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震惊全国的重庆“打黑”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重庆是全国黑恶势力最重的重灾区。然而在2009年,重庆的打黑成果却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国内传媒的舆论监督面临巨大法律风险,风险的表现是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风险的根源在于传媒的舆论监督在我国法律上至今没有得到明确授权,导致了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上的合法性。要在开展传媒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化解法律风险,归根到底是构建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基础:首先是确保舆论监督行为本身在合法范畴内实行,然后是争取舆论监督权利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从“躲猫猫”到“楼脆脆”、从“欺实马”(70码)到“钓鱼执法”,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在有效推进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监督主体积极主动,监督方式多元化,监督领域倾向于时政问题、民生热点,监督权益愈加受到重视、保护等新特点。但网络舆论监督在为我国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其存在的网络炒作、网络暴力、情绪化等问题也阻碍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进程。我们应当全面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组合式教学法根据“组合”的原理,对《中医诊断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组合式教学法体现在“三个”组合上,即:症与症的组合、证与症的组合、证与证的组合,创建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其教学效应表现在:能够全面提升教学优化程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体现教“活”与学“活”的原则;对学院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诗的神奇魅力在于“场”效应和“混化”效应,这里所说的“场”,就是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互动的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把握”,又叫“混化”。三者的相互渗透,能使诗句产生“易染性”,哪怕是熟语套话.甚至枯燥的数字,在整体中,也会受感染而有了诗意,产生魅力。这种“场效应”和“混化效应”,在古文论中谓之“气”,有了“气”,诗就会被激“活”。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随着社会改革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旧碰撞中,“媒介官司”大量出现。我国的舆论监督在法律界限上,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舆论监督法制化在操作上有许多难点。究其本质,“媒介官司”是舆论监督权和个人名誉权的博弈。那么如何架构理想模式。除了舆论监督法制化模式和新闻伦理道德模式外,还需引进“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企业违规碳排放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针对违规碳排放网络舆论监督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Vensim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心理效应会对主体在违规碳排放事件发生后的行为策略选择产生较大影响;增大对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有利于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增加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感知收益与降低公众选择造谣歪曲事实的概率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而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又有利于促进政府积极回应社会的关注,促使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建议提升对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激励,同时需重点关注谣言的管控,增大对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关注其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有“第四种权力”之美称,对民主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具有重大作用.但目前我国的舆论监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力,为此必须加强舆论监督建设.着重解决: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观念,理顺舆论监督渠道.实现监督指向的多样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在舆论监督与其它监督的密切配合中推进舆论监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报道的舆论监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成为新闻界探讨的热点,而且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但有关“弱势群体”报道的舆论监督的探讨文章不多。本文试图对“弱势群体”报道的舆论监督特点以及“弱势群体”报道中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把课上“活”,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心理犹如对腾挪跌宕、一泻千里九曲黄河的景仰。现在新课改理念中提倡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实也就是倡导把课上“活”。课上得“活”,既表现为显性的气氛的热烈,也表现为隐性的学生深沉的思考;既表现为情感的“活”,也表现为思维的活跃;既表现为“一泻千里”的流畅与雄浑,也表现为“腾挪跌宕”的多姿。它是一种神韵的“活”。由此,有些老师消极地认为把课上“活”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是课堂教学的有心人,肯去认真探寻课堂教学的规律,就完全可以捕捉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对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城"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座现代化的“重庆职教城”正在永川崛起。其经验是政府充分发挥了统筹服务的功能,体现了“城校互动”效应:其不足是“校企互动”有待推动,“永川技工”品牌有待提升。鉴于此,本文就“重庆职教城”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震惊!轰动!这就是10月15日重庆法院开庭审理特大涉黑案件时社会的反应。在这个案件的背后,我们惊恐地发现,给黑恶势力撑起保护伞的正是一些所谓的区人  相似文献   

13.
师爱浅论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仰心于自己雕塑的一尊少女像,他每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久而久之,那少女竟活了,与国王幸福地结合了。人们把这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爱的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意向效应”,给人一种“器重”的暗示,增强人的自信心,从而促其不断努力,取得成功。教师对学生适度的期望值,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一种表现。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能够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心理换位,以产生积极的移情体验。即像对方那样地体验对方的所见所闻。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应当表现在不带任何主观臆想的框框,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简单地以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单凭经验判定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中如何正确防范和处理侵权行为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本文揭示了新闻舆论监督中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分析了新闻舆论监督中出现侵权行为的原因及危害,并从提高素质、完善法制、强化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中侵权行为的规范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一直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媒体树立权威性、公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媒体不断增加舆论监督类栏目。但是,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理性、科学,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正确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而且有时还会带来负面社会效应。面对围绕舆论监督而时常引发的各种争议,媒体应反思其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失实、失度现象,努力追求更合理、更有效、更具有建设性和艺术性的舆论监督方式,使舆论监督发挥最佳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发挥着其特有的监督功能。但网络舆论监督仍存在着网络普及率低、网民结构失衡、网络信息存在“虚假性”和“商业性”、部分领导干部排斥网络舆论监督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具体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朱榕基同志曾为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对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鼓励。  相似文献   

18.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充分智能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创新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学生探究。什么叫探究性学习?简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师所预设,  相似文献   

20.
烷基的诱导效应贯穿于整个有机化学,大多数教科书和参考资料都从烷基的推电子作用来解释其诱导效应.文章通过烷基在不同分子结构中及不同条件下表现出的“推”和“吸”两种现象,探讨了诱导效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