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东起大庾岭,逶迤向西,直迄越城岭的南岭(又称五岭)山脉,横断南北,成为岭南和岭北地区古代交通的天然阻障。然而,远在三代时期,五岭南北之间的经济交往就开始了。周公摄政六年,岭南的越裳国就以“三象重泽而献白雉”于周室。(郑樵《通志》卷一百九十八)广西的骆越人也曾献“大竹”、“翡翠”给周成王。《逸周书·成周之会》)“越骆之菌”(竹笋)、越蓆亦早巳饮誉中原。当时,五岭南北两地人民想必已借助五岭山脉之山隘小路互为交往了。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把沟通五岭南北交通视为加强中原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的纽带,并构筑穿越五岭山脉的交通道路的时代,当始于秦汉开发岭南时期。本文试就秦汉时期五岭南北的水陆交通要道略作举要,以待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2.
江南地区地处我国流量最大、河面最宽的最大河流———长江的中下游 ,并向浩瀚无边的太平洋敞开。自远古以来 ,水路交通发达便是这一地区的基本特色 ,与此相适应 ,其海上交通发展的历史也相当悠久 ,到秦汉时期 ,其海上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 ,并形成了固定的交通路线及其港口。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在岭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对岭南农业的开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政治上的大统一、汉越两个民族的大融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传入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岭南的逐步确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了岭南农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秦汉时期岭南诸越族的族源、人口以及地区分布、迁徙海南岛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诸越族之南越、西瓯、骆越的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秦汉时期岭南诸越族的族源、人口以及地区分布、迁徙海南岛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诸越族之南越、西瓯、骆越的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建设的一系列成就是大一统局面得以出现和持续的基础。秦汉时期的陆路交通建设有其独特的特点:秦的陆路交通建设体现在以“线”为中心,完成了以驰道和直道为主的贯穿全国的交通线;两汉时则以“点”为中心,完成了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点线相结合便构成了秦汉时期迅捷的陆路交通体系,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稳固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流行的几种权威性中国历史地图集对秦汉时期岭南区划的画法有错误.秦代建立的岭南三郡的疆界与今天的广东、广西、越南的疆界并不重合;桂林郡郡治不在今百色;象郡位置南端应在北纬13度线的今越南中南部,北境在今贵州东南部.西汉的象郡即秦象郡的北部,南境在今中越边境线稍南,郡治临尘在今崇左市.  相似文献   

8.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相距遥远,有山河阻隔,但自古以来两地就有着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运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史前三代、春秋战国和秦汉三个时期,考述岭南与中原地区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状况,发现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交通工具与交通道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 ,江南地区的交通成为整个中原王朝交通体系与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类及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道路的管理也朝着日益规范和健全的方向发展 ,并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同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中原移民对岭南的开发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由于中央王朝鼓励对边区进行移民,大批中原及内地人到达岭南,他们和岭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勤劳的双手,艰苦的劳动,共同开发了岭南,为岭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由于中央王朝鼓励对边区进行移民,大批中原及内地人到达岭南,他们和岭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勤劳的双手,艰苦的劳动,共同开发了岭南,为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孙子的事迹得到丰富,军事才能受到推崇;《孙子兵法》的文本几经整理,为后世《孙子兵法》的传本提供依据;《孙子兵法》的言论被广泛征引,成为秦汉学者阐释军事思想、评价军事人物和提出军事策略的依据;《孙子兵法》的思想在战争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出秦汉时期孙子学的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孙子学的发轫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秦、汉、三国时期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秦朝下令收缴天下所藏兵器,对民间采用禁武之策,然而军队中的习武活动仍然开展活跃。汉、匈战争进一步使统治者和民间社会更加认识到习武活动的重要性。东汉末年群雄蜂起,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之势,在重视武备的历史背景下使武术得到了迅速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以及人们为求生存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自然界,在全新世纪以来约1万年的时间里,中国辽阔土地上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各族人民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如铁器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  相似文献   

15.
经过漫长的战乱,统一的秦汉在文化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占有其独特的地位。文章论述了秦汉时期绘画形象塑造的写实技艺与传神、雕塑的因形造意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以及工艺设计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精妙,兼及它对后世工艺美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日之许昌及其周围地区,早在距今二千年前后的秦汉时代,属秦朝和汉朝所设置的颍川郡。当时这里经济繁荣,户口稠密,文化发达,人才倍出。今就史籍所载,试将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