课以卵石为材料,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地质变化,是培养学生由果索因的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因此,本课教学程序最好依照学生的探究程序来设计。 一、提供事实 引导观察 课前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卵石的形态和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探求卵石成因的事实根据。因此,教学时教师首先应从当地  相似文献   

11.
我们县是一个山多水多的山区县,东河、西河两条大河贯穿英山大地.东河陡峭,水流急,河下游(离我校不远)鹅卵石随处可见.上<卵石是怎样形成>时,我把自然课堂搬到这里,让同学们边走边看,观察、分析、想象卵石的成因.同学们个个兴趣高涨,在讨论中,我只是略作点拔,同学们就把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整理出来了,课后,他们都说这节课真有趣!  相似文献   

12.
研课是教师通过系统地考察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专业发展过程.研课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效益.教师研课的过程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感受、经历和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对课堂的各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个体研课的主要环节是:确定研课目标→收集课案→观课→研究→修改设计→总结.在研究性质上,个体研课是既联系理论、又联系实践的中层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金惠龙 《成人教育》1993,(10):38-40
<正> 采用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首先应处理好教材,把教材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来学习。每一个单元包含六种课型,即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通过这六种课型来完成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但是每一单元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本文以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为例,谈谈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根据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征,借鉴以往关于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认为,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最佳教学程序可作以下概括: 构建知识网络→深化重点内容→辨析易混概念→交待注意事项→介绍记忆方法→进行题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面对当前教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积极借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黑龙江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研究成果: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结合自己申报的齐齐哈尔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探究发现式创新教学模式与程序的研究》,通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也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即:探索发现式创新教学模式为: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创造教学情境→学生课上探索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结论→课上反思与小结→课下探索与发现;探索发现式创新教学程序为:教学设计科学→课前准备充分→导引目标明确→教师创设情境→生探索发现→学生运用规律→应用规律创新一课上反思小结→课后探索发现。通过反复论证这种教学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它不仅改变了“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传统教学习惯,而且凸现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崭新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电教媒体辅助自然教学是学生欢迎的形式,在自然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可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自然教学质量。 一、提供感性资料 有些客观现象是学生不便于在课堂上直接获得的。例如,《卵石是怎么形成的》这一课,带学生去考察山涧、河谷中的岩石的风化、搬运情况;河岸卵石的分布情况;海浪对礁石的拍击、侵蚀以及潮汐对岩石碎屑的搬运、磨  相似文献   

17.
《卵石的形成》一课是以卵石为研究对象,认识地球表面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我在教这课时,对3个平行班,采用了3种不同的教法进行对比实验,其效果截然不同。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按教材上安排的环节,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卵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根据岩石的形态特点取个名字,学生能对答如流。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说说河道中岩石的分布规律时,没有一人  相似文献   

18.
四个没想到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儿童的功课排满。”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我尝试着大胆放开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其自由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以“彩虹的秘密”一课为例,谈点个人感触。“彩虹的秘密”一课在小学自然第十册第六课。本课我是这样安排的:收集调查→课前游戏→课上交流→实验探究→课外延伸。本课教学中的“四个没想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没想到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材自然第九册《凝结》一课教学中,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因果关系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最终找出事物之间的变化原因和规律。自然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观察实验BABCD运用了解谈话→事实→问题→或讨论分→A+C→之间→解释现象析D关系下面是我们的教学实践。1指导学生认识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师:出示三个相同的杯子:一个里面不装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装冷水。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上台观察,看三个杯子盖反面有什么不一样?生:装热水的…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第五册《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属逻辑推理课型,根据此课型特点,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研究卵石的成因,首先要认识卵石和卵石在形状上的特点。一上课,我两手并举两石,一块卵石,一块普通岩石,让学生找出卵石与一般岩石的不同之处。接着我提问:“卵石为什么没有棱角了?它的棱角哪儿去了?”从而激发学生对下面学习内容的兴趣,导入新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