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终身道德学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们对道德学习已有一定的研究,对终身教育则有更多的研究,但对道德教育重点向道德学习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对终身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甚少见。本试阐明道德教育重点从“培养论”到“学习论”的转移、终身道德学习的意蕴,阐述终身道德学习的理论依据,论证终身道德学习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终身自我道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的意义已被社会广泛认识,然而人们的终身学习意识并不强,集中表现在人们学习的主动性缺乏上。究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已经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推进终身学习必须从培养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开始,而"慕课"的兴起则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在未来,终身学习的重心必然转向以自我意义探索为主,而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主动探究而非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终身追求,人们需要并且坚持终身学习。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学习者是成人教育的主体性因素。因此,充分了解和利用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对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促进他们进行持续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与实践的推进,终身学习文化由萌芽逐渐走向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根据对已有关于终身学习文化研究的认知与思考,试图界定何谓终身学习文化,并从践行三大理念、传承文化基因、丰富成人精神、推动终身学习以及成人教育及其科学研究等方面阐释终身学习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和繁荣终身学习文化,尝试从汲取终身学习文化的营养、营造终身学习文化的氛围、开拓终身学习文化的场所以及举办终身学习文化的活动等领域对终身学习文化的培育路径提出若干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6.
张震 《成人教育》2006,(1):45-46
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要通过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实现,虚拟大学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实现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个人学习账户建设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工作与重要内容。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个人学习账户的运行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深水区”和“瓶颈期”,亟须找到创新的突破口。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个人学习账户的意涵历经了起源、萌芽、发展、升华四个阶段。深入剖析个人学习账户的演变趋势与未来方向,结合其现有功能,以赋能终身学习力作为切入点,实现一人一账户、一人一画像、一人一推荐、一人一激励。个人学习账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精准溯源;深度挖掘,构建呈现终身学习力的多维度学习者画像;拓展场景,成为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开展激励,推进形成终身学习循环圈。  相似文献   

8.
本首先探讨终身学习社会的意义与本质,其次指出学习社会对大学的挑战,包括:(1)门户开放;(2)成人学生大量涌入大学;(3)非正规教育加入学习提供的行列,与大学展开竞争;(4)开设工作有关的课程及增加通识课程;(5)改变教学方式等。因此,造成了大学功能的转变。大学的调适与因应之道,包括:(1)改变入学方式,放宽入学条件以应成人学生入学的需求;(2)调适课程内容:(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管道;(  相似文献   

9.
论终身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也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阐述了终身学习的定义和特征,概述了终身学习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论述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自学考试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自考生在学习目的上一味追求学历文凭,在学习方法上死记硬背,突出应考,从而把自学能力简单地混同为机械记忆能力,结果是考完即忘,遇事则慌,自学能力的可持续性非常低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终身学习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历史为线索,分析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终身学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成人教育、市场经济时代下的 终身学习,并预测中国学习化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观念上讲,终身学习概念的产生及终身学习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古代人类社会积淀丰厚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更离不开近现代世界各国教育实践和观念的更新。纵观人类社会教育历史的变革与发展,终身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萌...  相似文献   

13.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终身学习观指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和工作中形成的与终身学习相关的系统的新思想与重要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习近平终身学习观以终身学习内涵、终身学习内容与终身学习路径为主线,阐明终身学习是一种时代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并以其终身性与持续性、战略性与时代性等特性引领时代学习。强调应以思想引领性的科学理论、工作实务的科学知识和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要求坚定学习方向和终身学习理念,巧用方法与技巧,并在践行终身学习中持续提升,以学习成就未来。  相似文献   

16.
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在数字化学习时代,信息素养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学会学习的主要标识。近40年来,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意义和标准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意义和构成,回溯了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标准。在综合诸多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十大标准,以期为学习者提升信息素养或学习能力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文章认为,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更是一个"个个善学"的社会。只有引领和促进学习者掌握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学习能力,学习者才有"善学"的基础和可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才有最根本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倡导和繁荣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终身学习的历史逻辑演进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习化社会是终身学习理论进行可操作性定义时所衍生的逻辑结果,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制度化模式。在其型构过程中,学习化社会作为组织系统的分析框架具有五个侧度:行动主体;物质基础;非物质资源投入;制度安排;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倡导和繁荣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