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猛虎和蔷薇(节)有删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余光中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例不同而已。细嗅蔷薇。”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叶弥的小说《猛虎》是一个独特的文本:叙述中大量的空白,形成一种召唤结构;人物间的互相对抗,贯注着探讨人性的意向;主题意蕴苍凉的底色,构筑成现代人类的生存寓言。 相似文献
6.
7.
8.
9.
敦煌写本佛经对研究汉语词汇史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敦煌写经中白食、搏掩、便、成辩、差牙、拨撒、身生、已来、便转等九个词语具有其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11.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24-29
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分析了远古至西周时期虢国地区历史人文环境的演进及其特点。研究表明,虢地历史人文环境具有历史文化源流一脉相承,发展脉络清晰,序列完整,演进模式稳健、渐进和地域特征鲜明等特点,为以后虢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影响着其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古代巴族拥有悠久的崇虎历史,巴式青铜兵器上大量存在的虎纹图案反映出巴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崇虎宗教文化内涵.文章在对虎纹释解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阐述了巴人崇虎的宗教文化内涵和意义,以期从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巴人崇虎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3.
唐代有不少小说写到虎,主要有义虎、媒虎及化虎(人变化成虎和虎变化成人)三种类型.小说通过对虎的描写,彰显人类的伦理道德,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姚霁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8):70-74
滇中彝族地区的"送白虎"事象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涉及彝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这种鲜活地呈原生态般存现于彝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是生殖崇拜文化的典型。从研究"白虎"事象进入彝族文化圈可切近彝族精神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5.
朱安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146-148
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和人的血亲观念相结合的产物,积淀着人类思维发展过程的?丰富内容。彝族祖先崇拜形式多样,主要表现在丧葬仪式和祭祀活动中。从家庭到家族,都尽量把这些活动搞得隆重而热闹。 相似文献
16.
17.
吴乃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4):100-103
中国民间礼仪中有许多关于虎的习俗,从这些习俗来看,虎象征女性生殖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崇拜孕育新生命的母体。在华夏民族的许多创世神话中,都讲到人出自葫芦,葫芦就是孕育人类的子宫。虎从风从地从阴,形体与葫芦相似,类似人的怀孕母体;西王母是传说中的母虎女神,主管生与杀,居住在昆仑山,而昆仑一词也具有“圆”或者葫芦的含义;在彝语中,虎与葫芦的发音相同,都称作“罗”。因而,虎自然被视为女性的象征,具有强盛的生殖力,受到先民的崇拜。考古发现的6500年前的蚌虎,商代青铜器中的“双身虎”造型,以及民间祭祖中的大虎馍,婚礼中的新娘被看作娇虎的习俗,都反映了这种意向。 相似文献
18.
杨甫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3):105-108
鹰是彝族重要的图腾之一,至今仍然保存了大量鹰崇拜的生动材料和神 话传说。彝族鹰崇拜反映的是初民以鹰象征男性生殖器、男性的生殖崇拜和生殖神话,是初民生殖崇拜经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摆手舞源流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今学者关于土家族摆手舞起源的三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辩论,继而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演变和源流重新考证,认为土家族摆手舞源于土家先民祭天祈年,后又与楚文化交融,逐年演变成当今的摆手习俗。 相似文献
20.
侯灵战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6-40
希伯来人的宗法思想起源于祖先崇拜,其中嫡长子继承制度是维护宗法思想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各种现实中面临着许多困境,诞生了选民观。宗法思想影响形成了宗法制社会政治结构。摩西后的神权、王权都曾想打破这种社会政治结构,却无法从根本上触及其宗法制根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