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边 《出版广角》2021,(14):89-91
从媒介进化角度看,数字阅读媒介呈现人性化的进化趋势,这种进化趋势体现在阅读信息传播、阅读信息交流、阅读信息仿真、阅读信息获取等方面.在阅读信息传播方面,数字阅读媒介人性化进化表现为由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逐步转向突破媒介传播的时空限制.在阅读信息获取方面,其表现由烦琐化、盲目化向便利化、精准化发展.在阅读信息感知方面,其表现为由单一化、碎片化的感知体验向完整化、生动化的感知体验转变.在阅读信息交流方面,其表现为由个体化、小范围的交流逐步转向群体化、大范围的交流.数字阅读媒介人性化进化的趋势需要人们谨防数字阅读媒介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进化认识论对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罗·莱文森在波普等人的进化认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技术进化认识论的思想,认为技术在客观知识与认识能力的进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强调技术作用的进化论思想,贯穿于莱文森整个媒介理论,形成了其非媒介决定论与技术乐观主义的倾向,认为媒介的发展有着补偿原有媒介缺陷与人性化的趋势,并进一步指出,技术(媒介)在知识与世界的关系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2):55-60
本文结合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和媒介生态理论,以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媒介为例,以点带面,从种间竞争和社会选择的角度探求社会化媒介进化的规律。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介的演进源于外来基因和本土基因的融合。围绕着用户、内容、商业等资源的媒介种群间的竞争是社会化媒介进化的内因,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部生境对社会化媒介进化起着"社会选择"作用:政治因素制约了社会化媒介发展的形式和方向,经济因素促进了社会化媒介优势资源的积累;文化形塑了中国社会化的媒体的"围观参与式"和"圈子"交往特征;补救性技术促进未来社会化媒介向人性化、跨越时空、全感官互动、部落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4.
吕睿 《新闻通讯》2013,(3):23-25
本文在梳理、划分报纸形态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媒介进化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证报纸形态的演进并不完全是回应新媒体技术和市场变革的被动应对过程,而是在"生成——批判——传播"基础上,不断确立自身新的文化话语体系和占领新时空权力的内在驱动下的变革。本文从技术动因、文化动因和控制力动因三个层面揭示了报纸形态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周立春 《东南传播》2012,(11):75-76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状态使公众的信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当草根媒介在网络上自由发布信息时,引发媒介恐慌的信源就不再局限于大众媒介。本文主要从信源上探讨引发媒介恐慌的中介因素,旨在证明在去中心化传播时代,媒介恐慌的引发者从单一的大众媒介发展为大众媒介与草根媒介,以期丰富对媒介恐慌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第三代代表人物,他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广为人知。本文具体介绍了莱文森关于媒介进化研究的著名"三理论",并从技术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概述了现阶段媒介进化的相关研究,试图阐述数字时代媒介进化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梁颐 《新闻世界》2014,(4):269-270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为媒介技术进化引入了认识论哲学基础,形成了奠定他学术地位的媒介进化论。媒介进化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跨学科思想的帮助。媒介进化论借用并补充了达尔文的思想,糅合并升华了坎贝尔的思想,延伸并修正了波普尔的思想,并以自己的哲学框架对信息技术本质进行了展现。  相似文献   

8.
徐利德 《青年记者》2017,(21):27-28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师从尼尔·波兹曼,并与麦克卢汉保持亲密关系,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进化论思想.在整体媒介史观的引导下,莱文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媒介进化观点: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救媒介”理论、媒介演进三阶段(玩具—镜子—艺术),这三个理论也成为其媒介进化理论的奠基石.在其理论中强调人和人的理性对媒介发展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现实人文关怀.同时他认为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环境需要一致,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媒介的演化,所以需要新媒介的“补救”.本文从保罗·莱文森的著作、理论思想、研究背景等角度探析其媒介进化理论的思想逻辑,分析莱文森的媒介观点的关联性、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文雅诗 《新闻知识》2023,(10):80-87+96
马歇尔·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中坚代表,均为媒介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本体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发展进化浓缩为四条定律,分别是提升、过时、再现、逆转。莱文森则从媒介技术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玩具、镜子和艺术,认为媒介的进化主要依赖于人的需求,因此媒介的发展呈人性化趋势。虽然莱文森自认为麦克卢汉的传人,但是在媒介发展论上,两人的观点像是从不同方向爬同一座山,在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媒介发展的轨迹、媒介发展的运转法则、媒介发展的控制力量以及两人在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上,这些差异生成的富有鲜明个性的结论亦为当代媒介研究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硕果。  相似文献   

10.
媒介与人性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媒介化,二是媒介的人性化,其中媒介的人性化问题受到关注较少。本文将着力分析媒介的人性化问题,认为媒介人性化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媒介与人属性或器官的比附,二是媒介的发展被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加人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身体为线索,主要讨论媒介技术中身体的重要性及媒介演进的人性化趋势。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人对媒介技术有着积极影响,媒介技术发展的方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身体感官的偏好。因此,对媒介中的身体感知及媒介对身体的改变两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未来媒介的发展需要更好地适应身体感知层面的偏好及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新媒介背景下,传统媒介权力观受到极大的挑战,媒介权力的表现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新媒介背景下的媒介权力初探》一文,对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权力的变化和表现方式从信息传播的速度,传受双方对信息进行处理与解释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成本及信息传播路径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入媒介史,尝试从技术演进的视角提出理解另类媒体的一般性框架。研究认为,另类即“新”,而另类媒体作为媒介技术进化的直接后果,是一种由技术革新所激发、指向某种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充满易变性且有皈依主流倾向的“断裂的文化”。另类媒体发生的原动力是技术进化效应在短时间内溢出社会固有传统、惯例和规范体系所制造的短暂的文化真空,缺少稳定恒久的社会支持动力;而另类媒体的“宿命”则是伴随着新技术被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驯服而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李冠华 《传媒》2021,(2):91-93
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及大量其他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媒介的具体表现与思维方式变化,能够洞见如今的媒介正沿着"低维度→高维度→更多维"的方向逐步发展.该趋势不仅表现出视觉时空维度的升维,还伴随着其他感知维度不断叠加和维度感知明显向内增强的趋向,且这一系列变化还同时反作用于受众的思维维度,也表现出类似维度提升的倾向,综合佐证了当代媒介发展中存在的升维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功 《当代传播》2012,(2):27-29,38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涵盖三条媒介演进线路图。该图谱展现了媒介演进过程的人性化趋势,科学揭示出媒介演进规律及媒介演进与人类选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媒介演进过程中人类理性选择的能动地位作了充分肯定,这是对媒介技术决定论倾向的有力纠正。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语的"去中心化"反映了媒介技术创新下社会变迁的"去中心化"趋势。在互联网语境中,流行语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公众对普通词语再生产的过程,其往往体现了对权力的"去中心化"。或者说,一个词语即使再平白无奇,一旦被公众赋予"去中心化"的意义,就具有广被传播,成为流行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信息环境的变化,也给政策传播提出了新需求、新挑战。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梳理了近20年来我国政策传播的热点议题及研究框架,总结了国内政策传播机制演变与媒介进化水平相关的阶段性特征,聚类归纳了价值观念、机制模式、策略议程和效果反馈等四个重点议题。为适应媒介的人性化趋势,进一步满足公众民主参与和政策信息需求,聚焦重点议题提出了未来政策传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9,(2):4-9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媒介哲学家、传播学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评析。研究发现,莱文森从媒介进化的角度理解文明的变迁,并关注特定社会语境下媒介与具体文化形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带有技术乐观主义色彩的媒介(史)观。他认为,媒介的进化会催生文化的去中心化和知识生产的民主化。此外,本文也对莱文森关于媒介理论书写的想象力与表达力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20.
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媒介时代以及当今的网络、新媒体时代几大基本阶段,人类语言的使用使媒介权力得以附庸出现,印刷和电子媒介阶段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媒介权力,而到了网络新媒体时代,媒介权力有分化和弱化的趋势。从媒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媒介权力的变迁,有利于更好认识和利用媒介来权衡媒介权力,媒介权力也将最终回归公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