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据中央电视台最近一次调查显示: 在北京地区的读者最喜爱的十大报纸中,《环球时报》位居第二;同时,该报还被评为"全国读者最喜爱的38家报纸"之一.另有调查表明:《环球时报》的读者95%是自费订阅.如此的殊荣,如此的来自"上帝"的认可,在当今报海大战风起云涌、报业竞争你死我活、读者兴趣日渐"众口难调"的今天,特别是在网络传媒"龙卷风"似的强烈冲击下,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环球时报》,是一份以报道读者关注的国际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周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日报国际部主办。据中央电视台最近一次调查,在北京地区读者最喜爱的十大报纸中,《环球时报》位居第二,同时被评为“全国读者喜爱的38家报纸”之一。目前,其发行量已突破4...  相似文献   

3.
展江 《青年记者》2016,(13):73-76
2013年7月,新华社《参考消息》总编辑张铁柱参加一个培训班.某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去讲课时举例说,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环球时报》.张铁柱立时举手发言说:《参考消息》才是发行量老大.白岩松解嘲说,可能《环球时报》过去发行是最高的.张铁柱继续更正说:《参考消息》从来都是国内发行第一.① 话虽这么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与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相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其中反映了以下现实:国际题材在今天的开放时代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邻国,他们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国和中国人,往往是我们比较在意的乃至比较敏感的.而在相当程度上,《环球时报》这个报界“新贵”比起老派的《参考消息》来,以其题材抓人、语言尖锐吸引了过去《参考消息》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梁素文 《传媒》2015,(24):35-37
《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创刊于2009年4月20日,它是继1981年《China Daily》之后的又一份面向全球的英文类报纸.与《China Daily》独立创办运营不同,《Global Times》依托于中文版《环球时报》,共用一个报纸名称.它的出现标志着《环球时报》形成报网结合,中英文并举,内外新闻兼顾的事业新格局,在《环球时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栏目是报纸的“窗口”。一张报纸是否吸引读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张报纸的栏目是否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兰州铁道》报曾作过一次读者调查,结果,我们开设的《社会窗口》栏目,是读者最喜爱的栏目之一。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企业报的主要任务虽然是报道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但是,企业报的读者生活在社会上,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他们同样渴求社  相似文献   

6.
赵允芳 《新闻通讯》2013,(12):49-51
近一个时期,可能没有哪一家报纸像《环球时报》这样重视社论——几乎每天都刊发社论,有时甚至刊发多篇社论;可能也没有哪一家报纸像《环球时报》这样,其社论、评论文章能够引发如此之多的关注和评议。而无论批评或褒扬,我们都应该首先看到其最为重要也殊为可贵的一点——  相似文献   

7.
笔者手头有一份近期在汉某高校大众传播效果调查报告,内容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问卷调查对象为2000年在校大学生。现将资料实录如下,以供传媒界同仁参考。 调查统计显示,在接触最频繁的大众传媒一项中,选择最多的是报纸,占49.4%。信息丰富,有一定深度且廉价方便等优点使报纸成为大学生接收大众传播信息的首选途径。在报纸的选择上,《楚天都市报》以32.7%居首,《环球时报》以30%居次,《体坛周报》深受体育爱好者特别是男生的喜爱,占29.4%,《南方周末》以深刻的思考和公正的报道让18.7%…  相似文献   

8.
《环球时报》是中国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新闻类报纸,其权威性与认可性不容置疑。本文选取2007年上半年的《环球时报》,结合平时的阅读理解,随机抽取22份样本,对这些报纸的头版版式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其他报纸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版面色彩 运用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霞 《新闻记者》2001,(12):54-55
自 1992年6月1日 ,《科技日报》首先使用方正系统出版彩色报纸以来① ,彩印技术日渐普及 ,彩印已成为报纸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彩印报纸因为色彩鲜艳、表现力丰富而更受读者的欢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1999年对北京读者的调查发现 ,有61 %的读者表示愿意多花点钱买那种印刷质量更好、版面风格更令人喜爱的报纸 ,② 而彩印与否是读者判断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彩印的普及一方面说明报纸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色彩对读者的巨大吸引力。在版面诸多构成元素中色彩是最直接、最迅速、也是最敏感的因素 ,它往往先…  相似文献   

10.
如口今纸媒行情一路走跌,时不时会传出消息:××报纸停刊了.但有些纸媒似乎不受大行情的影响,甚至活得很滋润,《环球时报》即是一例. 在媒体圈,《环球时报》是一家存有争议的媒体,正如其总编辑胡锡进一样.但争议归争议,丝毫不影响它“洛阳纸贵”.《环球时报》能在纸媒“寒冬”中“傲霜斗雪”,有很多独家优势同侪难以望其项背.《环球时报》是能把政治正确和市场正确结合得特别好的纸媒,这是它在纸媒寒冬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如今日渐凋零的城市报摊上,你不难看到《环球时报》,而且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的报摊上,几乎都能见到《环球时报》,这说明了《环球时报》的市场影响力.说及市场影响力,曾经,都市报一直是媒体市场的大户,但近些年,处境最为惨淡者就是都市报了.《环球时报》同属纸媒,为什么能成为“例外”?  相似文献   

11.
《环球时报》原名《环球文萃》创刊于1993年1月3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是中国最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新闻报纸.它以快捷翔实地报道全球热点新闻,准确及时地评论重大国际事件,生动活泼地反映多彩世界为办报宗旨,及时向国内读者介绍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动态和文化生活信息,成为中国人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2.
"取长补短":以思想取胜,避免新闻同质化省级党报缺乏制作国际新闻产品的条件,既没有专业报纸(如《环球时报》等)的独家新闻优势,也没有都市类报纸的资讯大容量.面对局限,要"突围",首先要立足导向,以思想取胜.如果经常刊发一些深入问题核心、进行精辟分析、提出独到见解的评述,那无疑会增强报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发行和广告是报纸的经营命脉,报纸印刷出来以后,只有发行到读者手中才能实现价值,因此发行人的地位至关重要。眼下又到了发行季节,本刊采访了几家发行量较大报纸发行部门的负责人,请他们谈谈怎样当好发行人。 考虑到地域差别和报纸类型的不同,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羊城晚报》、《辽沈晚报》、《华商报》和《环球时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报纸的生存不仅面临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还须应对来自新兴网络媒体的严峻挑战。报纸要赢得市场、赢得读者,就必须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人民日报主办的环球时报,是一份个性鲜明,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目前发行量已突破130万份。该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的权威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报道手法、版面编排也都有独到之处。本文仅对其标题风格作一番分析,因为别具一格的标题风格也是构成该报鲜明个性的重要因素。标题是报纸的门面。自费订阅比例达95%的环球时报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要让读者在一瞥间激发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云冶报》是一张云冶职工喜爱的报纸。在去年八月举行的《云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会上,厂长为《云冶报》题词:“云冶职工之友”。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在班组.如果一天同时来了《云南日报》、《工人日报》和《云冶报》,那么,工人们抓的第一张报纸就一定是《云冶报》。在分厂、车间、处室,各类大报更多一些,情况也依然如此,当然,这并不是说《云冶报》办得比各种大报好,而是它与云冶职工有一种天  相似文献   

16.
魏金成 《新闻界》2005,(6):87-88
众所周知,准时出版早已成为发行工作的“生命线”。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报社是应该死守“行规”呢,还是灵活地运用发行规律?对此《环球时报》做出了明确的回答。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恐怖分子的袭击,为抢发这条震惊世界的新闻,《环球时报》决定提前一天出版。同年10月7日美国空袭阿富汗,《环球时报》又紧急撤回已印刷完毕的报纸,不惜拖延时间,连夜对报纸的内容进行修改。单从形式上看,《环球时报》既有“迟到”又有“提早”,可以说是对读者的严重违约。可是高额、稳定的发行量却又给我们的发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需求日益增多。十几年前,中国人看国际新闻大多抱着长知识、开眼界的心态,而今则带着对切身利益和国家命运的关注。读者的需求带动了国际新闻报刊的发展。1993年《环球时报》前身《环球文萃》创刊时,全国专门刊载国际新闻的报刊不多,当时党报的国际新闻报道也比较少。现在,不仅专门做国际新闻的报刊多了,党报、都市报也普遍加大了国际新闻报道的篇幅和力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新闻报道领域,《环球时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厚爱?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在《环球时报》创刊10周年会…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萃     
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公布
  9月14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刊博会上发布2013年度报刊邮政发行排行榜100强。
  据了解,鉴于报纸和期刊的不同特点,该榜单分别排定报纸50强和期刊50强。报纸50强包括《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环球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期刊50强包括《读者》《特别关注》《特别文摘》《求是》《故事会》等。  相似文献   

19.
《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于2009年4月20日,是我国继China Daily、21st Century之后第三份综合类英语报纸.《环球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本同源,保持一致的传播口径,都是代表中国就国际问题向世界发声.自英文版创刊以来,《环球时报》形成了中、英文版和环球网并存的“三位一体” “网报结合”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13,(6):64-64
《环球时报》近日起正式推出美国版.成为首家在美国同时推出中英文版日报的中国媒体。《环球时报》美国版的中文版有16版,英文版有24版。美国版延续在中国发行的《环球时报》的特色,即以尖锐创新的报道、独特深刻的分析,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向世界报道一个真实、变化的中国.传递中国民间的声音.反映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诉求和公众舆论。同时.美国版将逐步增加美国社区内容.力争逐渐为美国读者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